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哪吒2》,又有好消息! ·  6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新华社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专访莫言:诺贝尔奖五年 言或不言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6 21:04

正文

《凤凰周刊》新刊推荐

2017年第15期 | 总第616期

//

封面故事COVERSTORY

《莫言的沉默与告白》

特约撰稿 / 陶林 编辑 /徐伟

五年间,莫言的形象被不断解构和重塑:一会儿是中国的“诺贝尔奖英雄”,一会儿又是“抹黑”国家、民族的暗黑书写者;一会儿是鲁迅般的“民族良知”,一会儿又是圆滑逢世的“乡愿”;一会儿是为民请命的代表,一会儿又是趋炎附势的“话语媚客”。


借推出作品全编之机,《凤凰周刊》独家专访了这位备受瞩目的作家,回顾他获奖五年来的心路历程,也重新梳理他与文字为伍的生涯。


//

时事 CURRENT EVENTS

《省级党政“一把手”腾挪换位》

记者 /张弛  编辑 /崔世海


今年省级党委换届“打头阵”的是贵州。贵州省党代会已于4月20日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生于1960年的陈敏尔当选贵州省委书记。在贵州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落马高官贪腐细节揭秘渠道的新变化》

记者 /郭天力  编辑 /段文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内地“打虎拍蝇”节奏骤然加快,一大批官员在反腐浪潮中落马。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至少超过12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厅级官员更是数倍。落马高官群体成为内地官场一道独特“风景”。


//

台港澳TAIWAN HONGKONG&MACAU

《你砍八田与一头,我斩蒋介石脑:蓝绿斗争祸及铜像》

特约撰稿/ 杨中浩(台湾) 编辑 /陈祥

由一群眷村的外省二代组成的团体,2017年4月27日相约上阳明山,不为郊游、赏花,而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旗子包裹在山上的蒋介石铜像上,铜像在5天前被绿营人士蓄意破坏。被红漆喷上“杀人魔”、“228元凶”等字眼,并且惨遭“断头”的“铜像”,在10度低温的寒风细雨中,接受在场众人的追思。其中一位民众告诉《凤凰周刊》:“我们没想过要报复,只是觉得难过,单纯的想来缅怀蒋先生。”

//

特别报道FEATURE

韩国求变:直击五月“玫瑰大选”》

特约撰稿/启笛(发自首尔)记者/嘉沐  编辑/漆菲

因为准备紧促,选民没有太多时间对候选人的政策进行太多验证和思考,只得将更多目光集中在候选人的形象和谈吐上。


/ /

历史档案HISTORY

《人类能否最终战胜癌症?》

特约撰稿/丁巽  编辑/陈祥

近年来,有人认为癌症是工业化时代的一种人造疾病,事实上,人类和癌症抗争的历史很古老。葡萄牙里斯本国家考古博物馆内,有一具名为M1的埃及男性木乃伊,他生活在距今大约2250年前,去世时50多岁。生物成像技术显示,M1生前长期受前列腺癌病痛的困扰,且癌症在多处存在转移。这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癌症样本之一。


/ /

文化 ARTS&CULTURE

《导演李杨:我从地下跑到地上,从农村跑进城市》

特约撰稿/ 曾笑盈 编辑/徐伟

李杨已经58岁了。2003年,44岁的他凭借电影处女作《盲井》,直击矿难诈骗案里的灰暗现实,一举拿下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自此跻身第六代导演行列,同时,却也没能逃出“地下第六代”的魔咒。


本期新刊已上架。


新媒体编辑 | 马茹均


| 往期精彩文章 · 点击图片阅读 |


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