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志Youthology
青年志自2008年开始专注研究青年文化,我们联结青年领袖,洞察文化趋势,启发商业创新,我们相信未来是年轻的。和青年同行,与趋势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志Youthology

我在下单之前,真的只多想了三秒钟。

青年志Youthology  · 公众号  ·  · 2019-11-14 22:18

正文

本期话题:

反思型消费

蘑菇最宜即采即食、年轻人对这世界的真实思考与想法也是。「蘑菇新鲜说」每周发起一个热门又有趣的话题、邀请入驻蘑菇仓中的活跃年轻人真实作答,借以看看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年轻人如何自处、如何与当下相处、如何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今年是双十一的第十一年,许多年轻人都在这个狂欢节成为了一个1000个亿的大项目的投资人,在凑津贴、凑满减、用红包之后,纷纷晒出自己的购物清单、举国欢庆。


当被询问到“你双十一买了什么么?”的时候,也有年轻人表示“我什么也没买。”许多年轻人在双十一之际,反而更加冷静,ta 们不再盲目购买,而是消费更加适合和需要的东西。不是疯狂剁手的状态,也能够取悦自己。

©️网络


实际上,在消费欲望日益高涨的时代,年轻人也会越来越主动地管理好自己的消费资源和欲望。ta 们反思极简生活不是消灭消费,而是更认真地面对自己的每一笔消费,用更多管理和创造代替消费。


那么年轻人在到底在“买买买”这件事上,ta 们是怎么做的呢?

  • 从买买买到理性购物,只买必需品,保证实用性和高快乐值;

  • 从理性购物到断舍离,不是为了扔而扔,而是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而消费;

  • 从断舍离到极简生活,突破冷静和克制,灵活调整生活的舒适度;

  • 从极简生活到零浪费,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极致减少生活中所能产生的一切垃圾;

  • 从零浪费到创意实践,用创意和创造的方式感召更多年轻人参与反思消费的行动。


原来买买买还能这样?不如来看看年轻人是怎么说的吧:

理性消费也是

看待自己赚钱和花钱的新思路


理性消费早已突破了纯粹的冷静和克制,而是年轻人通过反思自己的购物行为,来重新看待自己赚钱和花钱的新思路,也能让自己看到每一笔消费背后的社会和环境代价。

©️网络


@林敢敢🐘

双十一疯狂消费,去年双十一我以为我只是那时短暂性地穷,今年双十一我才真正发现,nia,我是真的穷,头秃╭(°A°`)╮希望之后能理性消费(可能真的就是希望)

@cyalice

当各种信用卡爆了之后,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欲望和习惯。开始记账,统计自己哪些不应该花出去。非常想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先是考虑是否可以用现有的东西替代,最后还要过一个月看自己是否还需要,确实需要就买。

@野原新一

双十一之前在杰克琼斯看好一件羽绒服,可是要2k多,双十一打折之后1819,本来问到一家实体门店说可以按照1819的价格给我,可等我去拿衣服了却又告诉我没法用淘宝的购物津贴,差了200多,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才2k,想了想emmmm还是算了吧,断了2k多的羽绒服,于是就下了一堆护肤品的单hhh

@鲸鱼君

双十一对我来说是定期补货生活用品的好时机。近两年双十一,都是按照一年或者半年的期限购买必备品。这样买好处明显呀,以很划算的价格形成更换周期,又不造成过多囤货,买熟悉的东西都知道平日价格,不怕涨价再打折的套路。

@顾丞

但理智购物这件事情其实因人而异啦收入以及消费价值观不一样,自然花费也不一样,我比较理性,精打细算花了200+,接近三百,最后半小时还凑了个神单,花了105买了旺仔的五箱牛奶和一箱饼干,也算是给这个节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断舍离也是空杯心态,

接纳更有意义的事物。

ta 们逐渐摆脱对“割肾买iphone"般物质的迷恋,也突破一昧的欲望克制、减法与秩序,勇于割舍对物品的情感和记忆,也努力提升自我的生活幸福值。

©️网络


@林敢敢🐘

断舍离了以前的一堆衣服,感觉都是曾经朕打下的江山阿,却穿之傻逼;扔之可惜。可是断舍离完了之后还是感觉舒服多了(๑•ั็ω•็ั๑)

@cyalice

囤了一年的面膜各种护肤品,一年过去了还没有用完,看着堆积如山的杂物,下定决心断舍离。无论多便宜,无论多好用,一定要用完了才可以买。衣服也是。买质量好的百搭单品,自己进行任意搭配,穿到真的不能再传出去丢人了才会捐掉,换新的。 断舍离的结果是消费金额下降,家里没有那么多东西堆积。搬家轻松了。居住环境清秀了。

@AkameZ-G1

断舍离一直断断续续有做,一般送朋友,捐出去或者放闲鱼, 减少物品地时候觉得特别舒畅,收到的人开心,我也很开心呀 ~近期也看了很多环境问题的文章或视频,有看到一些过度消费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所以也在思考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库特安娜

