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中方表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11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黔南州最新人事 ·  16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贵阳⇌兴义高铁,来了!开通时间确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普法视频|按键伤人,勇敢说不!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0-17 18:14

正文

按键伤人

勇敢说不

京师普法志愿者协会普法视频

这是一部以“反对网络暴力”为主题的微视频,本片系统介绍了网络暴力的定义、现状、原因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通过提高同学们对网络暴力的了解程度进而促进同学们勇敢的对网络暴力说“不”!




01

网络暴力的现状及成因



网络暴力现状


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惩治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共查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 110起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 32件 ,判决有罪人数 85人 ,同比分别 增长10.3%、102.4%


现目前的网络暴力呈现出如下特征:

✔新型网络暴力手段更新较快、层出不穷

✔网络自媒体、营销号、网络大V因关注度较高易引发网暴严重后果

✔青少年易受误导加入网络暴力活动

✔侵权人将线下矛盾转至线上的行为频发

✔施暴者职业伪装化,倒逼舆情

✔施暴组织化、专业化,谋取黑色利益



网络暴力成因


▪️网络空间监督不完善

▪️网络平台的匿名性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兴风作浪的渠道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02

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暴力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等。


首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明确界定了网络暴力是在信息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行为,其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


针对网络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明确规定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有关规定也为制止网络暴力犯罪提供了遵循。


其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的规定也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保障。



03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应该如何做?


要远离网络暴力,我们应当: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在网络上谨慎发布个人信息,避免泄露过多隐私。

· 不参与或转发可能引发争议或暴力的内容,尤其是未经证实的信息。

· 定期检查并更新个人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2. 提升网络素养:

· 了解网络暴力的定义、形式和危害,提高警惕性。

·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

· 尊重他人,避免在网络上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言辞。


即使不幸遭遇网络暴力,我们也应当:

1. 保持冷静与理性

在遭遇网络暴力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回应。理性分析网络暴力的来源和性质,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


2. 寻求心理支持

网络暴力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伤害,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与亲朋好友分享经历,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3. 收集证据并寻求帮助

及时收集并保存与网络暴力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截图、视频等。向相关平台或机构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并提供收集到的证据。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向警方报案或咨询律师。

最后我们应当积极举报网络暴力行为,加强反对网络暴力的相关宣传,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与安全,构建文明上网、理性表达的网络文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