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肯债市龙门阵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公号,来来来,我们一边吃一边摆摆债市、宏观、书单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肯债市龙门阵

【干货推荐】债券汪入门和进阶的书单及经验谈(第二期)

小肯债市龙门阵  · 公众号  ·  · 2017-09-28 18: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言:

在最前面,先感叹一下,上一期的庆祝第10期的“花儿”撒晚了。其实是第11篇了。这是因为小肯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上数一共发了多少篇。结果数来数去都是10篇,却没有注意到后面一行小字“下一页”。

所以,本期是这个公众号的第12篇原创文章啦~~~

….

最近债券市场经历着恐怖的跨季,央行也似乎对极高的跨季成本无所作为,市场近期的一切行为都在资金紧平衡中演绎开来。对于最近的市场分析,小肯决定节后写点东西来探讨下目前的几个重点问题。说个开头, 目前的政策组合中紧缩的意味仍然非常明显,高位盘桓的市场化利率正在一点一点地在实体经济中蔓延,而库存需求周期正在构筑顶部,地产基建引擎增速熄火的言论不绝于耳。一切似曾相识,却又如隔了层纱。之前一直听各种新周期的辩论和故事,学到了不少,但至少学会了用这次不一样的视角去看问题。经济体的旧模式不断遇上新问题,但总会有解决之道的,只不过资产价格的套路,就不一定依照原路运行了。

总之,辣么长又辣么短的假期,先好好过节吧!哇咔咔~

....

无论如何,小肯决定在放假前给大家放一波福利~~本期是纯粹干货贴。万一有小伙伴准备国庆抽点时间学习呢

本期,我们继续之前的“债券汪”系列,来谈谈入门和进阶的书单和提高方法。

之前第一期的债券汪入门及进阶书单主要是讲述了入门和宏观两部分。本文将更进一步,重点讲述信用和投资交易的书单及自我修炼小方法。里面有很多珍藏干货~

继续我们久违的可爱分割线吧~

嗒哒,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1

债市进阶书单及材料推荐——信用篇

在国内,几乎可以绝对地说管理组合是离不开对信用债的了解和把握的。无论宏观分析做的再666,也只能是对方向进行粗线条地研判。无论是资管还是自营盘,一家机构的组合总体收益很难仅仅通过利率债的价差收益来实现,最终投资的落实仍然需要用信用债来实现。如何根据风险收益比配置或交易信用债其实是门非常大的学问。

根据小肯自己的体会,宏观是好上手(都是从讲宏观故事开始),但精通确实很有难度,对理论、量化和对数据的体悟力都有很高要求。但信用则是上手不难但很“繁”,毕竟是浩如烟海的发行人主体,满屏的价格。需要下苦功夫去一点一点积累。在小肯看来对信用的掌握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听说过很多的信用主体,对于资质谁强谁弱有基本概念。 做到前半句其实并不是特别难,就每天梳理成交、梳理新发行,日积月累就能够有收获。但后半句就需要下苦功夫了。国内信用债的评级辨识度是很低的,对于大部分机构可投的实质上只有AAA,AA+和AA三个等级,但每个等级的债券资质可以说千差万别。所以同一期限、同一外部评级的债券市场价格也有不小的差异。对于如何甄别具体的资质,各家买方或卖方机构普遍建立了内评体系,其等级较外部评级更细。这里小肯推荐小伙伴们可参照以下几个渠道: 自家内评、中金卖方信用组每周发布的信用分析周报、还有微信公众号“rating狗”和“债券狗”等。对于还有什么别的值得推荐的渠道欢迎后台留言或小窗小肯啊,先谢过了! 在具体阅读的时候,除了评级本身,还需要关注各种评级体系认定评级的核心理由和指标在哪里。

一个常见问题是需要看得有多细。小肯倒是觉得因为精力有限,在大面积梳理行业搭建体系时,确实没法做到把每家公司都看到报表脚注中的每一行字(当然对样本公司除外),多说一句。当了解了很多企业的资质后,再去看卖方信用组或者股票组的行业研究报告,就通透了很多。不再有镜中月水中花的迷离感了。

另外,国内外各家评级公司的官网上都会有很多评级技术的资料(其实就是行业知识和一些行业特定的关注点),推荐大家找来读读。

第二个层次难度远比第一个层次大,则是关注在外评、真实资质、债券流动性影响下的信用主体的价格水平和与比较标准的偏离度。 其实就是定价,每一只债交易在什么价格才合理,出现多少落差的时候就可能有机会。熟知这一点就难了。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是每天关注QB(无法在家看)或者Wind BBQ(可以在家看,但少一家国利)的二级成交记录以及Wind中的当日一级发行情况。还有就是关注中债隐含评级。该评级是包含了市场成交价格和发行主体披露信息后的,其分布和外评存在较大区别,上一张图:

