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从《哪吒》票房爆火,看被严重低估的专业潜力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2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无语!汪小菲群里撕周受资:“你凭什么封我号!” ·  3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直播预告| 美本热门专业与就业前景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城市阶层”日益固化,所谓“新一线城市”是瞎扯!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7-09-07 16:13

正文


对于上海来说,最近又获得了三个大的利好:

1 、虽然从国内、国际发明专利申请量上看,北京和深圳是中国最活跃的科创中心,但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把上海和北京定位为中国两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以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前来跟上海签署协议,“联合共建”。

2 、国资委跟上海达成协议,共同推进 20 个央企重大项目落户上海,总投资额约为 2200 亿元。

3 、“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在上海成立,将负责对全国 23 万亿的信托产品落实登记制度。由此,上海确立了全国信托中心的地位。

这就是上海。它跟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利好,都是中央送上门来的,基本上不用自己去争取。

享受同样待遇的,还有北京。当然,现在加上了雄安新区。

除此之外,其他城市的发展机遇和利好,都要自己去争取。另外一个例子是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总理亲自送上门的,此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等等,都是打破了头争抢来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城市分为两种:一是北京、上海、雄安新区,二是其他城市。

其他城市如果细分,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类是:深圳、天津、重庆;

第二类是: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第三类是:非直辖市、非省会城市、非计划单列市。

也就是说,深圳、天津和重庆也是可以直接获得中央的政策红利的,只是层级不如北京和上海,但超过了其他城市。至于省会城市,则被所在省市区政府所关照,获得超过其他地级市的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说了半天,只想表达一个意思:由于上述格局多年基本不变,中国城市开始出现了“阶层固化”,城市阶层的“流动性”越来越弱,能逆袭的城市越来越少。

最近几年,有媒体热炒所谓的“新一线城市”。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又在加快落实中心城市的建设,新增了武汉和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于是,很多人又在做“城市逆袭的大梦”。其实,这种情况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我的看法是:未来 10 年,中国城市的“座次”将基本稳定,即便是雄安新区,想在 10 年里杀入“顶级城市”的行列都非常困难,可能需要 20 年到 30 年的努力才行。

考察城市排名,可以搞得非常复杂(比如搞几百个指标),也可以搞得非常简单。说实话,把问题复杂化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就需要深刻的洞察力。

我认为,如果用一项指标来观察城市竞争力、发展潜力的变迁,当属“资金总量”莫属。

所谓“资金总量”,学名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统计权限在各地央行。央行系统(有超过12.7万人)是垂直管理,所以这个数字摆脱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资金总量是城市竞争的综合结果,也是未来竞争的重要动能,所以极具指标价值。

近年来,我率先提出了用“小学生人数”和“资金总量”的变动,来研究城市竞争力,特别是楼市、房价的变化。 现在,这两个指标的有效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一些知名专家在谈楼市的时候,已经到了“言必称小学生人数”的程度。但“资金总量”的重要性,似乎仍然没有被充分认识。

下面让我们从资金变化的角度,回顾一下 2000 年到 2016 年中国城市“座次”的变迁。

排名

2000 年末

2016 年末

城市

资金总量

城市

资金总量

1

香港

3.7

北京

13.8

2

北京

0.97

上海

11.1

3

上海

0.78

香港

10.0

4

广州

0.62

深圳

6.44

5

深圳

0.32

广州

4.75

6

天津

0.23

杭州

3.34

7

杭州

0.21

重庆

3.22

8

南京

0.20

成都

3.14

9

佛山

0.19

天津

3.01

10

重庆

0.19

南京

2.84

11

成都

0.19

苏州

2.59

12

沈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