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岩图书馆  ·  2月12日活动报名 | ...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玛丽·奥利弗:回归自然,找到自己在万物中的位置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想要说话、写报告有条理?只要这8步金字塔法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21 19:59

正文


第22课: 金字塔原理


Q1: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A

1、 金字塔原理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写作及沟通技术。


最早由麦肯锡的芭芭拉明托提出,她为此写了一本书《金字塔原理》,书里比较详细地谈了该原理在思考、写作和沟通上的应用。


精读君本节日课,讲该原理最核心的概念,下面的例子引用自本书,如果读友看后还想拓展阅读,可以把原书找来看。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类比的说法,这样容易记忆。大家可以先想象下,金字塔是什么样? 然后再看下图:


上图这种结构就形似金字塔,结论先行,在最顶部;然后一层一层地展开论述。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上图是同个内容的不同表达,右边的框图是金字塔式的表达。再看一个多层的例子,这是根据一篇幽默文章复原的逻辑图。


PS:看到这里,你想过这种方式是否也合适做《读书笔记》?如果是,可以回头重温 《第13课:读书笔记》



2 金字塔原理的作用是使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我们看个例子:


未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


小A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了。小B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小C的秘书说,小C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定。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小A和小B都更方便,小C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定。


所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是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告诉读者或听众我要讲什么,提醒读者或听众做什么判断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指这样一层一层展开论述,横向同一层级中逻辑关系明确,或按因果、或按时序,纵向上层次按不同论述领域展开,不同层不同层次。



Q2:怎样构建金字塔来写作?


A

1、 应用金字塔原理写作的八步法


《第14课:写作流程》 中有简略提到金字塔原理,读友们可以重温,对照来看。


下图的说明看起来略微有点复杂,你可以根据图示来记忆。


读完本课后,闭上眼,回忆下这张图,然后想想每个位置有什么,有几个框框,有几个备注,有几个数字,每个数字的步骤是什么。


回忆不起来,再重新看看内容。



画出主题方框 :在顶部方框中填入你要讨论的主题,如果还不知道自己要讨论什么主题,跳到步骤②;


设想主要疑问 :确定文章的读者。如你的文章将面对哪些对象?你希望文章能回答读者头脑中关于该主题的哪些疑问?如果你能确定读者的主要疑问,请写出来,否则跳到步骤④。


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如果还不清楚答案,请注明你有能力回答该疑问。


说明“背景” :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清晰论述该主要的疑问和答案: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结合,做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指出“冲突” :当你开始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时,读者如果点着头说:“对,我知道这个情况,有什么问题吗?”,你就应当考虑“背景”中发生哪些能使读者产生疑问的“冲突”。


例如,发生了某种意外,出现了某个问题,或出现了明显的不应当出现的变化。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对“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已在步骤②中列出)。否则,应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


确定表达逻辑,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这两种推理读友们都在用,或多或少都学过,后续精读君再专课阐述。


持续以上步骤 。每个小单元,都按上述逻辑展开。


2、 我们来看一个用金字塔原理来写作的报告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框图来看。



《关于排版问题》


我过去两周在甲公司研究排版的成本。我们知道,排版成本占精装书成本的40%,占简装书成本的50%-55%,甲公司并不知道其排版成本是否过高,但是大家认为该公司在简单排版任务方面缺乏竞争优势。


经过初步调查,我们认为该公司可能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大幅降低其排版成本:


1、省略排版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

2、将员工工资提高到具有竞争优势的水平。


方法一:省略步骤


甲公司在手工排版方面的工作效率比平均水平低20%-50%。观察其排版方法可以发现,该公司对每一项排版任务,不管是圣经还是恐怖小说,基本都采用相同的步骤,以保证质量。这是该公司缺乏竞争优势的部分原因。


我就这一发现与A、B和C讨论过。A愿意进行一项实验,以找出:1、该企业的排版工序中是否有可以简化的步骤,尤其是针对某些排版任务而言;2、其效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


下周我们将全程跟踪几项简单的排版任务,控制因改变校对次数和时间而对排版质量造成的边际效应。此举节约费用可能达到排版总成本的10%。我们还将进行一项细致的方法研究,以尽量缩小该公司与平均水平的差距。


方法二:提高工资


甲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比该地区其他印刷厂的低,因此难以吸引和保留排版人员。有两名排版人员刚刚辞职,使该公司排版部门的员工人数低于编制。因此,大多数排版任务都无法按时完成,员工的加班工作量也超过了50%。


该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工会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可能会被迫增加员工工资。如果这样,该公司应该能够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降低加班费用。


3、 思考自下而上,表达自上而下


上面的框图填空,是你思路比较明确的时候的操作步骤,做法是自上而下去填空;如果一个问题你本身没有想清楚,你可以自下而上去思考,想清楚了再填。


自下而上思考的步骤如下: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找出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这里最重要的是第二步。一般来说归纳分组可以采用3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重要性顺序,如下图所示:



我们来看个例子,一名咨询顾问建议某公司应采取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



上图是未进行归类分组得出的结论,而按照时间顺序归类分组成下图所述的内容,作者就更容易检查出该过程中所包含的步骤是否适当、是否有遗漏。



4、 一句话表述金字塔原理


上面的表述,举了一些例子,读到这里,读友们现在可以忘掉这些细节,去抽象整理金字塔原理,你会怎么概括?


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