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观察】推进融合化高清化特色化,加快建设广播电视新型主流媒体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1-01-17 20:00

正文

导读:

1月6日至7日,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代表广电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广播电视工作。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召开的首个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为全国广电行业实现关键时期新跨越吹响了集结号,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广电智库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系列观察,今天推出第四篇。



 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聂辰席同志作工作报告,要求广播电视系统以改革创新助推媒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报告深刻把握中央的部署要求,针对广电实际,提出加快融合化、高清化、特色化发展。

推进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宣传文化领域重大改革创新之举,也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方位各环节方方面面的变革。我们认为,要紧紧围绕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融合化、高清化、特色化目标,切实把握和推进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和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广电媒体融合化。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是中央在部署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快媒体深度融合,要牢固树立融媒化、全媒体的观念。

一是推进内容融合化。切实改变广播节目还是原来的广播节目、电视节目还是原来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互相分割不通不融的状况,加快推进节目的融媒化转型与发展步伐,多打造“刷屏产品”、爆款产品,多出正效益的现象级产品。在节目策划、创意创作、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相应变革,把节目的网络传播力、影响力作为节目评价最重要指标之一。




二是推进渠道的融合化。对于广电媒体而言,没有渠道就没有到达,没有到达就产生不了影响力。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自身平台特色,构建相互补充的多层次传播方式,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三是推进业务形态与模式的融合化。以往传统媒体是单一传播,而现在是多终端无所不在的泛在化传播,要适应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移动传播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注重新技术赋能直播、共享、互动、社交的功能。加强5G、4K/8K、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全流程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特别是5G+4K+VR/AR等多种技术融合,丰富传播形态、传播样式,为用户推出全息化、可视化以及提供更多场景化、交互式、沉浸式超级视听新体验。




四是推进体制机制融合化。要抓紧建立健全全媒体工作流程、工作机制,抓紧建立健全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实行一个标准、一体管理。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真正实现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一体化发展。比如,依赖传统播出平台的频道中心制要转型为适合全媒体传播的产品中心制,从而有利于节目内容产品的IP化和系列化深度开发,要结合频道制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广播电视MCN工作室制和专业融媒化产品,强化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数据分析为支撑,实现全媒体时代节目内容产品传播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积极整合产业运营资源,组建经营公司,继续稳步推进特殊管理股试点。

要拆除篱笆建设新生态,实施“媒体+”。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大力创新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的服务,开展“媒体+”多元业务,比如,实践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开展的各类服务,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建成社区信息枢纽,提供精准化的生活咨询。各级媒体要积极构建“广电+”的生态体系,形成多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业务,不断涵养、生发新的未来业务,进一步增强综合效益,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不同层级的媒体要根据不同业务和业务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定位和发展格局。中央级媒体要尽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和“旗舰”。省级媒体应重点建设省级技术平台和区域性传播平台,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级媒体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机动,积极探索自身融合发展模式,可各自建设融媒体中心和传播平台,也可以做好资源统筹和机构整合,共同打造市级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则要做到全覆盖。



工作报告在这些方面都多有阐述,特别强调今年要以省级为重点,推进省级广播电视新闻频率频道整体转型、融合发展、多渠道传播,打造区城性垂直化传播平台,支持多种形式的集群化发展,努力在深度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度融合发展中,一定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媒体定位谋划发展方略,不搞“一刀切”,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二、积极适应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广电媒体高清化。


现代信息科技的加速发展,推动传媒不断变革,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推动广电媒体转型升级与业态模式的创新。

超高清电视体现了文化与最新科技的融合,大大提升电视功能和品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更加优质的视听体验,是推动广播电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全面实施电视频道高清化,对于以先进技术占领传播制高点、巩固壮大宣传阵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高清电视频道750个,4K超高清频道6个,4K及以上的超高清节目给用户带来新视听新体验。要准确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和传媒变革的大趋势,深入贯彻媒体深度融合、智慧广电等,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保障超高清节目所需技术、设备和经费,不断提高超高清节目的制播传能力,加快重塑广电媒体新生态,加速重构现代传播新格局。



要抢抓5G机遇,赋能超高清视频应用,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强5G高新视频建设和落地应用。推动超高清视频节目制作资源整合,鼓励视听制播平台向用户提供4K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服务。今年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在加强4K制播能力建设、开播4K频道的同时,在直播卫星平台和有条件的地区开展8K超高清制播试验。要积极组织开展8K超高清电视制播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着手储备8K节目,为未来发展8K视频夯实基础。



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广电网络超高清视频业态承载支撑力。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为超高清视频产品传输提供支撑。积极探索广电5G应用场景,创新推动超高清视频、高新视频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坚持场景引领、生态构建,围绕“家庭场景、政务场景、民生场景”,加强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互动视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 (混合现实)等高新视频内容建设,加快构建从传统端到移动端、从大屏到小屏、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全场景产业链,不断拓展超高清视频市场空间,有效带动高清视频产业链共同发展。


三、积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推进广电媒体特色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分众化差异化特点与趋势更加凸显。媒体内容产品的创意策划、制作播出、传输接收,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遵循分众化和差异化的要求。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细分内容、细分平台(渠道)、细分受众,尊重不同受众群体的差异,使内容产品的定位和传播更加精细、精准、精确,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真正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在强化内容产品分众化差异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内容产品的专业化团队化运作,打造更多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化节目栏目品牌。比如浙江卫视的《还有诗和远方》,江苏卫视的《似是故人来》,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元气满满的哥哥》、《乘风破浪的姐姐》,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好诗词》等,都是由专业团队运作,在内容、主题、传播、定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特色化节目

栏目品牌


要围绕分众化差异化,加快推进广电媒体的资源整合与精简精办,把优化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要清醒地看到,目前频道频率同质化等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面向互联网主阵地,面向移动端,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内容品牌。今年,将进一步压缩、调整和规范现有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播出机构开办的专业频道,对严重偏离频道定位、内容导向不正、节目质量低劣、综合效益低或不具备开办条件和能力的专业频道,要依法依规实施退出。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执笔:李秋红)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朱新梅

后期编辑:姜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