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央行加息,楼市跟着颤抖,这次房价下跌是认真的了!
爆降71.1%!楼市一片惨淡
据上海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1月27日到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是2011年以来成交量最低的。春节长假期间只有8个项目有交易记录,并且所有项目都只成交了1套。
其他热点城市的楼市同样一片惨淡:
南京市住宅认购量共31套,成交量为1套。认购量与去年春节假期的52套相比,下跌近四成。
苏州住宅认购量1月27日至1月30日为零;1月31日至2月2日稍有起色,成交住宅分别为7套、3套和2套。
无锡楼市春节连续6天零成交,整个长假未卖出1套商品住宅。
杭州市区新房销售量也是屈指可数,总共仅成交了6套,远远落后于猴年春节的32套。
送走猴年,迎来鸡年,没想到楼市从窜天猴到落汤鸡!
合肥业主要求政府救市
除此之外,被称为2016年楼市四小龙的合肥房价也惨遭暴跌,业主们都坐不住了,纷纷呼吁政府救市!
最近,合肥二手房降价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业主也越发着急。合肥的二手房到底跌成什么样子了?而背后的真相又是如何?
1、业主投诉蜀山区房价暴跌16%
12月份,一些业主就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进行投诉。投诉者表示,蜀山区房价暴跌16%,下跌幅度是各区之最。而目前合肥二手房开启抛售模式,房价已经崩盘,政府却拿新房价格说保持稳定,我们业主表示极其愤怒,百姓资产大幅缩水。
2、政务某小区业主直降50万
政务区的二手房很坚挺,再加上房源稀缺,业主挂牌价都很有信心。但限购后,政务区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下跌。
据政务区链家工作人员介绍,年前有些房东降价出售,但是不多,最高有总价降50万的。而最近成交的华润凯旋门小区一套房源,135㎡,总价300万,此外还送车位。
3、不堪房价下跌,业主求政府救市
滨湖区一直是投资客的集中区,但是楼市限购后,二手房价格开始下跌,这慌了不少业主。
某业主表示:滨湖二手房从11月开始就一直跌,进入12月跌幅更加扩大,某些楼盘的二手房每平降价4000元都无人问津,我们知道滨湖炒房客多,但像我们这些高位接盘的改善性刚需也非常多,面对二手房价一路狂跌,我们倍感担忧和愤怒,照这样下去,若明年政策还不放松,我家房子价值岂不腰斩?大家都不买房了,出租房源哪里找?房屋租金肯定会大幅上涨。我们是改善性刚需,不是炒房客,我们不能接受房价非正常大幅下跌,请政府给我们一个说法。
根据二手房东的投诉来看,合肥的房价好像出现了下跌,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这两天传出的合肥房价出现暴跌的现象,仅仅是部分二手房房东降价挂牌导致,并不能代表合肥楼市的整体现状,特别是新房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下跌。
即便如此,楼市经历了2016年的异常繁荣后,今年年初的确显露出了冷清的苗头,难道房地产市场的严冬已经到来?
央行下手,楼市颤抖!
继麻辣粉后,酸辣粉也涨了!开年首日,继节前“麻辣粉”MLF涨价后,央行再次对“酸辣粉”SLF和逆回购利率进行了上调。
央行今日变卦
今日(2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月4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而就在昨天(2月3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才狠狠的逆回购了一把。
一天两度“加息”
2月3日,央行全线上调逆回购中标利率10个基点;这个消息还没消化完,紧接着又迎来一枚重磅炸弹。
央行还上调了常备借贷便利贷款利率(简称SLF),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利率变动2月3日生效。
此外,多家媒体报道,央行通知,自2月3日起,不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再加100个基点。
“加息”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2月3日,股市、商品、债市均出现了开门黑,避险的黄金持续上涨。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品种T1706走势(2月3日)
▲沪深三大指数收盘情况(2月3日)
商品期货更是一泻千里。螺纹钢、铁矿石等在去年大涨的商品跌幅尤为明显。
▲部分商品期货2月3日上午收盘时跌幅(图:每日经济新闻)
地产凛冬将至
这是对房市的精准打击。
央行确认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其实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目前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这意味着按照5.5%的合理水平,所有的折扣房贷将全部绝迹,否则银行不如去买债。
而16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的支撑,全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拿上海为例,当地房价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2015年下半年中涨,2016年前10个月大涨,2016年11月止涨,12月首次微跌。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认为,近期政府只管制新房定价,而不干预二手房交易。据此,基本上可能判定,本轮短周期,上海房价涨到头了,2017年将以下跌为主基调,部分时段盘整。
房市大杀器来了
经济评论人黄生进一步解释,这是历史性时刻,房市大杀器来了。因为无论是逆回购,还是SLF、MLF都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的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普通货币利率不可能不提高。
评论人齐俊杰也认为,现在再想去贷款买房,肯定难上加难,一方面限购限贷,另一方面银行也没钱做这么长期的贷款,所以这种加息,变相指引着银行放弃流动性差利润低的贷款,目测过不了多久,银行的房贷优惠会继续上调,甚至不给优惠了。
中国接二连三开始加息,这对中国房地产是巨大的冲击,因为进入加息大通道,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抑制是巨大的,如果说2016年对于房地产是疯狂上涨的一年,也许2017年是开始下沉的一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一些被爆炒的房产,冰山破裂的声音正在传来!
