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中医药
本公众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主要功能是展示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果,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药科普养生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原来身体寒凉的根源是我的心神受伤了 ·  18 小时前  
中国中医  ·  中国援圭医疗队亮相马什拉马尼节展示八段锦 ·  12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筑基开课指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中医药

人民日报:把中医种子播进娃娃心里

广东中医药  · 公众号  · 中医  · 2018-01-05 09:20

正文


中医药进课堂,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补齐中医药知识缺失的短板,使其借助古老的东方智慧,擦亮中医药这张“中国名片”。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弱不禁风、面色苍白,你认为她哪个脏器可能出了问题?”这是浙江省五年级教材《中医药与健康》中的一道思考题。今年,浙江推出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


中医药进课堂,并非为了培养“小郎中”,而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课程内容不是中医的“汤头歌”,也不是望闻问切的技法,而是中医药健康知识。


很多小孩子爱吃肉,晚餐荤菜吃得多、吃得太饱,吃完饭就写作业,甚至还要吃夜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食物积滞在胃肠中,引起胃气上逆,扰乱心神,造成心胃不和,卧不安稳。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失眠病人中,有近一半与吃得不合理有关。中医强调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中医药进课堂,就是要把中华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传授给孩子们,使其从小确立健康理念,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筑起防控慢性病的屏障。



近年来,灌输式教育方式备受诟病。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仅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能适得其反。中医药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的兴趣,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上海中学生段沛妍凭借《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这一项目,荣获第六十三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一等奖。她的参赛项目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灵感源于患糖尿病的爷爷泡茶用的地黄。中医药进课堂,就是要把兴趣的种子埋在孩子们心中。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这颗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早播种,早收获。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流行歌曲《本草纲目》唱出了中医文化自信。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显示,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排在第一位。


但是,如今还有不少中国人盲目崇拜西医,厚“西”薄“中”,忘记了中医这笔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甚至一味反对中医。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接触中医文化,肯定不会盲目排斥中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