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清仓59.9入lulu裤!春天就穿这神仙裤, ... ·  16 小时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2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关爱之心,并不是一味讨好、纵容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3-27 19:55

正文

【每日·听稻】 称职的经营者,既需要用善言去鼓励人的善行,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与此同时,他也必须具备必要的严厉。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4513字 | 预计阅读:15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实事求是,做得不对就是不对

直截了当地批评


专务A先生在公司内四处抱怨,说什么“社长蛮不讲理”“常务故意给我穿小鞋”等,在公司内兴风作浪。


作为经营者,既要想好对待A先生的策略,还不能因此动摇公司的根本。具体地说,就是必须拼命与员工交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


自己必须赢得员工的信任。不管专务怎么捣乱,取得的员工信任必须远超于他,这非常重要。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现在开始也不晚,请更深入地与员工交流。


为了不让专务发泄的牢骚动摇内部军心,要堂堂正正地告诉员工,“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这么考虑的,打算这么经营”,通过举办酒话会,一边聚餐,一边与大家交谈。



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纵使A先生提出辞职,也能毅然回答“可以,请您走吧”。为了不让A先生的辞职对公司造成伤害,不让他把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带走,要和员工深入交谈,取得员工的信赖和信任。


有功劳、有实力、性格有些难相处,正因为这样的人,在用这个人时,态度像怕碰到脓肿一样小心翼翼。


然而,这种态度使这个人变得傲慢,变得肆无忌惮,导致他变成这样难以对付的专务。


假如能实事求是,他做得不对就是不对,直截了当地批评“你这样不行”,多敲打他一下,他就不会变得这么无法无天、无所顾忌。


正是对他纵容姑息、息事宁人,才会导致今天的状况。


必须采取果决的态度。因为,一旦对方提出辞职,把公司内部搞得乱七八糟,甚至因此导致员工人心涣散,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严格要求,和员工讲述心里话


在我用这种风格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曾被人批评冷酷无情。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


以前,我曾把美国京瓷公司的社长、副社长级的人集中到圣地亚哥,举办了为时两天的经营学习讲座,让他们学习我的经营哲学。


在讲座中,我提前把英译版的《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发给他们,让他们写读后感。


可是,他们的读后感尽是“看了这本书后,感到很厌烦”之类的内容。


“这本书说工作不是为了钱。我们就是为了钱才工作的,现在却说不能为了钱工作,这是什么意思?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的风格。”


讲座还没开始,我的哲学就遭到了所有干部的排斥。


于是,我拼命地把京瓷哲学掰开揉碎,细细讲解。我是真的为了所有员工的幸福着想,真心诚意地在努力。


为了守护员工的幸福,必须把这些哲学当作行为指针,必须成为高尚的人。我围绕这些话题,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


我讲了整整一天,原本抱有排斥心理的干部接受了我的观点,而且还直夸“了不起”。


尤其是麻省理工博士毕业,耶鲁、哈佛大学毕业的人,对哲学十分接受,说:“京瓷哲学很了不起,我们也要按照这些原理原则去做。”


在讲座的第二天,所有人都非常赞同我的经营哲学。


说服员工的理念必须是能引起员工共鸣,并且使他们愿意共有的东西。“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我们社长的经营理念,我也非常认同,也想拥有一样的理念”,理念必须优秀得足以使人产生这种想法。


问题出在那之后。到了第二天的最后,这些生活习惯不同,哲学、宗教信仰、历史、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不但理解了京瓷哲学,而且产生了行动的冲动。


“大家按照京瓷哲学行动吧”,当我正打算以这句话收尾时,一位在我们公司工作了10年的干部举手提问。


从昨天开始听您讲话,心情畅快,令人感觉很有道理。大家也很接受,我也是。但是,现实却不一样。



您之前一直在讲爱啊关怀啊,但您是否记得三四年前,在京都召开的经营会议上,一位社长意气风发地发表把一直亏损的公司转为盈利的事情。


“当时您对他很冷淡。以前企业亏损时他惹您生气,但盈利之后,也得不到您的好脸色,他感到十分灰心。我也觉得,亏损的时候您大发雷霆,盈利时连一句夸奖也吝啬,您真的很无情。”


“后来,在聚餐吃鸡素烧的时候,因为那个社长太消沉,我觉得他很可怜,忍不住跑到您那里说‘您太无情了吧’,您还记得吗?您好像也有些接受我的意见,去到那个社长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加油’之类的话。从昨天开始,您一直在讲爱啊,关怀啊,为了员工的幸福之类的漂亮话,其实,您是一个很无情的男人,心里根本没有什么爱。”


这番话就是对我的不信任。正当大家都开始信服哲学的时候,却有人说了这么一番话,这样一来,我在这两天讲的话都会变得徒劳无功。


所有人都会觉得,原来如此,这个人为了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了一大堆口舌,洋洋洒洒地讲了那么多话。


大家的心态一下子就会发生180度大转变。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不能诡辩,而必须堂堂正正地反驳。


