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聆听者而言,赋格听起来有一种层层叠加的立体感与同宗教联结的庄重感;就演奏者而言,每一曲赋格都可说是作曲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它犹如经文一般复杂严肃。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家中弹琴
2019年的除夕夜,医院里浓重的消毒水味盖过了年味,只剩满大街的新年歌与病房机器运作的声音交错着。那年3月的某一个清晨,母亲再也没有醒来。从那时起,我又开始没完没了地听起了赋格。
我承认在早些年,我并不喜欢赋格,既难练,听起来又无趣。但那段时间,我总会想起巴赫《音乐的奉献》(BWV 1079),像是所有记忆中的景物都在身旁环绕起来,自己却不能踏出一步,伫在那里,在那黑暗无边界的陌生房间中,微微发光的幻灯片像是从自己的身体投影出来,旋转的光束忽快忽慢,一时清楚,一时模糊。逐渐我学会了与那样的黑暗共处,沉默而平静地看着那团黑暗,其实也可以是一团温柔的墨色,或者一团流动的影子,沉沉地,也没有打算对我说什么的样子。
第一次对赋格这种音乐形式有感性的认知是在电影《复制贝多芬》里,一幅幅快速变换的场景像色调沉重阴郁的油画:散步的男人、田间劳作的农民、背着包袱满脸忧愁的行路人、马车里怀抱着哭泣的婴儿的妇女、拉小提琴的少年、在田间奔跑的孩童、冒着青烟的砖窑、小山一样隆起的麦垛、粗犷而富有生命力的原野、被风吹到半空飞旋的帽子……典型的欧洲19世纪乡村场景,而伴随着这些看似杂乱无章景象的是贝多芬的《大赋格》(Grosse Fugue,Op.133),狂野的旋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又仿佛是人们在和命运做着无休无止的纠缠。
刚开始接触古典乐时,我更爱浪漫主义时期细腻的抒情乐句。赋格曲没有曲折婉转的旋律,给人的感觉太无趣。但接触的音乐越多,心境愈加沉淀后再去品味赋格曲,听见音乐如何在次序中发酵,惊奇的体验才开始慢慢展开。多声部如同浪花一般,层层叠叠,有时转眼消逝,有时互诉衷情,有时死缠不放,有时却又争相逃离。赋格曲所表达的远超过单纯的旋律吟唱,若能体会到它超凡的思考性,方可体会理性进入内心那一刻心灵涌现出的深厚力量。
一
“赋格”(Fugue)这个词语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追逐”“逃走”,音乐中的赋格是复调音乐与对位法的极致表现:一个意义深远的主题旋律贯穿全曲,该主题在一个声部出现后,随乐曲发展在不同声部接力模仿出现,各声部严格按照对位的技法轮流奏出主题乐段,通俗来讲,它就是利用一个旋律、一句短短的乐句,加以不断的发展延续成为数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的大乐曲。
就聆听者而言,赋格听起来有一种层层叠加的立体感与同宗教联结的庄重感;就演奏者而言,每一曲赋格都可说是作曲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它犹如经文一般复杂严肃。它的结构成型,需具有理性的雕塑建构与感性的乐音铺陈,其中涵盖了精致的对位艺术、协和与不协和音的细腻协调、声部之间空间感的调度、呈示部中段与尾段的均衡曲式设计,这是巴洛克时期常见的作曲手法,是数百年复调音乐发展到极致的璀璨成果,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音乐体裁。
电影《复制贝多芬》剧照
二
赋格的集大成者巴赫是当代人最熟悉的音乐家,在现代人心中,巴赫似乎成为了巴洛克音乐的代名词,他的一曲《赋格的艺术》被誉为音乐家的“哲学著作”。即便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但它却集巴赫毕生对位技法之大成,凝聚为巴洛克时代的菁华。而巴赫在当时生活上处处遭冷遇,事业上屡屡遭刁难,却仍然坚持在自己的路上创作不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极尽复调音乐之所能,年迈的巴赫透过对位法的缜密逻辑和严谨结构,展现了宇宙的和谐,以及人性与上帝的荣光。
这是巴赫临终前尚在创作的作品,宗教音乐的脱俗与灵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乐音声响起时仿佛身处在巴洛克音乐尽头的繁星与海,回望着中世纪的往日荣迹。高与低、快与慢、静与动、进行与终止、此起与彼伏、变化与统一、模仿与对立、对比与均衡、简洁与复杂、渴望与满足、理性与情感在此赋格中交织融合。
在我人生中很煎熬的一段时光里,是巴赫的赋格给予我信念,它的和声走向趋于一种“一切终将顺利”的踏实与保证,有一种不会被任何事情击倒的笃定与信心,就算不是光明的力量也顺理成章,坦坦荡荡。赋格旋律里总是会有对位并行声部的一路伴随,如果一条旋律往下走了,其他的部分则与之抗衡向上爬,到后来,你会发现那条失望的旋律已经变为在底部稳定低音和声,那条向上的旋律在遭逢难题时又会跃出更加丰富的变化与火花,那是出于虔诚而对生命怀有的深沉与感激。
