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360度这个设定,来自于古代中国无可置疑。但是,关于为什么这样设定,文中的证据是值得商榷的。研究天文历法的网友中,很少有人会深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有了阴阳合历的历法,就完全可以表达日躔月宿、二十四节气、预测日食月食、预测潮涨潮落…但是为什么,古人非要耗尽心血,搞出来一套不胜其烦的干支纪年、计日、计时法?明显阴阳合历已经够用了——穆族的纯阴历、西方的纯阳历,不也照样能满足日常使用?真相其实在以前的博文中讲过:岁星回归周期是4332天(以地球视角),每12年(以359天—361天)为年周期,取平均数为360日(如果按照365.2425天去计算岁星周期,会导致岁星每84年“超辰”30度的误差)。汉代因为历法的底层逻辑失传,才无奈设置了一个虚星“太岁”,用以调和超辰现象,这也导致了后世凡是使用干支历,都会出现误差的问题。例如五运六气,例如六壬、奇门、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