“没错,的确如你所言,我是一个无情的人。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无情。你刚才说那个社长的公司过去一直亏损,后来盈利了。可是,当时他们的盈利只有芝麻绿豆大小,过去累积下来的亏损金额却很大。我能夸他吗?如果我夸奖他,他或许会很高兴。但是,假如他因此而自我满足,那该怎么办?我说的是‘要保住员工的饭碗。要让员工得到幸福’。员工的工资年年都要涨,就凭那一丁点儿利润,不可能为员工的工资提供保障。正因为如此,我才对他严厉地说,‘这点蝇头小利也算得上利润吗’,听了这番话,他或许会大受打击,甚至会恨我。但是,就算被怨恨,我也要这么说。”


“第二年,他通过努力,产出了更多利润。这次,利润达到了正常水平,所以我表扬了他,夸他‘了不起’。但是,如果才取得一点点利润我就表扬他的话,那家公司就不会有今天。”


佛教中有大善和小善的说法。 比如,因为疼爱孩子,就一味溺爱他,结果长大以后他变成了没有出息的人。这在佛教中叫作‘小善似大恶’。疼爱孩子是好事,父母看起来在做好事,但却因为这种狭隘的爱,酿成了不得了的大恶。同时,有一句话叫作‘大善似无情’,还有一句话叫‘让心爱的孩子出门旅行’,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让心爱的孩子出门远行,从旁人看来,也许会指责父母。但是, 只有这样严格要求孩子,他才能茁壮成长。这看起来很严厉,实际上是一种大爱。


“普通人做不到大爱。它看起来十分无情。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这种无情,根本就没法谈。像你这样,只顾眼前做好人,是做不好事情的。我常常说要爱惜员工,指的并不是纵容他们,姑息他们。”


兼具关爱和严厉


如果对于部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仅仅“很好,很好”地予以认可,是一定无法经营好企业的。


如果不能在充满关爱之心的同时,兼具极度严厉的态度,就成不了大器,无法担任社长这一职位。



不管多小的公司都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两种相互矛盾的思维方式,并让它们同时正常地发挥功效,就不能成为经营者。


只懂仁爱谦让的社长无法真正经营好企业,而仅仅有严厉的态度,则不会有人追随。如果不能将两者融为一体,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经营者。


就是这样慈爱、优秀的经营者,在公司因不景气而可能陷入亏损时,会喊出“给我削减费用”,会像魔鬼一样毫无顾忌地出手。


这样一来,周围的人会说:“明明一直都那么慈爱的社长,怎么会变成这样,简直像有双重人格一样。”


但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一旦公司经营陷入危机,就必须以魔鬼般的面目,雷厉风行地快刀斩乱麻。这跟前面讲过的垂直攀登是一个道理。


即便千夫所指,我希望大家也要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自我激励,勇往直前。


有的人一直被称赞为“好好社长”,但由于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被指责“真不是人”,所以无法忍受。


“我们的社长肯定是双重人格,以前说的话都是骗人的。”“社长就是想利用我们,所以才说以前的那些话,根本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


因为不想被人想成这样,所以往往就无法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我认为称职的经营者,既需要用善言去鼓励人的善行,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将别人的悲伤视为自己的悲伤,与此同时,他也必须具备必要的严厉。


严格就是大善

大善往往看起来很无情


对员工一味和颜悦色地说“好的,好的”,宠溺员工,就是所谓的小善,这会让员工放任自流,让企业费用增加,体质下降,一遇不景气就毫无抵抗之力。


真正遇到经济危机时,公司就会倒闭,上百名员工就会流落街头。


这样做看起来是对员工和颜悦色,看起来是行了小善,但实际上这难道不是大恶吗?我绝不行这样的小善,不能老是“好啊,好啊”地一味放任。


所谓大善,往往看起来很无情。狮子会把小狮子推入深谷,让它们自己爬上来。就像俗话所说,喜欢孩子就让他出门远游。


大家往往都认为,让可爱的孩子出远门的父母,似乎是“严厉无情的”。但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帮助,是一种大善。


所以,如果不知道小善和大善的真正意义,事到临头自信就会动摇。


我们需要拥有这样的自信:“我现在的严格要求是大善的行为。”只要心里知道,“在凡人眼里看来,可能是无情,但实际上这是大善”,就不会恐惧。


进行改革时,如果不能创造畅所欲言的环境,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


公司内部管理也是一样,如果社长不被员工讨厌,那谁该被员工讨厌呢?


管理职位上的那些家伙,老想着讨好员工。我想说,直接经营企业、拥有企业股权的经营者如果都不被员工讨厌的话,那么还有谁该被员工讨厌呢?


从根本上而言,社长必须成为受大家信赖和仰慕的人,但偶尔也要能说一些严厉且招人讨厌的话。


需要以“为了行大善,必须垂直攀登”的心态,敢于招人讨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逃避垂直攀登,就一定会被自己好逸恶劳的本能推向堕落。



经营者自己堕落,就意味着无法养活众多员工。为了不让员工们流落街头,我一直严格对待各位经营者。


就是说, 如果仅仅满足于做个好人的话,反而会搞垮企业,让员工流落街头。


我不希望大家遭遇这种悲惨境遇。为了帮助大家,我有意严格对待大家,这样做才是大善。


排版 | 米小 设计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END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人才培养与企业传承》《企业经营的真谛》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心与活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