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普外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助普外科医生快速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普外时间,中国普外科医生的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教育报  ·  这样给学生讲立春|节气课 ·  4 天前  
海峡都市报  ·  突然暴增!有医院接诊10余例,高峰期明显提前 ·  3 天前  
妈妈抱团  ·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 ·  4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普外时间

七月的医院可能最危险?

丁香园普外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7-12 19:58

正文


本文作者: 薄禄龙

2010 年夏天,我和几位老师完成了一趟美国西部自驾游。

出发前,却被朋友们装模作样的提醒道,七月份要保持健康哦,千万别生病!待我蹙眉纳闷时,对方抛给我一个名词:「七月效应」 (July effect)

顺手翻查一番,发现「七月效应」有蹊跷。

它指的是每年七月份,医院里患者的死亡数量会出现一个增幅,这种现象只在拥有实习生、住院医生岗位的教学医院出现。

所谓的教学医院,是指具有教学用途,为医科大学、医学院或护理学院提供见习、实习的医院。

中国许多三甲医院,均为各大院校的附属医院,也即教学医院。

其次,很多医生会选择七月休假消暑,而七月又是美国每年新一轮住院医生培训的起始月。

众所周知,死亡原因存在着季节性分布的特点。比如,秋冬等寒冷时节是心脑血管病致死的高发时间段。

那么,「七月效应」到底是杜撰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我展开了一番搜索工作。

如今恰逢炎炎七月,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七月效应」。


有七月效应,也有八月效应

有关「七月效应」的国外文献近 100 篇。

早在 1989 年,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者就关注到「七月现象」这个问题,也就是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增高。

及至眼下,「七月效应」依然出现在不少论文的标题中,成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一个好素材。

加州大学的社会学家,曾选取 1979 年至 2006 年间,共计 6200 万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逾 24 万例致命用药差错事件。

结果显示,在承担住院医生培训的教学医院,7 月份的差错率较平时升高 10%。而在非教学医院,差错率与其他月份相当。不过,上述结果所针对的仅是用药差错,而非其他原因所致死亡或手术并发症等。

参考文献 2 截图

这些用药差错,包括处方用药过量、剂量错误,未能准确辨别药物过敏或副作用的前兆,对药物相互作用不熟悉等。

在我的医疗经验中,每一种药物都是一个颇有渊源的故事。医疗界几千种药物,每一种都有适应证、禁忌证。对应用它的医生而言,都是一种严峻考验,何况那些刚接触临床的住院医生呢?

不过,也有学者发现,对急性阑尾炎、创伤等很多外科领域而言,并不存在这种诡异的「七月效应」。

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外科手术多由一个团队完成,而侧重于药物治疗的疾病,倒可能由于小的疏忽,引起不良或严重的后果。


在英国及澳大利亚,则流行着「八月现象」的说法。

与美国不同,英国和澳大利亚从每年 8 月开启新一轮住院医生培训。《英国医学杂志》一篇文章发表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研究,证实了「八月现象」的确存在。

这一切其实并不难理解。无论实习、住院医生水平如何,在踏入病房的第一个月,各种小差错(即便不致命)总可能高于平常。

至于原因,既可能与医生对医院环境陌生有关,也可能与团队配合、医生及医患间交流不到位有关。

当然,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也能最大化地减少低年资住院医生医疗差错的发生。

《一世好命:病人会犯的十大错误》 (You Bet Your Life!: The 10 Mistakes Every Patient Makes) 一书的作者 Trisha Torrey,曾是一名淋巴瘤患者。

对于「七月效应」这回事,她直言不讳地说道「这是常识,无可辩驳!」

「七月的医院是个诡异之地,从医生到护士、药剂师,处处涌动着新人。」


国内的情况如何?

国内情况如何?我倒从未听到类似说法。

当然,国内目前尚无此方面大型研究,也无从验证新住院医生进入临床工作后,是否会降低医疗服务质量。

有数据显示,到 2018 年年末中国卫生技术人员有 950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58 万人,注册护士 412 万人。相比于 2017 年,卫生技术人员增加 51 万人。医师、护士分别增加 23 万人、33 万人,分别增长 6.87%、8.71%。

这群初来乍到、经验不多的稚嫩医生和护士们,能否立即担当治病救人的重任呢?这的确值得思考。

医院是生机希望之地,也是死讯降临之所。呱呱坠地的小生命,大多降生于医院的产床;膏肓离世的人们,不少逝于医院的病床。

对很多人而言,医院是最不想抵临的场所。事与愿违的是,医院是一处全年无休、时刻待命的地方,时刻都会有病人前来就诊入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