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讲评
点评摄影作品,提升摄影技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OpenSeeGallery|蔡嘉辰:Fra ... ·  16 小时前  
色影无忌  ·  SLR Magic 50mm ... ·  3 天前  
旅拍誌  ·  春天日常拍照的裙子 45 款,超美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讲评

这个思路,必出牛片!

摄影讲评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1-06 19:39

正文


(被点评的照片1)

(被点评的照片2)

(被点评的照片3)

(被点评的照片4)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您好。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上午(应该是早上),在一个公交站三个学生在组装机器人。我拍下了第一张,感觉没有陪体,等了10分钟后,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陪体。但是我感觉背景很乱,逆光也没有很好控制,构图(裁剪以后)都是正方形不知道是否可以?徐老师请您讲评一下哪张比较好?谢谢您。主题是《我的梦》。

................................

徐晓刚讲评


身边的好题材。您的拍摄思路很对,把握住了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第一张拍完发现了缺陪体,就开始等,并拍到了另外3张有陪体的。其中,被点评的照片4我觉得最精彩,陪体大人与孩子呼应紧密,又恰好是三代人,巧的是,这张里一个孩子正好把机器人玩具拿在手中,叙事显得更清楚。还有一个孩子跪在座椅上,动作更活泼。功夫不负有心人。您在判断自己作品质量的时候,可以再从主体、陪体关系的角度思考,看看主体、陪体是否做到了“相互呼应、有机联系、相互衬托”。

这张的问题之处是,曝光不足,整体晦暗,上下的空间略大,可以进一步精简,交代环境的同时,让主体更突出。关于您觉得背景乱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后期影调明暗和色调浓淡的控制强化主体,弱化环境。此外,画面水平、垂直线稍有歪斜,可以修正的更精准。 剪裁、制作后效果如下:

(制作后效果。目前很多纪实类比赛要求不能移动像素,但没有要求不能调整影调、色调,那么您投纪实类就别做“校正水平”这一步,艺术类无所谓,如果您拍片不为了投稿,就更无所谓,校正了水平不影响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我觉得镜头产生的畸变反而才是不真实的。)


再看一次制作前的照片,对比一下:

.........................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在Camera Raw中打开原图,曝光+1.6,高光-14,白色-13,黑色-42,可以增加整体曝光,保留暗部。

2.在Photoshop中打开画面,点视图,新建参考线,建几条水平、垂直的参考线,使用自由变换工具,校正水平、垂直线。再进一步剪裁,使画面更集中、精炼,留下环境中的标语烘托主题。

3.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混合模式选柔光,可增加整体的对比度。再从高光向下拉曲线,并适当降低中间调。使用渐变,径向渐变,渐变模式选“正片叠底”,先用100%的不透明度擦蒙版,擦出人物的位置,再用23%的不透明度稍大半径擦出人物周围的位置。使主体人物更突出,并过渡自然。

4. 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全图饱和度-51,使用渐变,径向渐变,渐变模式选“正片叠底”,先用100%的不透明度擦蒙版,擦出人物的位置,再用23%的不透明度稍大半径擦出人物周围的位置。使主体人物更饱和,周围环境降饱和,并过渡自然。

5. 再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红色饱和度+44,使主体人物皮肤、红色衣服,环境中的红色字更饱和,更突出。

6.盖印图层,使用滤镜/Camera Raw滤镜,看直方图,发现整体曝光稍暗,所以曝光+0.35,对比度+38,直方图左右“撞墙不起墙”,加了对比度之后,画面逆光光感更加突出,这一步控制了总体影调。制作完成。

再看一次制作后效果。


...............................

总结


本片从实践的角度验证了拍摄中主体、陪体关系构建的大思路。本片的主题您定为《我的梦》,我觉得还可以再具有开放性一点,比如叫《下一代》,似乎更符合这个场景,也与背景“中国梦”、“荣辱观”的标语相吻合。画面中老年人、中青年人都在观看着下一代的成长,您作为摄影师,其实也在观看下一代的成长。 如想多看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吧,历史消息里面有200多篇文章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