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师的非建筑

从88年前聊起,建筑师精心挑选了十座球场,陪你换个角度看世界杯!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6-26 17:00

正文

供稿 / 作者:中建设计(微信号:ccgd_zjsj)

本文已获得授权


这个夏天,

世界杯如约而至,

世界杯是球迷狂欢的盛会,

但像我们这样的资深伪球迷,

感觉要被朋友圈抛弃了,

不懂球的我这一个月如何在朋友圈生存?


但是在这种顶级流量池

以及社交网络的加持下,

与其逃避不如拥抱,

虽然不懂球,

那就来我们擅长的,

聊聊建筑,聊聊球场。


足球场馆承载的是岁月,很多时候它成为了一个关于足球的传统和象征,它是一个其妙的地方,经典的镜头往往与赛场融为一体。我们在这里挑选了历届世界杯比较有故事(有槽点)的十座球场一起来重温世界杯的历史。



01

世纪体育场——第1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可容纳93000人




世纪球场是为了举行世界杯赛事和庆祝乌拉圭独立100周年而兴建,球场由桑·史加素(Juan Scasso)设计,世纪球场共有4座看台,并由4条通道互相分离。最主要的看台名为奥林匹克看台,共可容纳21,648名观众。另外3座看台售票较便宜,因而较受到大众青睐,这3座看台分别名为科伦布(可容纳13,914名观众)、阿姆斯特丹(可容纳13,923名观众)、美洲。美洲看台位在奥林匹克看台正对面,阿姆斯特丹与科伦布看台则在奥林匹克看台两侧。球场另设有VIP包厢,供1,882名观众使用。


第一届世界杯开幕式是在1930年7月18日,与国庆节重合。在世界杯第一场比赛开赛前还有大量施工没有完成。为了赶工期,球场建设必须三班倒,直到7月18日,球场内部的很多水泥仍然是新鲜的。





1983年7月18日,世纪球场被国际足联宣布为 “世界足球历史纪念碑” ,这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这一头衔的建筑。


/ 赛场故事 /


两个足球: 这个第一届世界杯的决赛用了两个足球,决赛开始前,阿根廷队要求使用自己带的足球,乌拉圭则坚持用本国的足球,为难的主裁判最后以猜硬币的方式决定,上半时踢阿根廷人带的足球,下半时则换成乌拉圭提供的球。结果,上半时阿根廷2比1领先,下半时乌拉圭连进3球,小小的足球就像被施了魔咒,保佑着乌拉圭人捧走了第一届世界杯。


左边是乌拉圭用球;右边是阿根廷队的用球


决赛球迷: 第一届世界杯共吸引近63万人入场观看,平均每场35000左右。当时为了准备这场决赛,乌拉圭当地警方增派了大量的安保人手,并对入场的所有球迷进行搜身检查。结果这一搜身不要紧,居然搜出各类枪支1800多把……


坐的满满的看台


02

马拉卡纳体育场——第4届、

第20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50年巴西世界杯 可容纳20万人

2014年巴西世界杯 可容纳8万人






马拉卡纳球场就是“世界之最”的代名词,这座能容纳20万人的大球场长110米,宽75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之一 。后来按照国际足联的强制性要求,减少座位数量以保证观赛的安全,球场2010年开始翻修,改建后的新球场将有超过7.8万个可折叠座椅,看台视野更宽,下层看台第一排座位距离球场边线的最近距离只有4米。在人员疏散方面,新球场将拥有多个大型人行坡道,方便人群快速进出,设计标准为人群疏散所需时间不超过8分钟。球场还增加了顶棚,这是是新球场的一大看点,极具现代感的新式造型顶棚将配备齐全的灯光和音响设备,能覆盖绝大部分看台,避免球迷日晒雨淋,而且能将雨水循环再利用,体现环保理念。


