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愿意把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受苦,也杜绝了孩子在这个世界开心的可能。
2
、孩子开心还是不开心,不是物质决定的,而是父母和周围的人如何对待他决定的。
3
、不存在
“
万事俱备
”
的那一天。
人生就是在未知中开疆拓路,在不断的战斗中前行。
以下问答来自我的
人生情感咨询服务
:
提问:
布老师,我有一个人生的问题想要咨询您。我今年
32
岁,已婚。我最近刚刚和老公从国企辞职创业,目前我们的公司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是目前摆在我人生前面的最大问题不是事业,而是我目前还没有生育,并且因为创业非常忙碌,我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生孩子。现在我父母和公婆都在催促我们生孩子,而且我听说
30
岁以后生育能力会下降,所以内心非常焦虑。我和老公结婚
5
年了,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生育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条件还不够好。我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给他最好的养育和陪伴的条件。但是我们现在正处于创业的关键时期,怀孕生孩子的话肯定会影响事业的发展。所以我内心挣扎得很痛苦。希望您能帮我解答我的人生困惑。谢谢。
回答:
谢谢你给我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我的解答: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时机。时机一旦错过,再好的努力,再好的
“
条件
”
,都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而是会变得更糟。生育这件事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现在普通人的生活,是谈不上
“
条件
”
不好,不适合生育的。我相信
99%
以上的,正常的城市工薪阶层以上的生活水平,都不会比
30
年前的父辈条件更差。即使在那个条件下,也有很多人的父母把他们生下来,养大。所以现在说
“
条件
”
不好,我是不信的。
就拿我来说吧。我虽然生在城市里,父母双全,但是我生下来的时候,我爸爸生了大病,住院一年多,根本回不了家,他也没有工资。我和我妈妈的生活,全靠我妈妈一个月
50
块钱左右的工资。
50
块钱的工资在
70
年代末是什么水平?我举个例子。我妈妈为了补充营养,每个月订了一份牛奶,大概是
20
块钱左右。一个月的工资的五分之二,相当于
30
瓶牛奶,你说这个生活水平高还是不高?
我生在
12
月。从我生下来开始,在北方零下几十度的冬天,我妈妈每天把我送到托儿所,然后骑自行车去上班。下班之后骑自行车去托儿所把我接回家。因为白天家里不生火,所以刚回家时家里和外面一样冷。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生火,然后才能烧水,做饭。等屋子暖和了,才能给我洗澡,喂奶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这样过来了。
我生长在
80
、
90
年代的中国。那个时候的日子苦不苦?也许现在会觉得苦,但是我们当时并不觉得。就好比说,
12
年前,苹果才发布第一款手机。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触屏手机,
iPad
,
12
年前根本不存在。那么你
12
年前会不会觉得没有触屏手机,
iPad
,会很不舒服,很不适应?并不会。所以有人说,今天
“
条件
”
不好,把孩子生到世界上来吃苦,是他们臆想出来的。孩子并不会觉得苦,反而一般人的童年都会很开心。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生孩子,是因为我不愿意把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受苦。我就特别想问他们:既然你活着就是在受苦,那么你为啥还不自杀?为什么不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把世界留给那些觉得生命美好的人呢?这就好比说,有的人一边吃着某种食物,一边说:这个食物太难吃了,我宁可饿死也不会吃的!然后一边还在狼吞虎咽,吃得不亦乐乎。你说饿死也比吃这个强对吧?那你倒是把自己饿死啊!
再说了,谁的生活没有一点苦难呢?就算是生在世界首富家,难道生活就会一帆风顺吗?王思聪就不会有失恋的时候吗?而且,生活不仅有苦难,也有开心和幸福吧?你不愿意把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受苦,那你也杜绝了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开心的可能啊。你为什么要剥夺别人的开心呢?你一边自己开心,一边不让别人开心,一边自己活着,一边还不让别人活,这样的人是不是逻辑错乱呢?
和那些被物欲蒙蔽双眼的成年人不同,孩子开心还是不开心,不是物质决定的,而是父母和周围的人如何对待他决定的。那些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玩具,最优秀的保姆,甚至是最舒适的私人飞机,每天吃营养师专门搭配过的均衡饮食,去专业教练那里学习运动的孩子,并不见得比一个在普通家庭长大,拥有最普通的玩具,坐公交,搭地铁,跟父母一起吃
“
垃圾食品
”
,和小伙伴一起玩不需要花钱的游戏的孩子要更开心。
经常听到有人说,
“
我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
”
。我觉得说这个话的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除了马云、马化腾之类的超级富豪之外,我们社会有几个人有资格说这种话呢?你也许会说,我不想和超级富豪相比,我只想孩子能够达到自己身边最好的生活水平就可以了。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有些坐井观天。因为说这个话的人根本不懂得,当你的收入上升之后,你的圈子,你接触的人的档次也会上升。
例如说,当你年入
10
万的时候,你看到年入百万的人,会觉得那就是最好的了,因为年入千万的人不会跟你玩。但是一旦你年入百万,你就会接触到年入千万的人的生活,你会发现那才是更好的。可是到了你年入千万,年入一亿的时候,你照样会接触到比自己收入多
10
倍的人的生活。你现在接触不到,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那个层面。你的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你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能够给孩子提供
“
最好的
”
条件?我知道的,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是不敢这样说。那为什么我们还会经常听到给孩子提供
“
最好的
”
条件这样的说法?因为他们根本不想生孩子,在找借口,以生活条件为托词而已。
有些人之所以觉得不想生一个
“
普通
”
的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社会阶层本身有着强烈的焦虑感。他认为自己
应该
身处的社会阶层,与自己
实际
身处的社会阶层,这二者之间存在剧烈的反差。换句话说,他目前的
“
中产阶级
”
生活水平,是他费尽心机,苦心经营,在美颜和滤镜的努力遮掩之下方能维持的。孩子就像一瓶卸妆水,或者孙悟空的金箍棒,他们的降临会立刻把这种勉强维持的布尔乔亚生活方式打回原形。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小孩子对生活条件的适应性是非常强大的。他们的幸福并不需要特别好的生活条件来维持,而且他们也不会因为缺乏物质而觉得自己的童年特别的辛苦。所以并不是你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而是孩子的到来会降低你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会受苦,而是因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会少了很多享受,因此你觉得受苦。并不是你没有能力生孩子养孩子,现在大城市人用的进口的奶粉和尿布,一个婴儿一个月也不过需要两千块钱,母乳喂养的话,连奶粉钱都省了。我相信你不是出不起一两千块钱,而是你不愿意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