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切痛苦之源”
有一个来访者,30多岁,接受过良好教育,做着一份高薪工作,足以令很多人羡慕。但她却终日活在紧张和焦虑中,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不论怎么努力,我都始终觉得妈妈对我不满意,没有做到十全十美。”☞对所有人都谦和,照顾别人的感受,唯独不能考虑自己。不管自己做得有多好,这些声音就是会时不时冒出来提醒她「你还不够好」,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类似「自卑」的情结:
☞很少主动说话,不敢为自己提要求;
☞害怕成为焦点,不敢承受他人的注目;
☞即使不愿意,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不”;
☞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努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仿佛自己活着,就必须满足别人,为他人提供一些价值,以此来取得喜欢和认同,否则就会像是欠了别人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早已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依然不快乐。
即便在体验到为数不多的快乐时,那挥之不去的自卑也会自己跑出来,提醒自己“我不配”。
于是,人就陷入「不够自信—拼命优秀—我不值得—彻底否认自己」的怪圈,痛苦不堪。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自卑,跳出怪圈,真正活出自信呢?特别以条件好自傲的,可能内在都有一个虚弱的小孩,或者被抛弃的婴儿。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自卑”还是“自信”,都跟我们的「全能自恋」有关。全能自恋是指婴儿原初的心理,它的逻辑是,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念头而运转。而自卑,是自恋发展受阻的一种表现:
☞一方面,拿全能感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完美得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另一方面,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使所有人满意,这会让我们受挫。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优秀卓越症、强迫症、归罪论、阴谋论、诛心论等等,其实都是自恋发展受阻导致的。
“自恋”这个词被诠释多遍后,我们很容易忘了它原本的样子,也忽略了“自恋”其实每个人都有。
武志红说,自恋是人的根本属性,一直谈自恋,并不是想说,自恋是错的。而是要去认识接纳它,毕竟作为生命动力,需要的是疏而不是堵。看到、承认和接纳自己的自恋,是解开很多乱局的关键。在课程中也如此,很多朋友,一开始带着“我该如何远离身边极度自恋的人”的目的,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自发地开始思考自己身上自恋的部分:我之前全能自恋感很强,常常感到自卑,感到家庭地位低。经过自我成长,突然有一天冲破那层纸,开始享受与人的交流,非常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喜悦或愤怒。我不怕失去这些让我不舒服的关系,后来,这些关系反而都比之前好了很多。
欢迎你学习武志红的心理课《从全能自恋到真实自信》,一共108节课,武老师将紧紧围绕“全能自恋”这个主题,讲解成长路上重要的两个核心议题:
曾奇峰曾说,健康自恋的人很有魅力,他们会形成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而武老师来讲这个课程,并不是因为他特别健康了,才过来和大家讲如何更健康。“恰恰相反,可能是我的问题花样百出,但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观察外部世界和自己,才能讲得那么贴切。这个课程也是一样,越是了解我自己,越是能看到全能自恋在我自己身上的各种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感觉这个课,像是我个人的某种毕业礼。在“全能自恋”与“深度关系”中间是个连续谱,包含了自大、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武老师这门课像一盏灯,照亮了现阶段的我们在谱系中的位置,也指引了该何去何从的方向,这本身就具有疗愈。如何进入深度的关系,是一个人终生的课题,大幅度地影响着我们的自尊、自信以及幸福感。当然,课程不可避免地是在认知层面讲述,对于就差一层窗户纸的人,也许认知的进步瞬间就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而让你能更深地进入到关系中。对于严重停留在自恋维度的人,认知可能就只是一个开始,但这可以是一个前行的方向。
👇👇👇
全能自恋主题一直是武老师坚持的核心议题之一,在线上、线下课程中,都非常吸引学员,学习之后总是感触良多。这是武老师将10余年对全能自恋议题的思考,系统化为精粹的议题,是他全新思想和理念的结晶。现在,让我再次真诚邀请你加入武志红心理课,破除全能自恋,走向真实自信。
👇👇👇
课程已更新完毕,支持无限次回放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自信与自卑 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