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惟视讲堂】独辟蹊径应如是,重建光明亦有方----徐雯教授讲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10-10 17: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由于外伤、晶状体脱位等原因,造成部分患者存在无晶状体后囊膜的情况,缺乏良好的囊膜甚至虹膜支撑。常规的囊袋内 IOL植入术无法满足 这类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需要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 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在 2018 CCOS 白内障继教单元上,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徐雯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该术式,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徐雯教授的精彩授课!


手术适应症


每一位患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病情千变万化,手术方式应该根据临床病态发展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医师需要考虑的常见因素包括:是否有良好的虹膜/囊膜支撑、内皮记数及前房深度是否在正常范围、白到白正常与否等。目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主要适用于:

①晶状体摘除后的无晶状体眼

②晶状体脱位/半脱位(先天性,继发性,外伤性)

③人工晶状体脱位/半脱位

④人工晶状体出现并发症需要置换



术式的优缺点

与临床上同样较为常见的虹膜夹持固定术和虹膜缝线固定术相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不依赖虹膜也无需大切口的同时,对前房深度也没有要求。但是该术式也存在着操作时间长、需打开球结膜、一旦植入较难取出等缺点。这就需要手术医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手术水平,综合考虑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术式。



IOL类型和度数的选择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常见的人工晶状体选择主要包括:带固定孔的一片式PMMA双袢IOL、三体式软性双袢IOL以及三袢闭合环一片式软性IOL。一般来说,四袢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易引起晶状体的扭曲变形、同时也存在创伤较大、步骤繁琐等缺点,一般不做推荐。因为缝线固定的人工晶状体在位置上与睫状沟或囊袋植入不同,如若依然按照常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计算,术后病人的屈光状态往往比术前预期要低。我们的经验是该术式IOL植入后平均会比囊袋内固定的IOL度数漂移-1D左右。所以在术前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时,需将这部分的晶体度数改变考虑在内,否则会影响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降低患者满意度。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术中角膜保护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术中对角膜的损害,减少术后角膜并发症的发生。

2、对于玻切术后“水眼”的病人,手术中应格外注意灌注压的变化,避免灌注压的突然改变,严重的话会出现眼球塌陷,造成术源性损伤以及增大出血、黄斑水肿的风险。

3、术中缝线需选择不可以吸收类型,避免由于缝线吸收造成晶体脱位。选择较粗的手术缝线可以延长缝线的耐用时长。

4、为避免术后人工晶体偏心和光学面倾斜,术前需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标记,保证术后人工晶状体缝线在同一水平面。另外前房残留的玻璃体挤压与牵拉也是导致人工晶体倾斜的主要原因,因此术中应尽量将脱入前房的玻璃体切除干净。

5、推荐无需打开球结膜的反向板层巩膜瓣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可以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并发症,但是需要术者熟练掌握适应症及正确手术方法。


结语

对于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患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体现出明显优势,但是对于患者及IOL选择、术中操作等都需要深思熟虑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改善。


新版置顶方法


随着微信版本的更迭,大家的信息列表里变得混杂,希望新版置顶方法能让你在众多信息中一眼找到惟视眼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