/ 赛场故事 /


马拉卡纳打击: 1950年7月16日,第4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最后一轮比赛在巴西著名的马拉卡纳球场上演。由于在此前的比赛中,巴西队和乌拉圭队战绩分别为两胜和一 胜一平,因此这场比赛就成了实际上的决赛。20万人涌进马拉卡纳球场目睹了这场“决赛”。但巴西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巴西足球在打平就能夺冠的情况下,在最终被乌拉圭2-1逆转。巴西媒体甚至专门制造了“马拉卡纳打击”一词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0-1与10-1: 第四届巴西世界杯是二战之后首次世界杯。作为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伦四岛一直没有参加世界杯,直到1950年的第四届世界杯上才有了他们的身影。首次参加世界杯的英格兰队相当傲慢,英格兰足协赛前甚至认为,只要派队参赛,冠军就非他们莫属,但6月29日在和美国队的比赛中,英格兰却意外的以0比1落败。消息传到英国,后方编辑室不敢相信这一结果,他们自做主张的认为,英格兰的比分少写了一个“1”,于是发布了英队10比1大胜的消息,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一大笑话。


03

温布利大球场——第8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可容纳6万人

(改建后可容纳9万人)



1966年,世界杯终于回到了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旧温布利球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专业足球场之一,落成于1923年4月28日,温布利球场看上去是非常传统的体育建筑,展现了设计者的作品特点,外墙由强化混凝土覆盖,是结构主义建筑风格的先驱。这种古老的强化混凝土表面,给人感觉好像是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的,或者好像是涂上了灰泥石膏。


温布利球场纵长的场地两端为两个半圆形,与跑道形状相对应,看台也被建成纵长型,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温布利球场长105米,宽69.5米。为保证排水,球场的中心比边线高25厘米。至于看台结构的设计上,则采用了建造横向通道、楼梯以及开放每个单独看台区等方法。同样顶棚也是纵长的,在1920年代,如果体育场顶棚的建筑不使用支柱,那么在技术上就是行不通的。同其它建于战前的体育场一样,温布利体育场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缺陷,观众欣赏比赛时的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






2002年,原温布利球场被拆毁,新的体育场于2006年竣工。耗资达7.8亿英镑的新温布利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球场,拥有90000个座位,有可以浮动关闭的顶棚,是 全世界最大的可封顶式体育场


新温布利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一座高达133米的拱门,拱门总长度为315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单跨屋顶结构建筑。在新温布利建成之前,旧的温布利球场顶棚由拱柱支撑,这对顶层球场的球迷而言,观赛体验很差,对于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的球迷来说是个极大的损失。而新温布利大球场采用 独特的拱门设计 ,不仅为建筑增光添彩,最为关键的是,拱门下的拉索支撑起了北侧顶棚和60%的南侧顶棚,拱柱不复存在,这可以说是一个匠心独具的设计。


/ 赛场故事 /


唯一一届世界杯冠军: 温布利见证了英格兰足球最荣耀的 一刻,博比-穆尔率队在温布利球场以4比2击败前西德,夺得了英格兰历史上唯一一座世界杯。



历史悬案: 杰夫·赫斯特成为决赛历史上唯一一个上演帽子戏法的人,德国人在即将倒下、英国球迷已唱起《大不列颠统治之歌》时,在第89分钟奇迹般的扳成2平。加时赛第101分钟,赫斯特的射门击中横梁后弹在球门线处,主裁判丹斯特无法确定是否进球,苏联巡边员巴克拉莫夫告诉他,球进了,3比2!随后,赫斯特打进了锁定胜利的进球,英格兰4比2赢得了决赛。这场决赛成就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进球,40多年后,人们仍在议论它。那个球真的越过门线了吗?



04

阿兹特克体育场——第9届世界杯

第13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可容纳10万5千人





墨西哥人把阿兹台克球场称为“神殿”,而这座“神殿”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决赛的球场。它共有三层席位,能容纳10万5千名观众。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建筑,这座球场的海拔高度达到了7200英尺,球场碗型的屋顶设计可以很好地收集甚至放大球场顶层发出的各种声音,空气中弥漫着球场上的尖叫声和球迷发出的各种嘈杂声,这使得这座墨西哥城的地标阿兹特克球场完美体现了墨西哥人对这项大众运动的热情。


单纯从建筑学和人性化的角度来看,阿兹台克球场是完美的。虽然可容纳观众人数达10万人之上,但却可以在不到20分钟内疏散完全部观众,此外,还设立了两个巨大显示屏,并且还拥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置的观看区,在30多年前的球场就有如此的规模堪称建筑届的奇迹。国际足联为此给主设计师巴斯克斯颁发了金质奖章。


/ 赛场故事 /


球王贝利的第三个世界杯冠军: 阿兹特克球场见证了在过去40年世界杯历史中的许多激动人心的永恒画面。贝利在这块球场进行的1970年世界杯的决赛中,用一个完美的演出告别了他的国家队生涯。巴西队以4-1的悬殊比分战胜了意大利队。由于巴西队已经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国际足联决定让巴西队永久保留雷米特杯。