试过断舍离,就非常非常纠结啊,因为虽然一直不是消费欲望和购买频率双高的,但是对于已经是自己的东西比较念旧,就不太愿意丢。不过我也有个办法可以成功断舍离,因为 【纠结的物品就是可失去的】,不能失去的就不会有反反复复做选择的想法。

简约并不苦逼,

而是更舒适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不少年轻人从“断舍离”走向“精少久”的质感青年,ta 们开始尝试精心挑,放手买,爱惜物;只要不是为了买而买,如果能提高幸福指数,并且物尽其用,就不会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即不追求极俭、简约的精致,也清晰、舒适地掌控生活。

©️网络


@AkameZ-G1

近期有在做的就是:1.实践减塑,像不外卖/去菜场买菜自带环保袋/少买包装食品什么的,感觉习惯就好,也没有不便利;2.进行“ReXX计划”,进度有点慢,不过挺有意思的。3.一年不买新衣计划(已经坚持第三个月啦)。4.还有就是尽量少购物,除必需品外。

@Aprendizaje

偶尔脑热就会想到自己应该 简化生活来提高效率 ,至少不用每次上课或者去图书馆前纠结带什么本子,最好连七情六欲都统统断绝掉安心学习,一天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之外全都在用功读书。但是还是买东西带来的愉悦感活在了当下,以至于双十一熬夜苦战到一点半,第二天上课不知所云,又开始批评自己经受不住诱惑。循环。

@Galene

前几天看到极简生活的帖子,大概说一个人可以靠15件东西就能生活,所以其实不需要很多东西就可以活下来。 我认为消费的很大动力来源于渴望承认(kind of)和自我需求(kind of)。但我并不反对消费,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不浪费,物尽所用。相比自我需求,寻求承认的消费还是要不得…

循环的不仅有物品,

还有人生经验和智慧。

零浪费青年遵守 5R 原则:Refuse(别买)、Reduce(少扔)、Reuse(再用)、Recycle(回收)、Rot(堆肥)。不仅出门自带水杯、餐具、手帕与购物袋,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还在家中用厨余垃圾堆肥浇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网络


@Lexie

我最近用过一次上门回收旧衣物,感觉非常方便,第二天还能获得一颗巨大的绿色能量泡泡。

@left

我关注了 GoZeroWaste 知道零浪费。我也会考虑在不影响我生活的情况下买相对性价比的环保产品。我会控制自己尽量不浪费,不买多余,多整理房间知道自己有啥。

@菜叶的肉

其实和精致穷也和反思性消费有点关系吧。有一次给新疆孩子捐书 然后挑了很多 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书,然后每本书都写上一段话,就觉得值了。

用创意和创造代替消费,

比买买买的嗨还要持久。

一部分年轻消费者认为,纯消费总有“未满足”或“多余”的存在,不如自己动手,用创意的生活智慧践行想要的极简生活。比如,通过灵活穿搭、甚至旧衣、物拼贴实现“不苦逼”的“不买衣服计划”;比如,通过自制匹配生活习惯细节的“插件”,让手边的物品件件顺手、不可或缺。

©️网络


@俏俏和倚因都是我

我和小伙伴发起了一个365天不买新衣服的活动,如果买一件衣服就要捐出去7件,然后我基本今年没有买衣服,然后我们做了很多交换衣服的派对。


今天学到一个高级词汇:早年自我建设失败。以前比较存在主义,曾经我一度认为我花出去的钱的理直气壮用来投资自我,让自己被别人看见我的好的状态/人设。也坚定这样的路径才会与他人截然不同,因为敢于提前消费,获得更快的和质量更好的回馈。可惜,你发现,背后没有背景,没有支撑,永远没有办法这样做下去。反而让自己失去优势,实现两难境地,因为欲望不止,消费不止。然后就开始明白持续变现的现实,和动力,也明白了开源节流的意义。我开始知道我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

利是剪贴 ©俏俏的朋友



本篇蘑菇新鲜说的议题,选自我们即将于 「青年日2019://超感重码」 线下大会现场发表的年度趋势《超感重码:中国青年趋势与商业创新前瞻》。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你是怎么实践反思消费的呢?#

获赞最高的小朋友可以获得青年志为你精心准备的青年文化大礼包



! 特别感谢 !

🍄 分享自己对「破壁青年的职业选择」看法的朋友们 🍄


林敢敢🐘/ cyalice / 野原新一 / AkameZ-G1 / 库特安娜 / Aprendizaje / Galene / Lexie / left / 菜叶的肉 / 俏俏和倚因都是我 / 顾丞 / 鲸鱼君 / 赵梓灼 / Tukunor😎/ 理枝 / 安楠 / 扬扬 / 符坤仪Fu Kunyi





年轻人还在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张丽俊  ·  精进日志723 | 2.21
2 天前
法学学术前沿  ·  【观史】苏亦工:朕即法律
8 年前
不贱不散  ·  你睡了吗?我有话想对你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