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汇易咨询  ·  JCI观察:2025年1月印度棕榈油进口创1 ... ·  2 天前  
BCG波士顿咨询  ·  借力AI,推动车企创造更多现实价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一天吃几个鸡蛋最好?这次终于知道答案了……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4-04-30 14:06

正文

一颗小 小的鸡蛋
堪称“全营养食品”

价格便宜、烹调方便

是优质蛋白质来源


“如果胆固醇含量低,它会更完美吧?”

正因为这点“小瑕疵”

让很多人对鸡蛋敬而远之


(来源:soogif)


最新的一项研究,又对鸡蛋大加指责

鸡蛋居然成了“垃圾食品”?



这项美国的新研究,纳入了52万人

结果显示 [1]

鸡蛋中的胆固醇不利健康

会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

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而且,无论用什么烹调方法

煮也好,炒也好,煎也好

只要吃鸡蛋,都会带来不良健康后果



看了这个研究,连鸡蛋都不免大呼:

“我真有这么垃圾吗?”



事实上,这个研究的槽点真不少


1.“脏数据”多


研究数据主要是观察得来

有潜在的混杂因素,很难完全校正

也就是说,把伤健康的黑锅全让鸡蛋来背

并不合适


就连这项研究的作者也表示:

研究中纳入的爱吃鸡蛋的人

还被观察到 有吸烟、锻炼少等不健康生活方式

平时会吃较多的饱和脂肪和动物蛋白

这些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人群覆盖面小


这个研究侧重于超重 (体质指数≥24)

中老年群体

有些还患有慢性疾病,根本不能代表全人群


3.和中国人关系不大


研究针对的是美国人

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状况和基因背景

和美国人有差异

因此,研究结论能否用于中国的饮食环境

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

这个问题不仅让普通人感到困惑

也让医学专家纠结不已


相关研究非常多

但结论并不统一,甚至完全相反

让很多人直呼“心脏都受不了这种折腾了”


先说结论:


综合目前所有的研究

对健康人而言

每天吃1个鸡蛋没问题

有时一天吃两三个也没事


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脏病高危人群

仍建议每天吃鸡蛋不超过1个


鸡蛋为什么会遭遇这么多的骂名

其中至少有一半要由胆固醇来背


胆固醇

最早从胆结石中发现,并由此得名

它是构 建每个细胞所必需的物质

也是胆汁和多种激素的制造原料



1913年

《普通病理结果与病理解剖》发表的研究显示,给兔子饲喂高胆固醇食物3个月后,兔子的冠状动脉出现大量粥样硬化斑块 [2] ,由此引发大量关于鸡蛋与胆固醇的研究

1957年

首次证实了血浆胆固醇与心脏病的关系,并提出假说:胆固醇摄入越多,心脏病的发病率越高 [3]

1968年

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建议,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天,每周吃蛋黄的量不应超过3个 [4]

当时的数据显示,每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为213毫克 [5] ,这也是AHA限制鸡蛋摄入量的依据



半个世纪以来

全美国的鸡蛋消费量下降了16%~25% [6]

结果心血管疾病却并没有减少


经过长期对大量人群的研究

目前业界主要有以下两种结论:



结论1:

认为吃鸡蛋与心血管病有必然联系

  • 2006年,美国一项针对1.1万名素食者的研究发现,每周吃6个以上鸡蛋的人,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会增加 [7]

  • 2019年,美国一项涉及近3万名成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半个鸡蛋可增加6%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8%的全因死亡风险 [8]

结论2:

更多研究认为,鸡蛋与心脑血管病无关,甚至还有保护作用

  • 2016年,一项汇总分析显示,每天吃1个鸡蛋不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反而有利于降低中风的风险 [9]

  • 2018年,中国一项超50万人的研究认为,比起基本不吃鸡蛋的人,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 [10]

  • 2019年,中国一项2.8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1个鸡蛋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也不会升高全因死亡率,反倒和中风风险小幅降低有关 [11]


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

主流学术观点认为

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复杂程度

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高胆固醇饮食引起心血管病”的说法证据不足 [12]


所以近10年来

各国先后取消了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

2022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