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周度策略中,我们探讨了信用债违约将如何影响A股市场。当时我们的判断是,
信用债违约将导致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后会影响股市的估值水平。
过去一周,A股果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个股更是惨不忍睹,今天我们再和大家探讨对未来一周市场的看法。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2005年以来A股出现的真正三次熊市。许多人说目前的A股指数水平相比十年前出现了下跌,感觉A股是在一轮长期熊市中。事实上这背后还是指数构建的问题,A股过去十几年真正的熊市只有2008年,2011年,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下半年。其他年份,包括2005到2007,2010,2012到2015年上半年,2017年都是能赚到钱的
那么历史上的三次熊市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流动性的收紧。2008年的年初,当时整个中国经济通胀水平很高,经济过热。所以央行就一路加息来打压利率水平,然后就是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A股历史上下跌幅度最惨烈的一次熊市。此轮熊市的终结也是四万亿,带来了全面流动性宽松。2011年的时候,由于当时银行表内资产开始向表外资产转移,全社会流动性都非常紧张,大量的民营企业无法正常融资,只能发利率很高的抵押贷款产品。这一年中国的无风险利率极高,许多产品都是10%以上年化收益率,而且刚性兑付。最终出现了股债双杀。2015年下半年的那次熊市,许多人记忆深刻。熊市的驱动力也是来自全面去杠杆,场外杠杆崩溃带来的蝴蝶效应。
用一句话总结,
A股历史上每一次熊市都有一个共同点:流动性收紧。
目前来看,去杠杆是非常坚决的,带来的流动性收紧会导致市场风险偏好逐步降低,进而影响股市的估值水平。全球股市现在都是一个Risk Off的过程,不确定性太大了。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房地产开发商以10%以上收益率发债。无风险收益率不断在向上,和2011年极其相似。
在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时间内,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减少操作。
今年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经济增长还是很快,企业盈利从一季报看增长较快。所以一旦市场调整到比较深的位置,都有人会入场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