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春节前最后一天,也就是1月24日,央行对中期借款便利也变相加息了10个基点。节前节后双双出手,为何?
自媒体人曹山石表示:
刘晓博则认为以下两个因素非常重要:
第一、这是降杠杆、防风险的需要。
2016年前10个月,是历史上利率最低、流动性最宽裕的时期,央行的初衷是通过放水,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事实上收效甚微。2017年是美元加息提速之年、特朗普新政元年,不确定因素非常多,防范金融风险、防范资产泡沫是央行当务之急。
第二、这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需要,也是缓解跟美国矛盾的需要。
在过去几个月,央行采取这种战术:先是在11月到12月加速贬值到接近7,然后在进入2017年之后节节升值。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打消人民币贬值的市场预期;第二,稳住特朗普的预期,给他面子,避免开打全面贸易战。
春节期间,特朗普就汇率问题对德国和日本开炮,认为他们操纵汇率,认为美元汇率偏高。话音刚落,欧元、日元对美元就开始小幅升值。此次中国央行加息,有利于稳住人民币汇率。
背后透露了什么信号?
中信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央行的动作,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进一步明确了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度,以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短期杠杆进一步回落。对于今年的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预计今年可能还有1到2次加息(每次10bp)的可能,这要取决于美联储加息的进度和国内去杠杆的情况。
招商证券的徐寒飞:“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逆转的信号,意味着2014年以来的货币宽松结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测,央行会不会只调长端利率不调短端,现在看来是长端短端一起调了。”
投资者要小心了!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就已经是真正的加息。
对于债券市场,央行全面上调OMO利率,标志进入“债市黑暗时代2.0”。对2017年债券市场长期看空,在央行货币政策再次出现拐点之前,应避免盲目抄底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收益率仍然存在上行空间,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偏大,建议降杠杆、降久期、降仓位。
股票市场所受的冲击预计不大,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围绕涨价和改革展开。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认为A股市场对加息的反应还不够充分,并强调,“A股自3300点以来的调整核心驱动力是流动性预期(利率、货币政策)的变化,这种变化目前未见能够扭转,投资者应该等到更好的进攻时机。”
总而言之,央行在鸡年第一个交易日的动作,向投资者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不要再幻想重演2016年的资产泡沫,不要对投资收益期望太高,时代已经变了!
这次加息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会带来很多麻烦吗?
加息对我们普通人带来哪些影响?
一是大家存钱的好处变多了。进入加息周期对于大家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存钱的利息变多了,无论你是把钱存银行还是把钱存在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里面,只要你存了钱,加息就会提高利息。
二是买房要还的贷款变多了。加息对于大多数的房奴、车奴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加息就意味着你每个月要还的房贷、车贷变多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去年的政策调整了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稳定的迹象,春节前夕又有再次抬头的势头,2016年底的房地产投资数据竟然再创新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息政策的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的投资,降低炒房的热情,所以对于抑制房地产泡沫还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对于理财的影响将会出现两极分化。因为当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的标的各不相同,针对货币基金类的理财产品而言,加息意味着利息的提高,买货币基金更赚钱了;但是如果是以债券为核心的理财产品的话,可能出现成交缓慢的现象。再加上去年年底的债券市场熊市,买债券型理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长期不利影响。因此,理财市场的影响可能会两极分化。
四是对于股市的影响则更多是预期层面的影响。这次加息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央行长期加息的趋势已经很明确了,只是最后的大棒还没有落下而已。从长期来看,大家如果要买股票的话,可能会有长期利空的可能。再结合人民银行在过年之前对临时降准的政策,这两种政策的综合结果应该不会对于股市有着明显的冲击。大家应该是在心理的预期层面会有一些利空的猜想而已。
21财闻汇综合自:中金在线(ID:cnfol-com,综合上海证券报、澎湃新闻、密金融、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中国经营报(ID:chinabusinessjournal)、杨红旭楼市研究(ID:yhxlsyj))、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江翰视野观察(jianghanview)、Wind资讯、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
我们其它小伙伴
21早新闻 ID:News-21
| 长按并识别关注
|
21早新闻:专注财经领域,为您提供兼具速度、深度和广度,同时有热度、态度和锐度的财经资讯,致力于提升您的财富价值。 |
21金融圈 ID:jrquan21
| 长按并识别关注
|
21金融圈:在这里,让你深入了解本源,助你理解金融本质,拥有金融化思维,并成为金融圈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