三
音乐是感性的表现形式,触动的是情感,而巴洛克音乐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赋格音乐尤其如此。一段几秒钟乐句就能“堆叠”成为一首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乐曲的作曲方法,看似无趣,实则古今中外能把赋格曲写得够好听的音乐家也不多。但有趣的是,这样的作曲方法,偏偏就是有音乐家为此着迷,写出许多旷世巨作。赋格手法的作品,也深深影响到往后古典、浪漫,甚至到现代的音乐创作。
莫扎特最后一首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规模宏大豪放,辉煌庄严,终乐章也是神乎其技的赋格。莫扎特颠沛流离的一生,与他那乐天知命的个性显得格格不入。此曲一反过去莫扎特式的纤细优美,虽然在曲式上比以往的作品规模更大,作品也更有深度,但它仍然保留了古典时期的平衡、典雅、结构完整。第四乐章使用奏鸣曲式谱写,并在戏剧性对比中大量使用代表五声部的赋格,完美地融合了主调音乐及复调音乐,而这五个动机在最后混合成赋格的结尾,整章被誉为古典对位法的巅峰之作。柴科夫斯基称这部作品为“交响曲的奇迹之一”。崇敬莫扎特的理查·施特劳斯年轻时曾称赞此曲说:“《‘朱庇特’交响曲》是我听过的音乐当中最伟大的一首,听到终曲的赋格时,我以为是听到天籁。”
贝多芬晚年发表的《大赋格》,手稿笔法狂放,谱上墨渍斑斑,甚至还因下笔用力过度而划破纸张。贝多芬早年克服重重困难,潜心修习对位法。当《大赋格》以弦乐四重奏形式首演时,听得一头雾水的观众大骂贝多芬,认为该曲混沌杂乱,其他音乐家说难以演奏,是无法入耳的作品,多年失聪的作曲家早已不在乎世人观点,贝多芬说:“我是为未来的人写的。”
而这首当时不被人接受的曲子现今却成了爱乐人心中贝多芬最精湛的作品之一。很奇妙,这样的乐曲越去深入它就越感受到丰硕,一遍又一遍地聆听,仿佛乐曲不断在向外拓宽,向上延展。尖锐撕裂的第一主题表现出浑厚饱实的质感,仿佛乐曲矗立成了一座大教堂,而后,带着庄严的抒情引至交织的赋格,当两个主题开始并行追逐,加鞭行进时,俨然是一片令人震慑的辉煌,像万花筒映现出一个小宇宙。大赋格的两个主题就是这样绵延无尽地在同一个元素框架里幻化出不同的生命面貌:激切、恬静、渴慕、神秘、轻快、愉悦、幽默、振奋、果决、神圣……
有人用chaos这个词来描述大赋格曲,失序混乱,或是宇宙形成前的一片混沌。因为这首乐曲时而会让人有混乱之感,挑战着听觉的惯性。但很奇妙的是,越听越觉得它耐听。它在那儿“乱”成一团,竟不会让人感到嘈杂而不耐。也许它能激起一种人们心灵深处最天真的好奇,让我们以孩子的眼耳去探触这创世纪般的奥秘。在赋格的逻辑框架里,任凭贝多芬怎么玩,曲子都不会崩解溃散。和谐与不和谐、战争与和平、爱与恨、悲与喜,最终得到了和解与超越。
四
不仅仅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拉威尔在晚年也创作了规模最为宏大、古典主义色彩最浓的钢琴曲独奏作品《库普兰之墓》,第二乐章则以优雅而感伤的赋格,在断壁残垣中纪念过去逝去战友的美好;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层层叠叠的赋格主题,音音句句都是控诉,预示即将到来的悲剧。许多作曲家到了晚年选择以赋格作终,当告别的时刻来临,或许这些作曲家又都想起自己的音乐人生,于是,他们再次提笔,要在一首首赋格中写下人生的缩影。
弘一法师圆寂前手书四字:悲欣交集。世间有太多的苦难,和洗不掉、撵不走的杂碎物。贝多芬的《大赋格》亦是,它使用了大量的不协和音,却保持了和声上的和谐,大调小调交织,最终乐曲在迅速的大调和弦中结束。虽听起来混乱,但是在严谨的对位法框架里被有序的绑住,偶尔透出一点微光,平静地流淌。仿佛在悲伤中时而浮现着快乐,在快乐中隐含着悲伤,相互抗衡、对立,最后两个主题终于谱出了和谐之曲,彼此之间不可或缺。
朱晓玫说:“赋格的艺术让你完全着迷。它就像一块磁铁,你无法脱离它。是音乐打开了通往一个无限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时间不再存在;一个美与和平至高无上的世界,脱离了一切尘世的纷扰。”或许“赋格”正是人生的一个哲理,悲伤与欢乐都不必强求,只要用心地去感受生命里的分秒,去努力、去悲伤、去快乐、去珍惜。
前奏 | 从诗歌到沉浸式音乐展览,一个钢琴家的心路历程
华彩 | 自我的消失与呈现
变奏 | 美学体验:皮娜·鲍什与其舞蹈剧场改革
再现 | 两个我:一个比利时人与中国摇滚乐
幕间 | Bettina的音乐菜谱
回旋 | 寒调暖腔——思乡曲的潜与显
即兴 | 莫扎特重返乐坛:献给姐姐娜奈尔的旋律
泛音 | 夜鸣:科尔托的1949年肖邦录音
专栏 | 袁乐—写作给了他自由
专栏 | 静默 变异还是反噬?
安可 | 北德管风琴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