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待兔轩札记 | 太史公读《论语》 ·  2 天前  
洞见  ·  人到中年,喝的是酒,品的是人生 ·  2 天前  
洞见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是话少做多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学习毛选智慧,告别内耗,干就完了!!! ·  3 天前  
冯唐  ·  新的一年,再也不吃低级的苦!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孙俪: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9-26 22:26

正文

Sept.

26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你是孩子的好评师还是差评师,对孩子的影响超乎想象。一流的父母,会做孩子的好评师,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自信满满地上路。



 

作者 | 青未了


- 01 -


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又火了。

 

相比角色赋予她的大女主光环,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的育儿之道更值得赞赏。

正如她的这句广告代言词:

“我喜欢镜头前做娘娘的孙俪,

更喜欢私底下做娘的自己。”

 

孙俪做娘,的确很用心。 

在她的微博中,

我们常常会看到她晒

孩子的各种搞怪表情、涂鸦状态、原创画作。

在某次采访,孙俪说:

在孩子哭闹时,她不会呵斥,

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情绪的发泄。

她允许孩子释放情绪,懂得接纳孩子,

更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语言,

经常对孩子的表现予以鼓励赞赏。


孙俪晒等等老师写的表扬信

 

这样的孙俪,对于孩子来说,

是妈妈,是朋友,更是伙伴,

她从不打击孩子,而是遵循孩子天性,

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理解,去尊重,

尝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

让每个幼儿都处在主动参与的这种自由状态下,

孩子不但不会降低参与积极性,

反而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活动,

更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孙俪晒等等和小花的合照


- 02 -


父母若是长期扮演着孩子差评师的角色,

孩子越有可能朝着差评的方向远去。

 

今年暑假的时候,

表姐的女儿兰兰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

她是跟表姐吵架后“离家出走”的。

 

兰兰跟我吐槽说,她妈总是“唠叨”:

“谁谁谁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

谁谁谁考上了重点大学。

什么你这次英文为什么就考了98分……”

因为表姐是离了婚,独自带兰兰。

于是,兰兰也总能听到表姐说:

我婚都离了,你要是不争气,怎么对得起我。

 

吐槽着吐槽着,兰兰就哭了:

“我现在特恐惧进学校,

一上课满脑子都是她的唠叨声,

根本学不下去,如果不是为了我妈,

我真不想活了。”

 

兰兰的话让我后怕,

之前四川有个高考生自杀了,

他留遗书说,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

别把我拿回去,心烦。

他之所以走上绝路,

是因为他再也受不了

父母的语言暴力和不断的差评了。

他哪怕考98分,都会被父母骂,

吃饭打嗝、夹菜姿势不对,都要被打。

 

初一下学期,他全校第五,

数学满分,政治满分,地理满分,英语99,

其他也都不错。

可是他爸问:英语学懂了吗?

后来他上了重点高中,

周围都是学霸,竞争很激烈。

第一次月考他考全校73名,

他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妈妈,

但他妈却说“才73名啊”,

听了这话,他哭了,

因为别的同学考600名都有奖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比马龙效应”,

是指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的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

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促使被评价者表现出不良行为。

 

这个原本学习还不错的孩子,

在父母的这种言语打压下,

逐渐地被内化,开始自我否定,

他由开始的故意不学习,考差点儿,

到后来的高考失利,

这个过程中,

他变成了父母的“傀儡”,完全失去了自我,

既然无论怎样努力都追不上父母的期望,

那就破罐子破摔吧。

 

最终,连他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其他,

正是自己这种日积月累的差评。


- 03 -


日本有部电影上映后好评不断,

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那部电影叫《垫底辣妹》。

别人都被这部电影传递的

“梦想、青春、奋斗”所打动,

我却偏偏为她有位好母亲而泪目。

在众人眼中,沙耶加叛逆乖张,

但她的母亲从未放弃过她,

反而无条件地支持她、爱她、包容她。

 

沙耶加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被教师请家长时,

明妈妈说:

“我想让孩子们能做让他们喜欢的事情。

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

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一定会在她的身旁。”



沙耶加在去补习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发现自己离理想中的大学是那么遥不可及,

加上周围老师、同学,

以及来自父亲及弟弟的冷嘲热讽,

一时间,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她奔跑着离开补习班,一头扎进了大雨中。

面对浑身湿透、失魂落魄的女儿,

明妈妈什么责怪的话都没说,

而是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

继而安慰她说:

“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哦,

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来自妈妈的鼓励和拥抱


明妈妈对沙耶加的评价,

从来不会因为她取得什么成绩而发生变化。

不管她是年纪倒数第一,

还是考上日本最好的大学,

妈妈都永远相信沙耶加是个好孩子。


“你只要做自己高兴的事就好了。”

“不要自己随便就断定了这一切,

做父母的就该相信子女。”

“这和考不考得上大学没关系。

沙耶加补课以来,就一直很开心。”


明妈妈的这些话才是辣妹逆袭,

小宇宙爆发的原动力。


奔驰在学习路上的沙耶加


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向明妈妈学习,

让孩子自信满满地上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告诉他们,纵使人生陷入低谷,

只要拼命地去努力试试看,结果真的完全不一样。


- 04 -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 %~30%;

而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 50 %;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 70 %~80%。


心理学中,对孩子好的表现加以关注和称赞,

会带来理想的结果,这也就是正强化。

而不明原因的惩罚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亲子矛盾以及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而言,

家长的信任与鼓励才是最重要的。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求理论,

信任与肯定是个体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乃至自我实现需求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需要父母亲的肯定、理解、包容、接纳与鼓励。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无条件积极关注,

接纳自己孩子的完美与不完美。


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的感觉。

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如果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

孩子也会盯着我们的优点,

双方都在一个爱的状态中,

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其次, 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

好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在爱跟保护中,

学会独立思考,拥有面对未来的能力。

 

正如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

谈到对于女儿的教育所说的这段话:


“我从未把她当做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再次,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

这一点孙俪邓超做得很好,

作为明星夫妇,免不了常年在外拍戏,

据说二人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

一方出门拍戏的时候,

另一方必须在家带孩子。

平时,他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采摘,

一起去动物园,让小花一起跟着练瑜伽,

并且通过亲子阅读,来进一步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最后,学会鼓励,夸奖孩子。

所谓的“夸奖”,

也绝非简简单单说几句

“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

而是建立在对孩子更多的关怀与陪伴的基础上。

 

可见,语言的影响力,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孩子的沟通更是需要有底线,

切不可当孩子的“差评师”。


教育专家罗玲说,

教育孩子要多用正面语言,

罗老师建议,父母不要做负面语言的爱好者,

对孩子要善于使用“虽然……但是……”

为格式的美好期许,

把批评化为期望。

 

正如物理上的“回声”现象一样,

如果你对外界喊出“你好”,

回传给你的也是“你好”;

如果你喊出的是“你很坏”,

你听到的也将是“你很坏”。

我们希望有一个好孩子,

就不要总是指责孩子,

不做孩子人生的差评师,

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好孩子。


—THE END—

作者:青未了,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专注情感、家庭、育儿成长话题,愿倾毕生所长,写温情走心的文字。转自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延伸阅读 

◐◑怎样才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文明?市委书记文明10论,句句值得品味!

◐◑他大三时父亲意外去世,价值观一度崩溃!40岁时拒绝千万美元科研经费毅然回国,如今是男神级科学家!

◐◑北大给清华写了一首歌《春风十里,不如隔壁》,画面唯美,声音超治愈!

◐◑为什么要收到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