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有人把看电影当成消遣娱乐,有人却把电影看作认识世界的窗口;一部电影为什么吸引人,不只是情节、演技、特效,还有时代背景、光影构图等很多值得了解的元素。第91届奥斯卡奖新鲜出炉,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看到奥奖影片。
3月9日下午,宝能城册之丘悦读社第5期,我们邀请到“
脑装创意、心有科技、身行文艺”的跨届文化人钟声老师,
和大家一起聊聊电影,此次分享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的收获呢?下面一起通过文案组小伙伴多多的记录来了解吧。
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投影仪打出了JK罗琳说过的一句话——“
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能力,展示了我们是谁”,
钟声老师说因为立场的选择决定了你的输赢。
“你认为奥斯卡是什么?”
有书友回答说是电影圈的诺贝尔。
钟声老师
钟声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奥斯卡是电影领域最好的买手品牌,因为它可以帮你了解到什么是好电影。它会帮你挑选出电影中的王牌让你节约出大把时间,让你可以有时间轻松地享受这个看电影的瞬间。”
钟声老师说他最喜欢的看电影方式就是
做一个小白
,其实就是
将自己交给电影,什么都不思考,跟着电影的节奏进入电影描述世界,因它而悲因它而喜,全身心去感受电影会更惬意。
接着,钟声老师就带我们欣赏了15部奥斯卡获奖电影作品。
有哪些小技巧,可以让小白看懂奥斯卡电影?
首先,在看电影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电影的
背景、音乐、文化和历史
,只有充分加深对电影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理解,只有了解它当时发生的一切,了解它为什么会发生,并且为什么会这么发展,这样你才能更好的读懂电影。
接下来,我们带着钟声老师分享的方法跟着老师来看他推荐的三部电影。
第一部是《绿皮书》——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
《绿皮书》电影海报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
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这么一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册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 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等。
许多反应种族歧视的电影都有一些政治正确的含义在里面,体现在这部电影里,应该是酒吧里音乐家唐喝醉了被一群白人围殴的情节。最后还是托尼(白人司机)以暴制暴,在一堆拳头和一支猎枪枪口下救回了唐。不过,这部电影更伟大之处,是出乎意料地回避了种族之间的直接冲突,转而用一些反转的方式体现了歧视本身。看起来友好的白人,遇到实际问题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部影片写了两个人的真实故事,一个高贵的黑人和一个白人司机。有一次白人对黑人讲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家,黑人完全听不懂。这就是美国很有意思一种文化,你可以根据音乐风格的种类来判断你的阶层,这个是中国做不到的。他们接受的是两套文化,白人接受的教育是浓重的欧洲古典贵族白人教学方式,黑人所生活的环境是当年摇滚乐很底层的人群,这个文化的差别导致了他们的差异。
tip:
美国摇滚乐真正崛起是60年代,但是50年代是关键的10年,很多前人为后面的摇滚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是《ROMA》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
《ROMA》电影海报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罗马”,讲述年轻女佣克里奥(雅利扎·阿巴里西奥饰)在雇主索菲亚(玛丽娜·德·塔维拉饰)的家中工作,这个家庭,索菲亚的丈夫长期在外,由女佣克里奥照顾索菲的四个孩子。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同时砸中了女佣克里奥和雇主索菲亚,两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苦涩茫然的生活?四个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
这是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儿时记忆铸成的影片,而卡隆其实就是片中某一位小孩。
不同文本层次相互作用交融的同时,共同承载了创作者对墨西哥对童年最私密最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这种感性、私人同时又宏大的影像力量喷薄而出,犹如影片最后那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不断冲击并试图淹没大银幕前的每一个观众。
第三部是《波西米亚狂想曲》——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
《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海报
本片是对皇后乐队、传奇主唱弗雷迪·莫库里以及他们音乐的致敬盛宴,这是一段充满爱、痛苦、接纳和音乐的旅程。
弗雷迪·莫库里(拉米·马雷克 饰)曾是希思罗机场的一名普通搬运工,对音乐满腔热血的他,与布莱恩·梅(格威利姆·李 饰)、罗杰·泰勒(本·哈迪 饰)、约 翰·迪肯(约瑟夫·梅泽罗 饰)组成皇后乐队。这个殿堂级乐队从无到有,从疏离到重聚,从低谷到巅峰,仿佛就是弗雷迪一生的缩影。在最后的日子里,弗雷迪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在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上,将所有热血付诸于歌声。
钟声老师接着分享了
艺术锚定效应
,这是他对自己青春期总结的个人观点。
钟声老师
“我们会保留一些到成年后还仍然坚守的一些艺术品质,实际上这个多数来自于青春期的懵懂时期。
每个人在13——16岁期间会有三年左右的人生关键时期,这时的你不知道自己会被哪一种艺术形式所打动,能打动你到什么程度。
我的简单理解是泪流满面的那种感觉。我们要保持住对任何事物的敏感度,然后会保持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且这段记忆是导致你最后判断这个世界所有审美的基础。
艺术锚定效应会在青春期的时候写进你个人潜意识,写进你底层记忆而且是无法修改的代码。
那个瞬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去否定自己的选择,因为那是作为人类的我们与别的物种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我们遇到了让自己感动的艺术,别的物种是没有艺术的,只有人类。
这个艺术锚定效应最终会表现出来,在座各位的饮食起居,所有的生活细节是因为当年被某一种艺术打动的瞬间后而产生的行为,这个就是选择最终给我们的结果。”
最后,钟老师真诚地说,
“我觉得生活真的是一门妙不可言的艺术,一切都是因为生活本身的魅力创造出来的,生活是无法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的,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现,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它最大的魅力也许就是悄悄地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不做过多的打扰,却会让你百感交集。”
书友提问:3月8日上映的《惊奇队长》是不是宣示女权?
书友互动
老师回答
:在刚刚上映并且空降票房冠军的《惊奇队长》中,漫威把战斗力最强的、逆天的英雄角色,设定为女性,是合乎逻辑和情理、实至名归的。
女权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利用好这个势能在商业产品上会创造巨额的回报。所以有的时候正确的使用当下民意对于营收的助力有着积极作用。
钟声老师带我们大致感受了一下,他觉得这是销售驱动,一个女超级英雄电影最好的推广时间就是国际妇女节(不太想盖棺定论,会有偏颇)。
漫威最近两年都很好地利用了民意,去年的《黑豹》黑人平权,今年《惊奇队长》的女权伸张,让人佩服他商业上的技巧使用非常老道。
一切以营收为导向的民意使用,我觉得没什么可讨论的,这些主张最终都会沦为票房的道具。
最后说一下女性自强没问题,但别为了表明自强而制造对立,尤其社会是在协作中前进的,我们都不是完美的。需要彼此的融合、关爱和包容。过分的强调自己的磨难只能让环境变得更糟。就像电影中惊奇队长的话:“我不是来打仗的,我要结束这场战争。”(虽然这事不靠谱)
今天是女性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女权鼎盛的程度,可以从大量商业机构踊跃采用女权主题的宣传广告和各类软文中,看出这一点。这算是当下的潮流。
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中可千万不要为了性别权利而丧失爱的能力,那样的世界太可怕了。
太多问题来自你不理解的真相
太多患得患失来自于忘记目标
太多不满来自于自我过度保护
而所有问题最终都是立场问题
在猜忌和理解中选择猜忌就会有偏见
在赌徒和赌场中选择赌徒就会输光所有
在性别平等和性别特权中选择性别特权优先,必然会产生两性矛盾。
所以,少一些猜忌、多一些理解、不忘初心、勇敢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