马拉多纳上帝之手和世纪进球: 在1986的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决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凭借此球领先后,随后马拉多纳狂奔50多米连过6人攻入的第二个进球堪称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入球——“世纪进球”。这场比赛,阿根廷最终以2:1获胜,并最终获得此届世界杯冠军。



05

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第10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74年德国世界杯  可容纳8万人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是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举办过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198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决赛。以颇具革命性的帐篷式屋顶结构闻名。总体造型和核心建筑是由慕尼黑的建筑师贝尼斯(G.Benisch)及其伙伴奥托(F.otto)设计的。


Otto和Behnisch以模拟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起伏韵律为概念,设计了一个在场地上连绵不断延续的整体性张拉膜结构。悬浮起来的云朵般的结构仿佛在基地上漂浮并伸展到游泳馆,体育馆和主体育场间。巨大的覆盖物侧向稳定于小型的绳索网格上,这些小型绳索网格依附在延伸整个跨度并两端连接混凝土基座的大型钢索。




除了被薄膜覆盖的建筑外,还有一部分体量覆盖于悬浮的表面下,作为竞赛期间可供不同赛事使用的灵活空间。针对如此广阔的场地,极少的结构构件组成了迷人的整体表皮,并由多种拉力构件连接形成了波浪形的网格。整个棚顶呈圆锥形,由网索钢缆组成,每一网格为75×75厘米,网索屋顶镶嵌浅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用氟丁橡胶卡将玻璃卡在铝框中,使覆盖部分内光线充足且柔和。当被照亮时,悬浮的薄膜就像云朵的形状云集在场地之上。




/ 赛场故事 /


大力神杯: 雷米特杯被巴西永久保留,一尊新的奖杯(大力神杯)成为争夺对象,全新的冠军奖杯采用了意大利雕刻家西尔维奥·加扎尼亚的作品。新的金杯由4970克18K黄金铸成,高36厘米。中间刻有“FIFA WORLD CUP”字样。



巨星的碰撞: 7月7日荷兰队与西德队争夺冠军。事先行家们评论说这场比赛实际上是克鲁伊夫(图左)与贝肯鲍尔(图右)之间的较量。比赛前,克鲁伊夫与贝肯鲍尔握手致敬,友好的致敬间却暗藏杀机。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比赛中,荷兰队以一种全新的战术打法为世界足球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荷兰队最后以1:2输给了西德队,贝肯鲍尔依然高度赞扬克鲁伊夫,两位球员代表了当时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



06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第12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可容纳8万人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eu)。是西班牙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的主场,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可容纳80,354人名观众,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场之一。2005年后伯纳乌球场被欧洲足联评选为五星级球场。






2014年1月31日弗洛伦蒂诺·佩雷斯揭开了未来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的神秘面纱。2014年1月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mp)与西班牙合作设计方L35和Ribas事务所共同赢得了圣地亚哥•伯纳乌体育场现代化改造项目设计竞赛的一等奖。


我们可以看到新伯纳乌球场外侧有了美丽的“外包装”。在正门上方悬挂一个巨大的屏幕朝向卡斯特利亚纳大街,在特殊的时刻可以让人们在球场外看到球场内部的动态。凭借先进的LED技术,让球场外的人们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新伯纳乌球场将变成一个信息传递通畅的球迷圣地。


设计的基本概念考虑到了所有现行的城市建设规范,特别是关于建筑间距的规定,从而实现两个从周边城市肌理发展出来的城市更新的设想: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更多的公共设施,最主要的就是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博物馆都将坐落于此。新加建的屋面建立于压力环结构基础上,通过轻质拉索和膜结构覆面以及其上的金属百叶实现。可开合内屋面通过三角形桁架结构固定于轨道之上,完全内置于整体结构之内。体育场在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内屋面不仅不可见,并且实现赛场上空的完全开放。屋面内部围绕赛场一周设有360度LED环幕。