第三个层次,是关注市场的微观结构:谁在收,谁在出。毕竟信用债市场中有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议价空间,虽然有货币中介的存在,但骨灰级交易员仍然对许多机构的行为逻辑有比较深的洞察,同时熟悉自身和对手,从而才能敢于下手,从实践上抓住巨大而一般人看来不明显的交易机会。

最后,除了刚才提到的积累信用主体的资料,还有一些介绍信用分析理论和实操的书。小肯读过的比较经典的推荐如下:

(1)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刘元庆著,中信出版社,2016-12

小肯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工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刘元庆所著。从纯信用甄别的角度讲,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是比资本市场做得更深入,经验也更丰富。这本书从很多侧面讲述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质和方法,并引用了许多实际案例。虽然不是直接讲债券信用分析,但异曲而同工,非常值得一读。

(2) 《信用评级》 ,谢多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9

小肯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出的系列教材之一。和之前第一期推荐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交易实务》属于同一系列。作为官方教材,找各家评级机构主笔各章,自然也反映了评级理论到实务所需要掌握的基本ABC。推荐翻阅。

(3) 《资本市场评级那些事》 ,丁继平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9

小肯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已在信用评级行业内深耕10年的丁继平所著。书中既有对一些行业过快发展中的乱象描述,也有从评级公司的角度对评级虚高等问题进行思考,还有一些评级技术经验的总结。值得一读,至少读后对于外部评级会有更有血有肉的客观认识。

(4) 《远离财务骗术》 ,郑朝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9


小肯推荐理由: 因为做信用研究不可能对每家所看的企业都开展实地调研。因此案头纸面工作才是主要工作方式。财务功底对于信用分析来说至关重要。但从CPA的会计和财管从头看起有点像从学习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宏观分析,虽然肯定能夯实基础,但耗时巨大,更适合学生党,并不是时间有限的上班狗的最优选择。读一些专门讲述财务造假常见伎俩的书,记住很多破绽可能出现的地方和“范式”,在小肯看来是更优的“捷径”。在揭露财务造假领域,夏草的书很值得一读。除了这本推荐的,他还写了好多本,都可以翻翻。这些书都建议读国内读者写的,而非外国作者的中译本,因为更接地气,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5) 《债市博弈》 ,王静波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

小肯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作者是曾在香港外资投行做DCM的从业人员,是了解香港债券市场的很好材料。除此介绍境外债券市场的构架和规则外,里面讲述了很多债券违约的“黑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境外市场几乎没有国内这种浓厚的“刚兑”文化,让小肯震惊的是,不仅是民营产业债高收益债会违约,就连早期的5家政府窗口公司的境外债也全军覆没式地违约。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愿赌服输,因此从结构设计、条款设置等都有很多讲究,收益率和风险形成了真正的对价关系。小肯觉得这可能是境内市场的未来。因此推荐大家读读。另外,既然提到本书, 国内债券市场的违约案例有不少卖方报告梳理,也很推荐仔细琢磨体会 ,小肯印象比较深的有中金的“黑天鹅启示录”系列和光大证券的违约债梳理。关键是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违约关键信息爆发前,这样的败局可能露出什么马脚?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信用全靠积累。但又很重要,无论早还是晚,但建议尽早起步。 哪怕自身背景更偏宏观的小伙伴也建议有事没事看看信用。因为 投资是短板决定能走多远 。对于债券汪而言,宏观和信用,真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东东。

1

债市进阶书单及材料推荐——投资交易篇

这个领域主要是想推荐一些有意思的,更偏向于“投资心法”的读物,冠冕堂皇的说,就是投资理论、组合管理、技术分析、交易经历等。小肯姑且把书分为“小说传记类”“心得体会类”和“理论技术类”。其实这部分的书真的有很多很多,小肯也读过不少。在本帖里,小肯推荐出自己觉得最值得一读的(如是一个作者所著多本书,则用作者名命名,然后括号列出推荐的书)。再从中重点介绍几本。除了这个list其实还有很多书,小伙伴们尽情挖掘吧,有好书欢迎随时分享~~


系列一:“小说传记类”:

渔阳著《乱世华尔街》、顽石著《同业鸦片》、刘易斯系列(《说谎者的扑克牌》、《大空头》、《高频交易员》)、艾丽斯•施罗德著《滚雪球》、伊曼纽尔·德曼著《宽客人生》……

这部分书就不专门贴封面介绍了。例如《乱世华尔街》讲述主人公在瑞信纽约做市政债券(类似于国内43号文前的老城投债)自营交易所经历的市场风浪;《同业鸦片》则讲述钱荒背景下某银行如何借助大类资产波段操作来摆脱DC浮亏危机;《大空头》讲述金融危机前两家对冲基金提前搭建好做空房贷CDO的组合并最终获利;《宽客人生》讲述高盛衍生品交易Quant组老大是如何从高能物理研究一步步辗转走向固收衍生品的故事,等等。此类书的故事性强于技术性,若是有经验的交易员来读,自然能解读出这些类小说中很多故事情节中细节背后的深意以及孕育的哲理,但的确需要读者经验自行脑补,书中是缺少直白地阐述真正的道理的。因此小肯暂时略过对此类书的详细解读,主要推荐给高阶段资深人士重读。


