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真实故事计划  ·  王者给李白做了个新“原皮” ·  1 周前  
新周刊  ·  当代年轻人连朋友圈都开始“预制”了? ·  1 周前  
新周刊  ·  北上广中产,涌向“乡村版迪士尼”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从小人缘好的我,被屏蔽了朋友圈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08 21: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闪闪

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和他人交往的时间被挤压得少得可怜。微信“朋友圈”成了每个人记录生活的空间,也是快捷了解朋友近期生活状态的窗口。我时常会点进对方的朋友圈浏览一下,有时是下意识的举动,有时是主动的关心,大抵都是想了解对方的近况,为我们的关系“保温”。而最近,我却几次发现一些朋友圈会在某一天突然对我关闭,敏感的我当时猝不及防地“碎了”。

其实屏蔽朋友圈是很正常的举动,毕竟不是所有添加了微信的人都很熟。有时因为一些临时性的事务而添加的“好友”,我也会从一开始就设置好对方的权限为“仅聊天”,比如:二手交易群的买家或卖家、做实验招募的等等。彼此心照不宣,我们的关系仅是就事论事,私人世界勿入。但让我感到破碎的是,屏蔽我的人在我看来明明和我关系亲密,心理距离很近,并非上述的泛泛之交。从前我也明明可以看到对方的朋友圈,所以在打开对方朋友圈突然看到那条分隔线时,心里的感觉就像钱钟书在《围城》里的经典比喻:“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只是弄丢了手机》剧照
而且从小到大,我都是班里人缘最好的那一个。我友善又合群,真诚地和每一个同学交往,总是做倾听朋友烦恼的“知心姐姐”,更是大家朋友圈里的“捧场王”。我不理解这样的我怎么会被屏蔽呢,所以最初我很难过,担心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甚至反刍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对方不再愿意和我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冷静下来,我才慢慢意识到,被屏蔽朋友圈不等于被对方讨厌或者关系变质,是我潜意识里把它们直接画上了等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不是只有简单二分的“喜欢-不喜欢”,而是流动、复杂,有丰富维度的。

我第一次发现屏蔽我的是心理咨询师。她温暖、包容,在我无数个脆弱时刻为我提供一片心灵栖息的土壤,给我重新支棱起来的力量。她的微信里也都是与咨询工作有关的内容,一开始也并未对我关闭。在她休假的两周里,我很期待和她咨询的日子,但出于咨询工作的特殊性,我知道自己并不方便在咨询之外联系对方。所以会常常习惯性地打开她的朋友圈,说不上是想看什么,因为那些内容很少更新。但看着那些熟悉的内容在那里,好像在跟我说“我在这里”,就是觉得心安。
发现被屏蔽的那一刻我毫无疑问是失落的,但也理解。我明白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本就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关系。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建立专业的工作关系是更好的。在后来每一周的咨询里,她还是一样温和而坚定地支持着我,便也慢慢释怀了朋友圈的变化。

《玫瑰的故事》剧照
有一次和单位里的好朋友微信聊天,相约等她出差回来就一起吃饭。我顺手点进了对方的朋友圈,却突然看到了那一条分隔线,不禁心头一紧。她是我在单位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去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一起经历过面试时的紧张、等待工作的焦虑和入职的欣喜。我们被分在不同的部门,平时工作几乎没有交集,但每个学期都一起吃饭,出去旅游之后还会惦记着给对方带特色美食和纪念品。
在我看来,我们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而不仅仅是同事。犹记得她之前在朋友圈发过自己日常生活的朋友圈,我也借此才了解到不一样的她。工作之外,她喜欢弹钢琴、喜欢跳街舞,很活泼调皮,和在单位沉稳冷静的印象不太一样。但这一次却发现她的生活却不再希望对我敞开了,我有点难过,但还是说服自己,像以前一样聊天、约饭。
有心理学研究提出,我们在下班后,虽然身体已经离开了工作环境,但思维和心理层面同样需要脱离工作状态,来获得真正的休息和放松。我想,朋友圈的边界划定或许也是对方想和工作保持心理距离的方式之一。转念一想,我出去玩发的一些朋友圈也会屏蔽同事,其实内容没什么见不得光,但就是想保持边界。打工人理解打工人,我又一次说服自己接纳了,但心里还是不免有一点点遗憾,没办法认识她的另一面啦。

直到前几天,我和一个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聊天,猛然发现她的朋友圈竟然也屏蔽了我。那一刻,此前一直积攒和压抑在我心头模糊不清的难过、失落和疑惑,终于在那一瞬间如洪水决了堤。我直接大胆开口问:“怎么回事,我怎么看不了你的朋友圈了?”还略带埋怨地说:“你屏蔽我!”看着对方的聊天框显示正在输入,我也开始陷入紧张和不确定,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飞速闪过我们的互动,没有任何不妥,不知道对方屏蔽我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意图。
她发出了一阵大笑,提及因为前段时间遇到的个人信息泄露风波,她开始对网络环境很没有安全感,她屏蔽了大部分的好友,还删除了很多好友,赶忙说这就把我还原回去。我当时也有一秒委屈地想争辩,觉得难道我也不值得信任吗?是不是有些伤及无辜了。但转念想起,前段时间她也与我多次说起个人信息的泄露或许和单位的熟人有关,这让当时的她很困扰,甚至很无助,一度陷入无能狂怒和对他人的信任危机,想做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入手。我想,屏蔽的操作是她给为自己营造的“安全感”,是她对自己遭遇的一种无声“反击”。

《欢乐颂4》剧照
我意识到,被屏蔽这件小事像一粒扔进水里的石子,激起一圈一圈的情绪涟漪,让当时的我感到一种被抛弃感。我当时把那条分隔线看作是对方紧紧关上的一扇门,上面写着“私人领地,你无权踏入”。每次我发现被对方屏蔽后,我先入为主地想找到关系出现裂缝的证据来佐证我的假设,但似乎都没有找到,我们的交往仍然像被屏蔽以前一样亲密,更多好像只是我的“内心戏”。
但我并不想把这些简单归结为“玻璃心”,被屏蔽后的反应是一个窗口,让我看到了我自己对于关系的在意,也看到自己对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似乎还停留在上学阶段的简单模式,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喜欢就亲密,不喜欢就疏远。但事实上,关系本就有不同的维度和层次。
《七月与安生》剧照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讲到:“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我也明白了有时一些边界的设立,或许是对关系的重视和维护,也或许只关乎个人生活和想法考量上的变动,其实很大程度上与我这个人、我们的关系无关。之后我想我可以更加轻盈地拥抱关系。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同同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