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给我献血!”躺在浙大一院病床上的沈婷婷用微弱的声音,对所有为她献血的好心人说了声感谢,今明两天她就可以出院了。而在这之前,她深度昏迷了20多天,前后共做了20次左右的血浆置换术,每次2000多毫升,一共输了53000多毫升,相当于全身换了12遍血。
过了年才
19
岁的沈婷婷,是湖州一家幼儿园的实习老师,
2016
年
9
月份才报到。
生病前的婷婷
2016年12月初,沈婷婷回家后
感觉不舒服
,出现呕吐和感冒症状,家人以为是受冻或者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并没太在意,她自己请了两天假就回幼儿园继续上班。直到12月12日那天,她在上班时仍然感觉用不上力气,于是找到园长请假,回家后一直躺在床上,
不愿说话,感觉烦躁,东西吃了就吐,也不肯去医院
。姐姐沈思思说,当时家人都以为是妹妹受寒了,胃不舒服。
病危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婷婷什么也不吃,人就像虚脱一样。家人赶紧送她到湖州第一人民医院,
被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6年12月16日,湖州第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上面写着“病情重,加重可能出现颅内及腹腔等脏器出血省直危急生命的情况发生,甚至死亡可能”
,建议立刻转到上级医院抢救。
12月16日当天,他们转到浙大二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确诊得了罕见的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重度贫血!必须要输血!
昏迷
12
月
20
日晚上
11
点多,比婷婷大
9
岁的姐姐,在妹妹的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愿奇迹出现,我们在等你回家,我们需血液可以帮你!”配上
4
张妹妹还没生病前的自拍,不少朋友看到信息后咨询帮助,婷婷在浙二医院治疗过程共输注了
18950
毫升。
好心人献血
2016年12月31日,婷婷转院到浙大一院,进行多次血浆置换,每次血浆置换需要 2000多毫升的血液。
当时已近岁末年初,是常规血液相对紧张的时刻。浙江省血液中心积一方面积极联系爱心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加大街头献血点宣传招募献血,
众多市民主动献爱心,甚至还有热心人士提前联系好婷婷家属,专程从湖州、上海等地赶来献血。
在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积极参与下,架起了连接血液和爱心的桥梁。
2017年1月1日,似乎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婷婷终于睁开了眼睛,但是,并没有意识,家人呼叫,她也没有任何反应。
1月17日才完全清醒,1月20日转到普通病房。
主要指标基本好转,能讲话,能吃东西,思维清晰。
身体流淌着近300人的血,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12遍
婷婷自从2016年12月16日来到杭州治疗,到2017年2月6日,
前前后后共输血53090毫升,相当于265位献血者捐献的血量,
对于婷婷而言,相当于全身血液(一个人的血量占体重的8%,一个5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约4500毫升)
换了近12遍!
2月7日,浙大一院血液科主任金洁教授说:“婷婷身上相当于流淌着300位热心人士的血!这个病人能救回来,血液发挥了极其关键的重要作用,要是没有血液,肯定就救不回来了。今后婷婷会越来越好的~”
婷婷一家对婷婷能重新醒过来非常激动,也非常感激爱心献血者和血液中心、浙一医院的帮助,家人还写了感谢信,还特地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浙江省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