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R人
国内PR行业第一大号,旗下还有国内领先的市场公关总监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筑基开课指北 ·  17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樱花季,在厚朴汤河原学堂来一次身与心的对话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肩痛非药物攻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R人

1个月涨粉680万,3小时带货1050万,这些硬核美食博主是如何炼成的?

PR人  · 公众号  ·  · 2020-03-10 10:32

正文


编者按

近几年,短视频这一新的媒体形态异军突起!无数内容、网红、素人、经济形态正在诞生。


今天我们研究了抖音、快手将近100个美食博主的视频,总结出美食短视频的爆款秘诀,对美食爱不释手的你一定不能错过!


作者 |MS
来源 |馒头商学院「ID:mantousxy」


这个宅家“抗”疫的假期,凉皮火了,电饭锅蛋糕火了,炸油条火了,教人做菜的大厨也火了。

“66粒盐,加入葱发(花)”,“再打入5个正经的母鸡蛋”……

来源:皮皮(教做菜)抖音账号

没有bgm,鲜少露脸,旁白还带着一股乡音,这么一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短视频, 在抖音收获了点赞382万,评论11.3万,转发30.7万。

这个视频的美食博主皮皮(教做菜)也 一跃晋升到抖音涨粉榜第3名,在2月份一共涨粉680.1万。

除此之外,在抖音2月涨粉TOP10中,还有成哥教做菜🔥🔥🔥、 邹小和、 馋味小厨3个美食账号上榜, 涨粉最少的也有431.1万。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对美食的喜欢,除了亲自品尝于舌尖,大饱眼福也是必不可少的。各大平台的美食类短视频更是长期雄踞点赞量前三甲。并且相较于才艺、剧情、游戏等垂类,美食类门槛较低,可操作性强,无论新手老手都能很快上手。

那么,美食类短视频内容创作如何入手,怎样才能成为爆款,美食博主又是如何变现呢?

这个春节假期
你刷短视频学了几道菜?

不能出门,外卖也不能点,假期又延长,相信不少小伙伴也终于有时间洗手做羹汤,从前置办的烤箱、炒锅、空气炸锅、料理机等等终于不用在厨房角落积灰了。

万事俱备,然而,只差一个菜谱。要那种在家就能做,食材简单好买,难度系数低,最好只要10分钟,美食就上桌的。

想学习做菜的人不在少数,因而教做菜的短视频需求,在春节期间达到了井喷。据飞瓜数据统计, 占据2月抖音涨粉榜前十名的美食账号,全部是教程类美食账号。

而同样都是教做菜,教程类美食博主也是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最传统的形式 大概是,没有真人出镜,全程只拍手部和食物的特写,再配上声音讲解或者每一个步骤的字幕。

这样的视频看起来简单,却 刚好能满足人们想要学会做一道菜的需求 ,实操性很强。比如,在抖音上有1688万粉丝的博主家常美食教程、1023万粉丝的博主家味美食等,都是这类的代表。

不过更多的美食博主还是选择真人出镜,因为 真人会让人感到更亲切,可信度更高。 并且博主的风格是幽默、朴素还是亲切,也决定了美食账号整体的风格,另一方面,有鲜明的人设风格,对后续的带货变现也有帮助。

“老话说,外行吃燕W,内行吃银耳”,“老话说,吃独食,长不大”,“老话说,三天不吃肉,还是没有瘦”……

来源: 邹小和 抖音账号

“老话说”已经成为川渝地区美食博主邹小和的标志,非常有记忆点。并且这句“老话说”,一定要用最浓重的四川方言说出来才够味,听着听着似乎还品出几分道理。

凭借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川渝地域特色, 邹小和在2月份创下了一周涨粉180万的记录。

说到个人特色强烈,不得不提到“硬核大厨”美食作家王刚,他在抖音的粉丝已经超过1115万。

说他“硬核”,是因为他做“口水鸡”,从杀鸡放血退毛开始;做“葱爆猪心”,一定要给你看猪心的处理过程,怎么洗去夹缝中的血块;做“小煎鸭”,要你眼睁睁看着鸭子断头……

从杀鸡开始教做口水鸡

当你终于过了食材处理这一关,他会告诉你,“如果嫌以上的步骤太麻烦,可以交给摊主处理”,还有一句“宽油”警告。所谓宽油,顾名思义,就是大而宽的使劲放油,一宽就是两三斤油。 (来自知乎网友)

王刚本职就是一名厨师,因而他的视频背景通常是饭店后厨:旺火、铁勺、大锅、不锈钢操作台…… 没有好看的滤镜,没有高超的拍摄手法,全程都写着两个字“真实” ,却仍然让你感受到这盘菜真的好吃。

