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猫鱼》:几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史|2024新京 ... ·  2 天前  
书单来了  ·  生活没将我击倒...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5 日,宜语言冲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鸡蛋讲的故事》:将儿童视作与成人同样复杂的读者|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2-07 10:00

正文

书评周刊编辑部的年度书选已经持续存在了逾二十年。在这二十几年中,我们选出了众多触动心灵、启发智识、开阔眼界的书籍,试图让这些书籍帮助我们相对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自我。正是在对这些领悟的阅读中,我们看到生命困惑、痛苦、愉悦、狂喜的丰富可能性。而就像有些诗人、思想家、艺术家已经体验或意欲抵达的,生命之丰富可能性的某种极点,或许是一种“我”与“万有”合一的状态。无我,无青山。只余纯粹存在之光。今年,我们再次从一整年的好书中遴选出了12本值得阅读的优秀书籍及三个特别致敬,秉持着“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精神、现实情怀”的原则,与读者一同领略不同维度的思考极点。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特刊。


我们正逐一在书评周刊公号二条推送这12本被评委和编辑部选择的好书以及特别致敬奖项。本篇为盐谷真实子的《鸡蛋讲的故事》。


年度阅读推荐相关推送: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年度特别致敬
《你们去荒野》:那些渺小但鲜明的人之命运
《维吉尔之死》:与整个宇宙存在合一
《荒野之境》:重新发现生命与自然的联系
《凡人琐事》:如何面对历史与自己?
张秋子:用文学对抗生命的无常,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事了
陈希颖:照亮阅读的人,照亮女性的书
《“娜拉”在中国》:检视不同叙事主导的多样女性论述
《康熙的红票》:重新理解清朝中西文化的对话
《正当法律程序的早期发展》:从正当程序角度理解现代性
《不必向长安》:关注日常生活,度过自得的一生
《借地而生》:人与地的非凡旅程
《猫鱼》:几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史


年度阅读推荐


2024



《鸡蛋讲的故事》

作者:盐谷真实子

译者:彭懿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24年7月


盐谷真实子

1987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工艺学科,近年备受瞩目的新生代绘本作者。代表作《鸡蛋讲的故事》还获得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徽奖、日本绘本奖、茑屋绘本大奖。最喜欢的鸡蛋的做法是煮鸡蛋。图为她的绘本作品。


致敬词

在童书中,有许多讲述自我觉醒的故事,而在与周遭的碰撞中认识自己,也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又不免有些复杂的主题。盐谷真实子的《鸡蛋讲的故事》用三个带有强烈超现实色彩的小故事,轻松又辛辣地戳破了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言不由衷和对自我感受的忽视。想说的话说不出口、想做的事难以去做、被人指点了不满却咽下去,这样的生活过久了,哪怕是鸡蛋也会觉得自己的“蛋黄错位了”。我们看到鸡蛋超出常人的思辨和不假思索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果决作风。与其说这是一本只给孩子看的图画书,不如说大人更能从中看出幽默与快意并反观自身。


我们致敬《鸡蛋讲的故事》,它的锋利和思辨融于幽默的故事,极具儿童性又唤起成人读者的共鸣。 我们致敬盐谷真实子,致敬她在一系列创作探索后直面自身的洞察与感受,袒露独特的性格与思考,将儿童视作与成人同样复杂的读者,进而突破了童书的窠臼。



答谢词


很高兴《鸡蛋讲的故事》入选“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让更多读者有机会走进这颗小小鸡蛋的世界。这是一颗原本安静躺在厨房角落的鸡蛋,一天它忽然睁开了双眼,第一次对世界和自我产生了好奇,于是,它与棉花糖结伴,踏上了一段既荒诞又深刻的冒险。


作为译者,我很荣幸能将这部作品呈现给中文读者。 作者盐谷真实子以敏锐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造了一个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世界。 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日常物件——鸡蛋、花盆、钟表、靠垫,甚至是坚果,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它们或固执己见,或争强好胜,却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天真的喜悦和深刻的智慧。 这样的叙述让我们不禁跟随鸡蛋的脚步,重新审视那些被忽视的日常细节。


这不仅是一段妙趣横生的冒险故事,更是一本蕴藏哲学光芒的作品。 对于孩子们而言,鸡蛋那份天真无畏,鼓励他们捍卫自己内心的感受,探索世界的未知部分; 而对于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感到迷茫的成年人,这本书仿佛是一块心灵的“擦灰布”,让人安静下来,倾听内心微弱却真实的声音,重新触摸到被鸡蛋称作“蛋黄”的生命核心。


鸡蛋向世界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没有答案,有些答案需要用一生去寻找,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愿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这颗睁开双眼的鸡蛋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与答案。


——彭懿(《鸡蛋讲的故事》译者)




对话编辑崔叶子


这本书:

主角是一个初生的小小思想者


新京报:《鸡蛋讲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鸡蛋从觉醒到不断与外界碰撞并认识自己的过程,你觉得这本书在众多讲述“自我”的童书中有何特别之处呢?


崔叶子(《鸡蛋讲的故事》编辑):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自我”确实是童书中常见的主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自我的成长是心智发展的关键议题。 在许多童书中,主角通过接纳自己、理解他人,经历挫折或是得到家人与朋友的认可,完成“自我”的成长。 《鸡蛋讲的故事》也展现了这样的过程,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探讨“自我”的方式和视角。


这本书的主角鸡蛋,既不完全是儿童,也不完全是成年人,更像一个初生的小小思想者。 从它睁眼的那一刻起,便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了好奇。 他像新生儿一样开始学习走路、说话、与人交流,但没有像我们那样无意中习以为常,它始终在发问: 我是谁? 我是怎样的存在? 周围的世界为何是这样? 这本书从“生命之初”的视角叙述,带领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重新回到那些原初的思考中。 超越现实的笔触赋予了《鸡蛋讲的故事》独特的深度与哲学趣味,让它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它对“自我”的讨论与当下时代紧密契合。 如今是一个物质充裕但内心迷失的时代,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常常会感到困惑和焦虑。 盐谷真实子是一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创作者,曾经历过“家里蹲”的迷茫时期,也体验过因过度工作而产生的无意义感。 这些经历让她对“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并将所思所想融入书中。 鸡蛋和棉花糖的冒险处处充满现代生活的缩影: 无聊与空虚、渴望关注却无人回应、被陌生人强加建议时的无力感……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从中找到强烈的共鸣。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像盐谷真实子这样的新生代作家,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去描绘这个时代的感受,为新一代的孩子们创作能陪伴他们成长的作品。 《鸡蛋讲的故事》传递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关怀,这也是它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



书摘选读

1 我呀,觉得自己

已经在厨房里一动不动地躺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比其他鸡蛋都要长。 可事实上,我并不知道我躺了多久。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什么也没想。 什么也没想的时候,看着的东西也看不见了,听着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所以,我只不过是那么“觉得”。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实在躺得太久了。 然后,有一天我突然想到: “为什么我要一直这样躺着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