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真故研究室
只推荐最好看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刘守英:顺应城乡融合,变革土地制度 ·  18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国金证券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启动! ·  22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围猎英特尔 ·  3 天前  
哲学王  ·  三联的猛料,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真故研究室

绝大多数命案,都发生在熟人之间

真故研究室  · 公众号  ·  · 2021-01-29 18:13

正文



大家好,我是脸叔。
当时我们在更新“非正常死亡”系列的时候,作者刘晓辉曾讲到自己的一段伤心往事:2008年的小年夜,刘晓辉跟女友徐珊约好一起包饺子庆祝。但徐珊却突然失踪,只留下一截断臂。
为了找到线索,他违反证物保护措施,导致唯一的证据丢失。
如今十多年过去,生死两茫茫,不敢思量。后台有很多读者在问,女友失踪当天发生了什么,刘晓辉到底被什么事耽误了,以至于没能及时跟徐珊汇合。
叔也追问过,但他始终沉默。直到前不久,他给叔发来一段话,说他想了想,打算把当年发生的故事写出来。
不过刘晓辉认为,既然要写,就不能只写徐珊,还要把自己怎么成为法医,以及与王猛、李筝的故事也写出来,“相当于把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交代,写完了也许就能放下了”。
于是在之前“非正常死亡”的基础上,刘晓辉新增了几个关键故事,便有了今天的这本《非自然死亡:我的法医笔记》。

创下1亿阅读的法医故事

先给大家听一段法医哥哥的声音。离开这么久,他一直想念你们,专门录了一段话让我转交:
2018 年,叔认识了这个从事法医工作超过 15 年,解剖尸体超过 800 具的“年轻老法医”。此君常年出入命案现场,手中一把解剖刀剖腐尸,断奇案。眼神锐利,手段雷霆,却又有一副柔软甚至缱绻的心肠。每当讲起那些案子中的贪嗔痴恨,都不免唏嘘良久。
经不过叔软磨硬泡,他终于答应将自己的破案经历写出来。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因极强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为大家所爱,篇篇 10 + 。其中“打生桩”一案更是创下 1800 万的阅读量,整个系列累计阅读超过 1 亿人次。
图|打生桩一案有 1845 万次阅读,超过 16 万人点
甚至 有个脑洞清奇的读者被刘晓辉的知识储备打 动, 留言: 要是我哪天死于非命,但愿我的尸体能被刘法医看到,那样我就放心了。(叔看这个还是不要了吧。)
还有个读者在后台跟法医小哥哥表白:“我想跟你一起剖尸到老。”
叔敬你是条汉子!
更让叔欣慰的是,这系列故事还得到好多法医、刑警等专业人员的认可。大家的老朋友,刑警刘 sir 也写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评论:
当然,留言最多的,还是催促我们赶快出实体书。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出来,实在是有不得不慎之又慎的理由。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有些人天天见面,有些人只能怀念
首先,叔希望在之前故事的基础上再新增一部分内容,尤其是对那些始终悬而未决的情节做一个交代。
关于女友徐珊的失踪,还有刘晓辉为什么会选择从事法医这个行当,以及李筝是怎么加入这个团队的。
但刘晓辉犹豫了。尤其是关于女友徐珊的事情。叔说要是实在不想写,就补充几个其他案子吧。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给叔发来一段话:
“有些人天天见面,有些人只能怀念。”
他最终答应把徐珊失踪那天的事情写下来。他曾为此长久自责,甚至悔恨。

图|有些人天天见面;有些人只能怀念。

希望写完这个故事,他能真的放下吧。也希望那些心中有伤的人,看到这个故事后也能放下曾经的耿耿于怀,带着伤疤继续好好生活。
此外他还补充了两个案子,“玉米地抛尸案”“人骨拼图案”。
在第一个案子中,一个中年男人被弃尸玉米地,随着对真正死因的调查,案情四度反转。刘晓辉和赵法医就是在这个案子中相识。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学生,在赵法医身上见识到了法医的力量。“法医是一门专门研究杀人的学问”这句话就是赵法医教给他的。十多年后,他成为法医不久,接到的任务就是解剖作为死者的赵法医,当真命运弄人。
在第二个案子中,李筝这个新人加入进来,与刘晓辉、王猛一起组成了铁三角。这个姑娘漂亮,充满活力,大大咧咧,拥有过人的视力,还有深藏不漏的身份。至于她和刘晓辉能走到什么程度,一切还要看缘分与造化。
补充的这几个案子都牵扯到刘晓辉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他写写停停,不断被回忆击中,也不断从中得到滋养。这个常年出入命案现场,见惯生死的男人终究还是抵住了痛苦,把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袒露出来。
叔看了这部分故事后,也忍不住猛汉落泪。

法医是一门专门研究杀人的学问

拖稿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故事的创作门槛极高,你们法医哥哥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创作原则。
第一,每个故事都必须源于真实案件。刘晓辉如今从业超过 15 年,出入成千上百个现场,见过人骨拼图案、杀妻骗保案、高管裸死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他说真实经历已经足够震撼人心,没必要为了写故事再添油加醋。
第二,故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办案流程,必须符合当时办案的真实情况。从现场勘验、尸体解剖,到器官化验、毒物分析,甚至是尸体解剖的顺序,都要合规合矩,像教科书一般准确。
他一直秉承着一个信念:法医是一门专门研究杀人的学问,只有比犯罪份子更精通,才能揭露和遏制犯罪。这是刚入行时,师傅赵法医告诫他的。后来不管是破案,还是写破案经历,他都坚持专业上的滴水不漏。
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法医知识手册,《尸检的 18 个关键问题:来自在职法医的回答》。其中涉及的都是法医工作中最核心的问题:
  • 如何通过尸体的牙齿磨损程度就能判断死者的年龄?

  • 面对一具没有尸斑、高度腐烂的尸体,如何推测死者的死亡时间?

  • 有没有可能两个人的 DNA 系统完全一样?或者一个人有两套 DNA 系统?

这些问题背后依托的是法医昆虫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物化学等多门专业学科,刘晓辉在这本小册子里都一一做了回答。
十年前,《法医秦明》系列大受欢迎,就是因为作者是专业法医,所写案件都有真实依据。但这几年再没有类似作品出现。但现在,法医哥哥的这本《非自然死亡:我的法医笔记》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白。

不仅好看,还能救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刘晓辉希望这本书不只好看,还要有社会意义。所谓“不仅好看,还能救命”。
刘晓辉一直坚信,像法医、刑警这些专业人士写的破案故事不只是一本消遣娱乐的悬疑小说,还要做到分析社会问题,辅助读者认清人性,起到保护自己以及所爱之人的作用。
图|刘晓辉在苍衣社发第一篇故事时的留言
作为一个法医,他比常人看到更多死亡,也比常人更清楚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比如书中的“保鲜膜裹尸案”,一个女教师出于同情,常常帮助班上一个出身可怜的男生。这个男生后来迷上游戏,不断向老师借钱,遭到拒绝后,他将老师杀死。为了延缓尸体腐烂时间,误导法医侦查思路,他还特意用保鲜膜将尸体裹住,并打开屋子里的空调。
还有令人发指的“打生桩案”。一座大桥的桥墩里挖出一具被活埋的尸体。刘晓辉根据右腿上的一个伤痕,追查到多年前在施工现场失踪的一个傻子。有神秘人透露,傻子是被“打了生桩”:工地出于迷信,将活人埋在桥墩中辟邪求财。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施工方和傻子的家人很可能就此事早已达成了私下协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