/ 赛场故事 /


屠夫门将舒马赫: 在德国和法国的半决赛中,德国门将舒马赫的拙劣表现让他们多少蒙羞。当时法国的替补巴蒂斯通带球突入禁区,已经无人阻挡住他,如果被他打入一球,那法国很可能赢得这场比赛。此时,舒马赫弃门出击,用膝盖撞向巴蒂斯通,后者由于速度太快,未能躲开,结果脸被狠狠地撞了一下,三颗牙齿落地不说,他更是当场昏迷不醒,在场的法国队球员和观众一片哗然,然而对于这一明显犯规,当值主裁判却没有对舒马赫做出任何处罚表示。结果,法国只能将昏迷的巴蒂斯通抬出场外,继续比赛。



金童罗西: 打进6粒进球,包揽金球与金靴的意大利前锋罗西,无疑是那届世界杯当仁不让的第一球星。意大利历来盛产伟大的前锋,罗西正是他们中的佼佼者。有些球员能够控制比赛,有些人能够展现超人的球技,而另外一些人只能依靠身体的本钱。罗西并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类,他就是一名射手,一名天生的射手。



07

法兰西大球场——第16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1998年法国世界杯  可容纳8万人





法兰西大球场是为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而兴建,并曾作为1998年世界杯决赛举行场地。球场于1993年底开始兴建,由法国斯构(SCAU)著名建筑师马卡里(MICHEL MACARY)、俞伯雷纳(AMERICO ZUBLENA)、莫尼(XAVIER MENU)、里贾波尔和·康斯坦提尼等共同设计。


球场共分三层看台,在最顶层看台中,球门后面两侧的看台稍矮一些,从整体上看呈马鞍形。球场有椭圆形可开合的顶棚,当顶棚合并时,所有的看台都能被遮挡住,即使下雨时球迷也可以安心地观看比赛。法兰西球场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先进、人文、美唤的理念,因此整体设施先进而昂贵,它的建造共耗资4.66亿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体育场。






法兰西大球场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伸缩看台。每当进行足球比赛时,球门后面两侧的底层看台就将伸出,与球门形成一条平行线,成为一座专业化的足球场。而当进行田径比赛时,底层的看台就将收缩到二层看台的底下,从而让跑道显露出来。


/ 赛场故事 /


外星人之谜: 1998年世界杯决赛是一场诡异的比赛。在决赛前夕,据说罗纳尔多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致使在决赛中,罗纳尔多判若两人,0∶3惨败在东道主法国脚下。事后巴西的法庭曾经“提审”过当时担任巴西国家队队医的托雷多博士、与罗纳尔多同宿舍的卡洛斯等人,但都没有找出答案。



罗马尼亚一夜黄头: 罗马尼亚与英格兰、突尼斯和哥伦比亚分在一个小组。而本组中,英格兰队实力超群,被公认为小组第一。当时队长哈吉就说:“我们是不是可以为此打个赌?”赌约就此成立:如果小组出线,约尔德内斯库剃光头,队员全体染发。首战罗马尼亚队就1比0击败了哥伦比亚,第二场对阵英格兰又是2比1取胜,这意味着小组最后一轮即使输球也能出线。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对阵突尼斯,当罗马尼亚球员出场时,教练变成了光头,球员则清一色是黄色头发。这个疯狂的壮举,吸引了无数的摄影记者。不过接下来淘汰赛中,罗马尼亚0比1输给了克罗地亚。染发后,他们的战绩是1平1负,黄发并没有带来好运。



1998年的盛夏,我们有太多回忆 ——无论是专属少年的球星卡,潮人的耐克T,世界球迷的《The Cup of Life》,还有小贝莫名的红牌,胖罗无奈的眼神,苏克的神之左脚,欧文的传奇射门,齐祖的幸运头球……如今看来,都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刚发生而已。


08

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第17届世界杯比赛场地

2002年日韩世界杯  可容纳7万人





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位于神奈川县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市,是日本能容纳观众人数最多的体育场(72327个座位)。共有7层高度为52米,于1997年竣工,2002年世界杯韩日世界杯的决赛场地。





体育场的景观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整齐的坐席和运动场的草坪,横滨国际综合竞技场的草坪是终年常绿的天然草。采用的是暖季型草和冷季型草混播的手法,俗称Winter Overseeding,草坪的地基完全为人造基础,沙石混合厚达80cm(80cm以下为停车场)的构造保障了草坪的柔软性和排水性,与此同时配置了地热管道随时对草坪的生长进行温度调控。场馆设计的科技含量也是很高,合成材料、太阳能等的使用让整个竞技场大放光彩。


/ 赛场故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