系列二:“心得体会类”:

昌明著《熊猫交易笔记》、路德维希著《从众危机》 、史蒂文著《黄金屋》、施瓦格系列(《金融怪杰》《对冲基金奇才》《新金融怪杰》)、青泽系列(《十年一梦》《澄明之境》)、索罗斯著《金融炼金术》、艾德温著《股票作手回忆录》……

此类书中也有不少传记类型,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觉作者是希望主动讲述一些道理的,故事只是辅助的工具。最为推崇的自然是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和艾德温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小肯已经读到无数投资大佬评论此书值得反复阅读。但这里小肯还是希望推荐几本别的书。

(6) 《熊猫交易笔记》 ,昌明著,2015至今

小肯推荐理由: 这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昌明老师写的一系列帖子,大致分为三个主系列:“救市系列”(讲2015年股灾期间的诸多市场行为)、“岁末鸡汤和宏观交易入门”(讲投资心得和分析宏观货币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汇率篇”(讲CNH市场和跨境flow的分析),此外还有诸多比较零散的帖子。这个除了作者本人估计谁也没有完整版的合集,小肯也是在网上零零散散看完的。很推荐大家搜来读读。和市场里的卖方研究报告相比,昌明老师熊猫笔记的独特之处在于侧重点在于不仅解析清楚了体系和flow,而且说明了flow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阐明了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运用中的一些侧重点,还为投资研究提出了很高的标准。高山仰止,阅读时就像向武学里前辈高人求教修为,不亦快哉!

(7) 《从众危机》 ,路德维希 B. 钦塞瑞尼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1

小肯推荐理由: 讲金融危机的书有很多,但基本上都离不开三大类:科普故事、从学理上分析成因、或者从政客角度看当时的政策缘起和纷争。这本书是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形成的波动和流动性冲击可能对交易头寸带来的风险,可以说非常贴近交易员视角(虽然作者并不是交易员),因此推荐。Btw,小肯是从熊猫笔记里读到这本书的,昌明老师也很推崇这本书

(8) 史蒂文著《黄金屋》、施瓦格系列、青泽系列

小肯推荐理由: 前两套书是针对许多对冲基金经理的访谈,而最后一套是国内期货大佬青泽两本回忆录。读这些文章颇有小时候读名人传记或者学神访谈录的感觉,既心生敬佩,又心向往之。但同时也能了解经历市场剧烈波动的高级投资经理们的广阔视角、工作状态、心理起伏和经验总结,因此推荐。


系列三:“理论技术类”:

约翰墨菲著《期货技术分析》、盖伦著《国债基差交易》 、中金所培训系列教材、钱恩平著《风险均衡策略》、约翰•赫尔著《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6版•专业版)》、欧奈尔著《笑傲股市》、芒格著《穷查理宝典》、巴菲特等著《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奔富著《交易圣经》、埃尔德系列(《以交易为生》《以交易为生II》《走进我的交易室》)、约翰墨菲著《跨市场交易策略》、卡特著《驾驭交易》、李洋等著《量化投资:以matlab为工具》、柯蒂斯著《海龟交易法则》、库林著《量价分析》、小罗伯特著《艾略特波浪理论》、江南小隐著《缠论解析》……

这个系列里很大一部分书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华章系列”,咖啡色封面印一张老外作者的名字或者照片,类似这样:

这个系列起码出了100本。小肯肯定是没有全读过,但读过且觉得很不错的放到前面的list里了,这里着重推荐两本。

(9)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约翰•墨菲,地震出版社,1994.5

小肯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江湖经典了,被誉为技术分析领域的“圣经”,大厚本里包罗万象,既有经验之谈,也有原理性的分析解释。这本书可以说历久弥新,很多经典结构在今天的国债期货、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也频频出现。丁圣元先生译得也很流畅。五星推荐,可以当成一本很好的技术分析工具书。

(10) 《国债基差交易》 ,盖伦·D.伯格哈特,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2

小肯推荐理由: 该书是国债期货领域的经典书,是美国中长期国债期货交易员培训的指定参考书。经典之处不用多言。但缺点肯定是着眼于美国市场,少了国内国债期货的一些实际情况,对于此建议用中金所培训系列教材(一套五本,第一本就是国债期货,还有金融期权、外汇期货、结构化产品和场外衍生品四本)来进行补充,相得益彰。小肯觉得国债期货的专业性还是比较强,对于初学者还是比较抽象和陌生,当时学习时也费了不少劲,因此看看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书还是大有裨益的,这样至少向高手请教能问出有效的问题~~


好了,至此本期内容结束了。小肯把压箱底的内容都倒腾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呢:)

我们节后见!

如果喜欢的话,请把文章分享到盆友圈,小肯在此先谢过大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