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此前做物理的关系,我是一个很懒的人(懒惰是科学进步的最大动力),尤其是博弈行情这种“赌智商”的游戏,我一向觉得自己没有啥优势。于是“人多的地方少去”这个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研究风格。经济、金融市场的演化,会有不同的路径,我们很难猜中每一条路径,但可以去寻找那些“必经的节点"。
2016H2到2017H1,市场是在“修正当前的价格、与当前基本面的背离”(《下个主题:“新(心)周期”后看什么》)。这个阶段,市场上的投资机会是“面“上的机会,宏观可以从监管、资金机构化等因素,去阐述蓝筹和龙头的配置价值(参见《新周期?障目的一叶》)。而在当前基本面背景下,去把“供给侧瘦身“中的传统行业,描述成”有成为肌肉男的潜力”,并不符合我的研究理念。而如上所述,这种“剩者为王”的机会,显然是“点”上的机会。那么怎么办?
几年前我在报告里讲过一个故事,当年加州的淘金热,带动了大量淘金人涌入,但最终靠淘金发财的人寥寥无几,但因为淘金人都要买牛仔裤,于是Levis发财了。
同样地,当前的宏观大背景,是“环保成本抬升,倒逼传统企业转型”。这个进程中,去赌哪个企业转型能成功,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换个角度去想,是否“转型的需求”是确定的?那些“服务于传统行业,助力其转型”的公司,是否有着确定性的行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近期虽然周期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生产型服务业占比较大,中小创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转机。9月5日写下的《下个主题:“新(心)周期”后看什么》,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路。
拉票信写到这里,老实说有点编不下去了。入行时,莫尼塔的同事祁益锋对我说过一句话,多年来一直它来警示自己,就用这句话来做个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