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官方公众号。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重”关税时代到来,海外仓或成出海必选项 ·  13 小时前  
百度智能云  ·  @所有企业,您有四款AI原生应用DeepSe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2025年1月成功出海的中国手游:《Whit ... ·  昨天  
中油工程建设  ·  公司与大庆建设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江实验室

是“句号”也是“起点” 天文大模型培训班结班仪式举行

之江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09-03 13:58

正文

8月2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的68名学员迎来“天文大模型培训班”(以下简称“天文班”)结班仪式,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实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天文大模型培训班是之江实验室、国家天文台推进双方战略合作落地的重要举措,通过任务牵引、育用一体的培养模式,在高强度封闭式科研攻关实训中,培养“AI+天文”复合型人才,推动天文学科研范式变革。

经过三个月的实训,天文班产出了一个天文语言模型、一个天文图文模型以及多个天文细分领域基座模型,并在持续优化中。“在三个月的培训中,我们构建了天文AI生态的核心硬件、天文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以及配套的智能体框架,开发了面向具体科学场景的AI应用,同时还积累了目前规模最大的天文文本、多模态语言库以及知识库,为未来模型的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天文台李瑀旸在结班仪式上分享道。

三个月的实训也让来自计算和天文这两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充分交流,深度融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个成功的领域模型绝不仅仅依赖于算法工程师的努力,它更离不开领域专业人士的深度参与。从数据的收集到模型的构建,国台的老师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指导,为我们在算法建模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够将天文数据与先进的计算技术完美结合。”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唐晓瑜说道。

“今天只是一个起步,AI+天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在结班仪式上表示,要建立长效机制,基于“实训+科研”的方式,持续强化合作,加强资源共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推动科研范式变革。

“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大家看到了大模型能够为天文学解决什么问题,对于AI for Astronomy的认知更加清晰,接下来就是调配资源,进一步加强协同攻关。”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表示,当前我国天文学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和海量的数据资源,希望国家天文台和之江实验室继续深化合作,以此为起点,同心协力,让AI为天文学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