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消协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其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消协

北京仍处流感高发期!流感严重可致命!

北京消协  · 公众号  ·  · 2025-02-05 16:55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春节假期结束了,目前北京市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做好日常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


目前,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 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 等全身症状,常有 咽痛、咳嗽 ,可有 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 ,也可有 呕吐、腹泻 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 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 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并发症有哪些?

临床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都属于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并不高,但也不能就此忽视风险。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缺氧和发热。肺炎类型包括: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发作3~5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 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 参考以上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


除了肺炎,流感的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心脏并发症: 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约占成人流感的1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3~5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咳嗽较常见,往往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


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 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出现并发症。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在症状上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


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场流感可能导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流感感染后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由此会造成和引发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

得了流感怎么办?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可以选择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 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


出现并发症的流感: 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接触者: 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持续或重症: 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用药前先权衡利弊: 病程在48小时内,可以根据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等需要,跟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又不符合上面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况,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如何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病毒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风险也较高。


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1.日常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接触做好个人防护。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


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


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外出旅行如何做好防护,出现症状怎么办?


应提前关注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备足防护用品。


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公共交通工具空间相对密闭,建议乘坐时科学佩戴口罩。在接触门把手、座椅扶手和餐桌等公共区域后,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返回住处后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如旅途中出现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要佩戴口罩,做好防风保暖措施,充分休息并密切注意病程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3.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到4周以后抗体可达到保护性的水平。

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的危害有时候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 ,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来源:综合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