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是一幅最大的春画 ” ——郭沫若
古往今来,华夏人民从未停止过对浩瀚宇宙的探索。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传说是先民对浩瀚宇宙的瑰丽幻想;万户缚爆竹于座椅之上尝试飞天是昔人对进入宇宙的勇敢实践;“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是古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未知的喟然感叹。
近些年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辈们遨游宇宙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脚步越走越远:载人航天能力、天宫一号空间站、登上月球的“嫦娥”探测器等都为世界所瞩目。
《生在宇宙》应时而生,承担起中国航空航天实力展示与宣传的重任,这是一次重量级的对中国航天科技的汇报式展示,将中国航天的真实科技与科幻、艺术完美结合,在寓教于乐中带领观众全面了解中国航天的故事与成果,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航天超级IP!
2019年7月15日,由神舟传媒、文澜文化策划主办,云杪数据承办以及在艺app首席支持支持的《生在宇宙》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大展,在上海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占地约2500平米,分为6大展厅,5大主题,独具3大亮点,还倾力打造太空艺术舱和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观展项目。
先来看一眼高端大气的宣传片~
什么?看了宣传片还不够?
那再来看看展览现场的美图吧!
本次大展的展馆空间设计具有强烈的宇宙感,从你进入展区起,便开始了一场宇宙探索之旅,并在旅途中不断解开宇宙的奥秘。
整个展区由六大主题展厅组成,分别为:离开地球、启航宇宙、宇宙生活、宇宙解秘、未来世界、太空艺术空间。每个展厅都精心设计有不同的主题内容等待着每一位参观者的探索。
亮点一:
与镇馆之宝“天和”亲密接触
2024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天宫”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而这座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核心舱“天和”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天和”是中国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舱段,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观众得以在展览中近距离欣赏和了解空间站的构成。
亮点二:
独家揭秘神秘月球背面
本次展览隆重展出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不久之前,它们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球背面影像图,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除此之外,月球背面的神秘影像和探月旅程中的更多高科技都在这次大展中展现在众人面前。
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
图为
玉兔二号月球车
亮点三:
270度震撼宇宙影院
展览中的这个270度宇宙影院,以宏大的超宽幅视觉画面为演绎载体,以真实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探寻宇宙生命、建设太空家园为主题,展现出中国探索太空的未来图景。它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宇宙星球的瑰丽神秘,感悟宇宙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切身体会到未来太空基地和太空科技所带来的震撼!
第一站:
离开地球
从这里,观众领取一张“宇宙身份证”正式开始宇宙之旅,随之穿越的是众多艺术家倾情打造的梦幻宇宙空间:美轮美奂的玻璃“时空隧道”,来自宇宙的“声音装置”,以及立体跳跃的互动空间,让观众在不可思议的视听体验中离开地球表面。
第二站:
启航宇宙
在这里,观众感受到超震撼的发射体验,模拟还原最真实的火箭发射现场。他们可以完整观看并亲身体验火箭组装、转运和发射的全过程,真实地感受航天员在火箭升空时的状态。
第三站:
宇宙生活
这里为观众呈现的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观众在此了解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变迁,近距离参观了空间站核心舱,从而获得了更多有关探月工程的知识。
第四站.星球解秘
这一站的功能是帮助观众解密宇宙,打开太空知识的大门。观众在这里得以进行太空遨游,在自己虚幻的航天场景里运用体感手势留下酷炫身姿;得以自由漫步火星,步入式VR体验火星地理地貌、大气风暴……在这里,他们甚至还可以“巡视月球”,与嫦娥来一场浪漫约会!
第五站.未来世界
在这里,观众看到了最具未来感的太空农场。现场展有曾经“遨游太空”后回到地球的太空种子,这些种子被现场播种,观众得以近距离亲眼观察地球上的绿植是在太空环境中正常生长和变化的。此外,还有可爱的“动物宇航员”——跟随航天员一起进入太空的鳉鱼鱼卵孵化的后代,也在现场展出。
徐双喜
以独创的“榜书”样式闻名,其作品总能在气势上先声夺人。他的书法早已跳脱出了“书法”的狭义概念,进而抵达天人对话的境界。徐老师为《生在宇宙》大展专门创作了“神奇天宫”榜书作品,用作品与中国独立空间站对话。
徐双喜作品
朱敬一
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南门书法”。形制特别,再结合他自创的文案段子,朱敬一很快就受到诸多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作为艺术家,他是独特的,先不说是不是“后无来者”,最起码,他做到了“前无古人”。
图中“生在宇宙”为朱敬一作品
秦岭
常常以玻璃为材料创作作品,对作品造型上的突破以及对材料性质上的研究,使得秦岭的作品常常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往往通过简单的材料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秦岭“时空隧道”作品
赵航
是个艺术多面手,从架上绘画到装置到声音艺术,以及音乐,他的实力都能在相应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创作并制作的音乐《潜行》,专门授权给本次《生在宇宙》大展使用,在作品里,他把电子风和采集的原声相结合,与上图秦岭的作品一起,在“时空隧道”带领观众瞬间代入到一种迷幻、放松的感觉。
施政
是个成熟的涂鸦艺术家,他作品的主要元素是太空人,这与《生在宇宙》的主题不谋而合。很少有艺术家能长期把“太空人”这个主题繁衍出不同的变化,施政做到了,并且得到了世界上的广泛认可,多个国家都留有他的作品。
施政涂鸦作品
麻进
常常会对自己发起挑战,因此,尽管他在艺术界以“立体书法”及其衍生装置作品赖以成名,但他显然不满足于一口井的深耕,机械雕塑、行为、架上绘画,在他的主线串联下都“玩”得有声有色。
麻进作品
鹏鹏x舒舒
是一对艺术组合,也是本次《生在宇宙》大展中参与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但他们贡献出了本次大展中尺幅最大的墙绘作品。39平米的墙面彩绘在未完成时就已经吸引了诸多探班者的好奇心。这对年轻组合,至今为止名下的墙绘作品已经达到了数千平米。
图中背景为鹏鹏x舒舒作品
航天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让《生在宇宙》在暑期档展览中别树一帜,引领了一股独特的航天艺术潮流。整个展览场馆在科技展品与艺术创作的交相辉映下透露着时尚的气息,是暑期在魔都出游的游客和网红的打卡胜地。
让我们来看看小红书红人们都在哪些地方打卡吧!
(顺便可以偷偷学学pose哦)
玻璃装置“时空隧道“
图片来源:小红书@gungunnnnn
图片来源:
小红书@Elsie菌
270度宇宙影院
图片来源:
小红书@ca_蔡小黑
图片来源:
小红书@喵斯啦Mew
鹏鹏x舒舒超大墙面彩绘
图片来源:
小红书@喵斯啦Mew
图片来源:
小红书@ca_蔡小黑
图片来源:
小红书@gungunnnnn
“天和”核心舱
图片来源:
小红书@喵斯啦Mew
朱敬一“生在宇宙“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