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SMJ上的论文《如何支持创新:科学资助中齐美尔式陌生人的作用》。这项研究围绕科学资助过程中如何选择具有新颖性的研究项目展开,聚焦于新颖性选择中存在的悖论——尽管组织通常渴望支持创新性想法,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拒绝这些新颖的提案。这一现象的背后涉及复杂的认知和政治挑战:认知上,评估新颖性需要评审者能够理解跨学科或非传统知识的组合;政治上,新颖提案的不确定性使其更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科学研究中,还广泛存在于风险投资、创意产业以及工业研发中。该研究旨在探索外部因素如何影响科学资助机构的新颖性选择。具体而言,研究考察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借调制度,即通过临时引入高校研究人员作为项目评审负责人,是否可以提高资助过程中对新颖性提案的接受程度。
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部分,研究者使用了NSF 2000年至2012年的数据,包括所有借调员工和永久员工负责的资助项目,并通过文本相似性算法评估每个资助项目的“新颖性”水平。其中,“新颖性”被定义为资助提案与现有文献或此前资助项目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新颖性越高,相似性越低。与此同时,研究控制了提案研究者的背景(如所属机构声誉、性别等)、资助金额、评审小组规模等多项变量。在定性部分,研究团队对37位参与NSF资助过程的借调员工、永久员工和外部评审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内容涉及提案评审的具体流程、借调员工的作用以及其与永久员工的互动模式。
研究结论显示,借调员工在选择资助提案时更倾向于支持新颖性较高的项目,这与其学术背景和对前沿知识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借调员工不仅能够更好地识别新颖提案的价值,还能通过他们的学术网络吸引更多具有开放心态的外部评审专家加入评审过程。此外,借调员工的存在也显著影响了永久员工的决策倾向,后者在与借调员工的互动中逐渐接受了更多新颖性较高的提案。这表明,通过引入外部学术力量,科学资助机构可以在不大幅改变现有内部结构的情况下提升创新性提案的支持比例。
The new needs friends: Simmelian strangers and the selection of novelty
Athanasia Lampraki (Nansy), Christos Kolympiris,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