还有一种真人出镜的美食短视频更让人上瘾,那就是 将小剧场融入到做菜这件事情上来 。一般从家庭生活场景出发,设计一个个小桥段,然后引出今天的菜谱。

比如美食博主麻辣德子,他的视频基本上是全家出动,最常见的开头是今天媳妇想吃啥,今天儿子想吃啥,或者我们全家给大家做个啥,还有一些温馨的家庭对话。

做菜时,麻辣德子也是金句频出。他喜欢把水叫做“生命的源泉”,筷子是“祖传的筷子”,用“抓钱的小手”拌匀。

而且麻辣德子还素有“最有礼貌的美食博主”之称,原因是他在视频中的做菜间隙都会双手合十,说一些祝福的话,再请求双击。双手合十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动作。


更让人上头的是土味“尬”演家庭做饭小短剧,并且越“尬”越上头。说的就是快手上有1172万粉丝的农村会姐,微博上还有不少网友说自己为了看会姐才下载快手。

要说会姐有什么魅力,也没啥,就是啥都会做。从家常快手菜、复杂硬菜大菜、西式快餐、中式面点到零食小吃,煎炒烹炸溜拌煮,样样拿手。


而且手脚麻利,全程没有一句多余话,淳朴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除了花式美食,还有家庭小剧场让人欲罢不能。背景通常是会姐家的小院或者餐桌上,会姐问儿子、婆婆、老公想吃啥,得到答复之后,会姐就会开始做。

视频的最后,是阖家围坐一桌品尝美食。这时固定桥段会上演,会姐问大家好不好吃,“没有感情的台词机器”、会姐大儿子就会上线,“又香又辣,好吃!”是固定台词。小儿子则是自由至上,从来不按剧本出牌,偶尔说出好吃,还一脸不情愿,这种叛逆劲儿很受观众的喜欢。


教做菜,最重要的是将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准确的呈现。无论是最简单的画面+讲解,还是真人出镜,手把手教学都不能刨除这个内核。

毕竟,学做菜,我们是认真的。那么,这个春节假期,你学会了几道菜呢?

有一种诗和远方在别人家的小院

李家有女,名为“子柒”。有人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她,我觉得一点不为过。


其实用美食博主来形容李子柒,已经不够准确,她展示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她的视频从食材到制作,都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三月桃花开,酿制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制作枇杷酥。她的小院子像个百果园,种植、采摘,背景音乐中的蝉鸣、鸟叫、狗吠,日出日落都给人一种直击心灵的治愈感。

而且她的视频不止聚焦于美食,还有中国传统的工艺,养蚕、刺绣、竹艺、木工等等,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如诗如梦的田园牧歌,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李子柒为我们展示的是四川的农村风貌,滇西小哥则让我们看到了云南农村的风土人情。

滇西小哥,如今在抖音上有153万粉丝,虽然叫小哥,但其实是女生,是个能砍甘蔗、扒玉米、干农活的地道云南妹子。


在滇西小哥的视频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食材的采摘过程,听到食材在锅中翻炒声音,目睹食物制作完成的每一道工序,以及做好端上桌,提醒家人吃饭的那一声呼唤。bgm轻快不吵人,语言也变得不再重要,没有过多讲解,就让人们看到了云南乡村普通一家人的美好生活。

还有来自陕西安康的乡村胡子哥,他的视频中总是带有独特的陕南乡土烙印。


风景秀丽的野外,叮叮咚咚的山泉水,用石头垒起灶台,现场加工备好的新鲜食材。竹筒饭、自制腊肠、盐菜扣肉……在青山绿水间,风卷残云般吃完,再来一口山泉水,用衣袖擦掉还挂在胡子上的水珠。这种惬意的感觉,这样的视频,刷到就是享受。

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不是因为里面的食物多好吃、风景多么漂亮。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艳羡她的田园生活,可遇不可求。身在大城市的我们,迫切的需要这种接地气的输入,来暂停快节奏的生活罢了。

认真生活,从记录每天好好吃饭开始

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有一类美食博主,他们的厨艺或许不是最精湛的,但他们对于吃饭很认真。他们的拍摄可能随时随地,随手拍下自己生活中的片段,为家人准备早餐的过程、做个下午茶小点心,都是短视频的主要内容。

小兰是一位跟随丈夫在深圳打工的全职妈妈,有两个小孩要照顾。

2019年3月1日,小兰发布了一条名为《他从工地回来,我准备热腾腾的饭菜》的视频,视频中是小兰在出租屋的简易厨房里准备晚餐,吃完去倒垃圾、买米,最后在昏暗的路灯下,一家四口牵着手的倒影,投射在回家的路上。

乍看画面甚至都有点粗糙,拍摄技巧也不高超。但这条视频发布后获得178万的点赞和6万的评论,大家都被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感动。

自从这条视频发布之后, 小兰的视频平均点赞量均在10万起,如今粉丝已经达到了393万 ,还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

“骚是一种生活态度”。

徐大sao爱吃蒜,说话快,鼻梁上挂着一副眼镜。他在一个县城,做过装修、修过空调,2018年起开始将镜头对准自己做的每一道菜,展现美食之外的和睦家庭关系。

他的视频不同之处在于,毫不避讳地、甚至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和家人一起商量今天吃什么的场景,或者亲戚朋友聚餐的场景,全数放送。


