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私募圈
私募圈(simuquan007):私募投资交流合作互助第一平台——汇集中国顶级私募投资人,提供品质行业资讯,把脉最新投资风向,整合投资资源人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3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国家终于放大招,这才是炸裂的关键一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私募圈

年买出20亿,一包3块钱的榨菜,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私募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8-13 18:00

正文

来源: 电商报(ID:kandianshang)

作者: 电商君

1

中国最妖异的酱菜股


“古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


全球公认的三大腌菜是哪三家?中国的涪陵榨菜、德国的甜酸甘蓝、法国的酸黄瓜(自认为天下第一的韩国泡菜已哭晕在厕所里!)。


对很多人而言,乌江牌涪陵榨菜更是自带回忆杀:谁没有过9毛钱一包的乌江榨菜拌着青春一起下饭的日子?


以至于很多人长大后还是摆脱不了“榨菜依赖症”,很多人像苏东坡一样: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最不能忍的就是没有涪陵榨菜的日子!


说一句不好听的:股市不好,还可以关灯吃面配榨菜呢!


为什么?人家便宜啊!一包乌江榨菜最便宜0.9元,最贵3元,跟白送的一样!


说到股市,涪陵榨菜(002507)这两年的股价表现太妖异了!


自2017年6月以来,涪陵榨菜的股价由最低的9.93元上涨到现在的28.98元,涨幅达到不可思议的200%,目前总市值逼近230亿。


涪陵榨菜也成为最让机构参不透,也是最让股民很懵逼的酱菜股。


但了解涪陵榨菜的人就会知道,涪陵榨菜本来就不缺奇迹。

2

一个屌丝小厂的逆袭


2000年以前的涪陵榨菜,像《红高梁》中“我奶奶”家的酿酒厂一样,还是一家保持着原味手工作坊的小厂子。


和当时中国千千万万个有着类似遭遇的小厂一样:涪陵榨菜当时的产能落后,人浮于事,负债累累——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关停倒闭都是它最合理的休克疗法。


2000年,周斌全走马上任涪陵榨菜集团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在这之前,他是上市公司涪陵建陶的副总经理,有着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经验。


更重要的是,周斌全上任后不久就碰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三峡蓄水时的拆迁,傍水而建的涪陵榨菜集团一夜之间得到1.4亿元移民迁建资金,这笔钱是周斌全大刀阔斧进行榨菜工业化改革的全部家底。


涪陵榨菜由此开始了新的战略周期。


其一,榨菜工业化改革。


榨菜产业要做大,产品必须走标准化路线、产能必须规模量产:前者保证的是稳定的口味,后者保障的是工业化规模。


在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腌菜工业化流程后,涪陵榨菜开始进行国际招标,升级换代榨菜工业化改造,就这样一步步把公司拉上了工业化的正道。


其二,解决关键工艺,让产品不留死角。


榨菜生产过程中有两个行业通病:脱盐和剂量包装。


为解决脱盐问题,涪陵榨菜的技工们在实验室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彻底啃下了这块人人畏惧的硬骨头,在市场上赢得口碑。


为了解决榨菜剂量包装问题,涪陵榨菜花了1200万元购买了4台德国设备,将整个榨菜生产线改造成为智能化、工业化的生产线。


其三,质量是产品最好的名片。


对于有些批次的产品盐分超标,涪陵榨菜本可以降价或实行内部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但遇到这种情况时,涪陵榨菜的做法是禁止出厂,全部销毁,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工业化改革后第一年,涪陵榨菜马上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2002年销售额上升到2.2亿元。


至此,一个屌丝小厂成功实现了逆袭。

3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在营销上,“乌江”牌榨菜也经历了一番兜兜转转。


“乌江”牌榨菜一年的产量还只有2万吨的时候,当时公司的销售人员为100多人,尽管他们到处铺货,但市场反响并不太好。


当传统的营销已走到无路可走时,唯一的办法是开辟新的道路。


2006年,《还珠格格》的火热还没有散去,皇阿妈和格格们成为很多家庭的霸屏大户。


这年6月,“乌江”牌榨菜请来“皇阿妈”张铁林为其代言人,广告排期是在《新闻联播》之后最紧俏的时间段,当时两个月的广告费用是700万。


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告播出后,“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很快火透大江南北,乌江榨菜迅速收割了全国一大波受众,以后每年的销售都得到20%-30%的增长。


接下来,上市就成为乌江榨菜的下一个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