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职人社
书写互联网职人故事,连接优秀职人和公司,构建职人成长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  ·  无论处在人生哪一站,成为自己永远来得及 ·  21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职场大变局来了,你还在按部就班工作吗?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突然公告!他确认辞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职人社

阿里产品经理李奇:给运营转岗产品设计师的 3 点建议

职人社  · 公众号  ·  · 2019-10-06 09:30

正文

职场是持续 30+ 年的长跑,能力提升、交流学习、视野拓宽、人脉积累都是需要持续做的事情。有时候,你获得一份工作不是因为你知道什么,而是因为你认识谁。职人社面向有自驱力的职场人群, 构建围绕个人职业经历和能力的内容社交平台。 社区成员独特的职业经历、真实的职场经验,启迪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会每天推送一个产品里的精选答案,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也欢迎你到产品里和他们交流。今天的答案,来自阿里的产品经理李奇。


李奇

阿里 · 产品经理


截图来自李奇 个人主页


职人社的产品经理黄海均提问: 从运营到产品设计师,你是无师自通么? 这中间是否走过什么样的「弯路」,怎么解决的?


以下是李奇的回答, 点击这里 直接进入小程序查看全文,或评论互动。


不知道怎么算「无师自通」,如果说是「有一个产品设计专业线的 leader 带着成长」的话,那确实没有,但有更好的学习对象:


  • 知乎上产品设计领域的讨论;

  • 周围像黄老板一样的靠谱同事;

  • 外网信息。


因为适用「产品设计师」职能的公司在国内比较少,大多数公司还是分设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两个岗位,所以相比之下技能树会有所不同,对于我这种从运营转型的人来说需要学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走过的弯路和经验教训也算是有一些。


#1 视野和品味至关重要


这点是所有事情的基础,「视野」意味着看过的东西足够多,知道这个行业里最顶级的人是谁、在哪里、在做什么,他们一般代表着最前沿的工作方式、思考方式和从事领域。


「品味」则意味着知道什么是好的,知道什么是「顶级水准」,通过这个为自己确立标准,也是一个用来约束自己作品质量的东西。在视野和品味的加持之下,自己看的东西和做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差。最怕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出了糟糕的产品设计,而是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


#2 跟踪和自己业务类似的同类头部产品迭代


对我来说当初的跟踪对象是 Quora 和 Medium,当他们做出新功能和方向调整的时候,多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看到一个自己不理解的新产品或者新改动的时候,都会倾向对方水平不行,但如果反过来,默认对方不是傻子,再去思考和理解对方为什么做这个决策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路和想法,这点还是挺重要的。


#3 多看一手信息


国内因为大家的文字水平和公司政策原因,很少有人出来写自己的产品思考和迭代想法,国外的这类内容会更多一些,多去寻找一些产品当事人的博客和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听听他们对于自己产品的思考是什么样的。如果自己实在好奇但对方并没有写过相关的内容,那找到相关人士的邮箱或社交网络的私下询问也是可以的,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友好愿意回复的。



如果你看完答案仍有疑惑,或是想跟李奇进一步交流 ,请点击下方卡片,进入职人社小程序向他提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