徐大sao的视频真实展现了小镇的风光,和小镇青年的真实生活。有报道说,下沉地区不断涌现出蓬勃活力,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人们需要一个窗口去了解低线城市以及乡镇生活的人们,而徐大sao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但我觉得,小兰和徐大sao, 他们的走红最重要的是:真实。 展示自己的生活原貌,从生活的点滴细微入手,抓住人们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引发大家内心的向往和感情共鸣。

看着别人吃 ≈ 自己也吃了,还不会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越是饿越想刷个吃播视频找“虐”,尤其是睡前,肚子咕咕叫的时候,好像看着别人吃美食,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重要的是,看别人吃自己又不会胖。

吃播的流行, 一方面源于大家对美食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自己想吃却不敢吃的心理需求。

吃播在各个平台都十分受欢迎,但在抖音上最火的大胃王吃播博主,浪胃仙浪老师当仁不让!

我们来一起感受一下浪老师的实力:


“一个人吃完8人餐、15秒喝完1.55升水,点菜先炒一本菜单”……“食”力惊人的浪老师如今在 抖音的粉丝已经超过3650万,所拍视频共获得点赞达4亿次,并长期蝉联美食类榜单前3名。

除了吃播,很多博主都会涉猎探店,比如井盖小分队,专门带大家寻觅北京的美食。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红雨老师(多肉)了。

红雨老师(多肉)其实是三个人的团队,泡泡龙、大蒜涛负责出镜演绎、红雨老师负责幕后策划,美食界“铁三角”配合默契,如今已经在抖音上吸粉超过1100万。

从浪老师和红雨老师的走红,我们其实可以学到一些技巧。

首先是 打破人们心中认知的人物形象设定。

比如浪老师突破了像吃货木下,大胃王密子君等大胃王,妆容精致的萌妹形象。一副黑框眼镜,加上宽松的T恤,甚至还穿着拖鞋,非常像我们身边出来觅食的邻居,一下子增强了大家的亲近感。

红雨老师同样如此,泡泡龙、大蒜涛两人在体型与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美食博主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也更具有辨识度。

其次, 真实且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吃东西,不猎奇不浮夸。 路边摊、小吃店到饭店餐馆,都有他们打卡的身影。

第三, 金句频出。 浪老师有一句非常经典的金句,“我吃得完是因为你家东西好吃,我要是吃不完,那你们还不赶紧做产品研发去!”金句频出也为浪老师圈了不少粉。

“走啊兄弟们,给这年轻的老板上一课。”是红雨老师的经典开场白,还有“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香啊造啊,香皂啊,吃完吐泡泡啊”,这些独特的口头禅,也加深了人们的印象。

吃虾又吃葱,健康又轻松

此外,他们的 评论区保持着相当高的活跃度 ,拉好感的同时,也增强了粉丝的粘性。

除了吃东西,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主题各异的脑洞小故事,比如“假如工作就是吃东西”,“大胃王打工日记”等,让视频的内容形式更为丰富。

不止探店, 跟红人的联动也十分重要 ,像之前陈赫的火锅店开业,浪老师和红雨老师就分别在陈赫火锅店当场“上一课”,吃到陈老板当场傻眼……


从视频的播放和点赞上,也能看出强强联合能让双方的人气更添上一把火。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师兄,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对不住了,蛙兄”……

来源:隔壁林妹妹 账号

这是隔壁林妹妹的短视频中的常见台词,她的均以武侠为场景,硬是把做菜视频拍成了武林大片。在视频中,她仿佛武侠小说中行侠仗义的女侠,江湖人称小阿紫,行走山野之间,渴了摘果子吃,饿了就开始煎烤烹炸。

不过,在正式煮菜之前,林妹妹还要先演一出“决战紫禁之巅”,台词也尽显江湖侠义。比如她做黄金牛蛙,管牛蛙叫“蛙兄”,做烤肉,称呼猪为二师兄,做饭的米叫“口粮”,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脑洞。

除了这类小清新的脑洞,“谁模仿谁破产”的创意美食博主,雪茸堂必须有姓名。

“简简单单吃个吊车烤骆驼、简简单单吃个面包牛腿、简简单单吃半头牛”,说简简单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食材不简单,烹饪方法更是粗暴,整袋盐的撒、一盆辣椒粉往上倒,吃东西不用筷子,用手抓或者直接啃,完了还会感叹一句,“人间美味呀”,台词全靠吼,徒留我们目瞪口呆。

还有一种是从开箱博主演变而来的美食博主。

开箱测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是开箱博主的初衷。但是随着开箱测评博主的增多,以及市面上的新奇东西都快被他们“买光”了,所以很多博主开始转型创意美食博主。

比如翔翔大作战。其实笔者最开始在B站关注小翔哥的时候,他还是个青涩的开箱博主,粉丝不到100万,现在他在B站的粉丝已经有560万,在抖音也有超过1400万的粉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