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出现春花反季节盛开现象,蜡梅、山桃等春花植物在初冬时节绽放。这一现象受到气候、环境、温度、光照、水分、植物体内营养状况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家植物园专家表示,温度升高可能是植物花期提前的原因之一。文章还介绍了小环境对植物生长周期的影响,并提醒读者大部分花朵会在第二年春季正常开放,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小环境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周期产生影响,不同区域的花朵开放时间也可能因此有所差异。
这段时间,
华北地区朋友们若是走进公园,可能会惊奇地发出疑问,
一些往常只有在春季才能看见的花,怎么在初冬 12 月就绽放了?
12 月初,国家植物园内腊梅舒展花苞。图片来源:国家植物园
在国家植物园内,
往年应在元旦前后初放的“九英梅”,花期提前了约一个月
数株盛开的蜡梅花朵数量
已达到早春时的规模。
不仅仅是蜡梅、山桃、迎春等春花植物,也在这个有点温暖的初冬舒展花苞,
这一现象,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拍照。
有大爷表示“60 多岁了首次见到!”
那么,春花反季节盛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近日,游客正在拍摄腊梅盛开。图片来源:文旅北京
据研究,
植物开花早晚及物候期受气候、环境与栽培条件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
温度
。
花芽萌发一般须经过
芽膨大、鳞片开裂、芽开绽和开放等过程,花芽的萌发须有一定的温度条件,
一般来讲,温度高会加速花芽萌发过程。
近期,华北地区寒潮过后气温持续回升,可能是影响春花提早绽放的原因之一。
对此,
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副馆长陈红岩表示:
“ 温度的升高对植物整个生长周期有很大影响,对于植物来说它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春天来了,我可以开花了‘’,这是一个温度的疏导信号。植物它也感受到了这样的气候变化,它的花期也就大大提前了。”
此外。
春花大多是长日照的植物,
除了气温变化,
光照、水分和植物体内营养状况,
以及栽培管理措施
也都会影响花的开放。
小环境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周期产生影响,
在海拔较高的后山区域,
部分山桃花几乎是整株盛开。
一般来说,
提前开放的花苞,
同一位置不会在来年春天继续开放,
但因其只占小部分,
大部分的花朵
会在第二年春季正常开放,
并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