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上春城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立足本地专业媒体,实时提供专业及时的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昆明发布  ·  @昆明师生 校园公交专线报名开启! ·  昨天  
昆明发布  ·  昆明的红嘴鸥为何集体“早退”? ·  2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杀猪饭,云南乡村里的“高级乡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上春城

真在偷听!一聊啥手机App就推啥!主管部门回应→

掌上春城  · 公众号  · 云南  · 2025-01-15 22:44

正文

“聊什么手机App就推什么”

“刚说过想买什么东西

下一秒就收到推送”

不少网友吐槽

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记者提问:“手机‘窥探’、隔屏有耳, 治理手机App,有没有什么能做在前面?”


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常委游闽键表示: 其实我们有常态化检测,去年一年检测了10000多款上海地区备案的App。


从结果来看,这个现象还是很多的,虽然我知道通信管理局、网信、公安都在管,为什么管了这么多、还有这么多?

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80%的智能手机用户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手机应用偷听或窥探,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反感App的精准推送广告行为,但苦于缺乏有效的防范手段和维权途径,只能在担忧中使用手机。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已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监管职责方面,网信办负责统筹,公安打击违法犯罪,通信管理局则聚焦行业治理。

App的问题很复杂,不仅局限于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上架,还有在国外各种应用市场上架的。

如果有的地方他不管,最后就没办法监管了,这就是个盲区嘛。

从我们上海角度来讲,我们抓得还是很紧的。公安打击违法犯罪,我们通信管理局更关注行业治理。


事后处罚是一方面,但是事后处罚真的是举证很困难,你感觉到被窃听、被“杀熟”,但很难把证据固化下来,不可能一次次去公证。


我们管理机构有没有可能跨前一步,做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或者审计?美国有个第三方评估的机制,评估你这个App的算法到底有没有侵犯公民的信息安全,我们有没有可能提前介入?


还有,能不能加大处罚的力度?因为目前的违法成本太低了,就是下架,实际上起不到惩戒的作用。


今年两会,游闽键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App抓取、窥探用户隐私治理的建议》。 他提出,各监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大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即备案、抽查、委托第三方审计评估,加大对侵犯用户隐私App的曝光、处罚力度。 “这次咨询活动是一次友好的交流探讨,希望能为推动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游闽键说。



源: 新晚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