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生命卡兹克
反复横跳于不同的AI领域,努力分享一些很酷的AI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很残忍,但必须说的学术圈“真相” ·  4 天前  
每日豆瓣  ·  发现一个上班摸鱼的利器,好处多多! ·  4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10年前从正处级退休待遇降成科员级,还被开除 ... ·  3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39岁博士娄华勇不幸离世,网传被灌酒后送医抢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生命卡兹克

秘塔AI上线"知识库",他们直接超进化成AI搜索完全体了。

数字生命卡兹克  · 公众号  ·  · 2024-11-13 11:4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秘塔AI搜索的新功能——专题知识库。通过李子柒热点事件来演示专题功能的使用,用户可以收藏AI搜索生成的回答内容以及AI查找的信息源,搭建自己的知识库,并进行共享和共同编辑。文章还提到了秘塔为专题页开放了API接口,可以开发一些套壳的小应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秘塔AI搜索新增专题知识库功能

秘塔AI搜索推出了新功能——专题知识库,用户可以通过收藏AI搜索生成的回答内容和信息源来搭建自己的知识库,并进行共享和共同编辑。

关键观点2: 专题知识库的用途和优势

专题知识库可以应用于工作研究、个人学习、专业知识库建构等方面,既可以使用AI公域搜索,也可以调用自己的知识库问答,提高信息获取和整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关键观点3: 秘塔专题知识库的分享和协同编辑功能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专题知识库分享给他人,甚至邀请他人共同编辑,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协同合作。

关键观点4: 秘塔专题页开放API接口

秘塔为专题页开放了API接口,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个接口开发一些套壳的小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

关键观点5: 秘塔AI搜索产品更新方向的评价

文章对秘塔AI搜索产品的更新方向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奔着用户体验走,把AI搜索做成了完全体的产品,甚至有一种想做新生代内容平台的概念。


正文

故事是这样的。
最近国内各家AI产品不是卷麻了吗。
就两大领域kuku卷,之前是AI搜索,这周是AI绘图。
AI搜索这一波,国内有Kimi上线复杂推理的探索版,海外的Perplexity除了高级推理还能调用各家大模型,GPT的搜索最近更新的动静也不小,要强干Google的地位。
我一直很好奇,这些厂子,还能把AI搜索完成什么花样。
然后非常巧合的是,昨晚李子柒不是复播了吗。
我的所有群,不知道怎么滴,就变成了李子柒讨论群。
但是不怕你们笑话,我作为一个做自媒体前,几乎不看八卦、不看热搜、不看任何我不感兴趣的事的人。
我之前只听过李子柒这个名字。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她为啥火,又为啥2021年以后停播。
那现在作为一个半媒体人,去挖掘任何热点,都是必备功课,没有之一。
于是我就习惯性的打开kimi、秘塔、Perplexity一起三箭齐发,去搜了一个问题:
李子柒为啥当初退网?
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篇文章里面不重要,不过以防又跟我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我还是贴一下答案。

大概的回答是:与MCN公司的纠纷导致退网。
kimi和Perplexity也差不多。
不过李子柒不是重点,重点是AI搜索产品本身。
尤其是秘塔AI搜索。
这次搜索,我发现秘塔的界面,居然多了一个有趣的变化。
就是在你提出的问题“李子柒当初为啥退网?”的旁边,多了一个 加号 ,点击以后,显示的是“收藏到专题”。
作为一个前用户体验设计师,我对界面UI太敏感了,我可以百分百保证,之前是没有这个玩意的。
这交互,藏得还挺深。
我就试了一下这个加号是个什么玩意。
点开以后,发现这个新功能有点像搜索结果的收藏夹。可以把AI联网搜索后总结生成的内容,分类收藏到一个专题里,同时秘塔主页的左边,也多了一个“专题”的栏目。
还是刚才那个李子柒的问题。
点开问题旁边的“+”,就可以创建专题。比如我建了一个叫“李子柒”的。
有趣的是, 这个功能,除了可以收藏秘塔生成的回答内容,还可以收藏回答里秘塔查到的信息源。反正就是只要你能看到那个“+”,啥都能收藏。
左侧功能栏目里,有一个“专题”的入口,点开就能找到你的专题库了。也可以先在专题功能这儿的界面建好专题,要收藏的时候点加号选择就行。
新功能研究了半天,我才明白,这回秘塔做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他们做了一个 知识库
是不是听着好像很普通的样子?
但是不要忘了,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RAG知识库的本质,就是AI搜索,只不过是限定了范围的AI搜索。
这个范围,就是你自己收集的乱七八糟的文件、网址、知识等等。
但是不管你里面塞了什么东西,它最后本质上还是得用AI搜索。
而秘塔是啥?就是AI搜索的扛把子。
只不过,大家一直对它的印象,是公域AI搜索。
那现在,秘塔来做知识库,才是这最有趣的神之一手。有点妙啊。
其实秘塔在很早以前,就可以限定范围和渠道,做特定范围的搜索了。能搜全网、文库、学术、播客等等。
那现在,知识库,作为一个渠道,放在这个地方,真的有点水到渠成的意思。
而且可以把在秘塔上搜索到的任何内容,直接收录进专题,作为知识库的一员。
这个自循环,也非常的好玩。
我直接做几个case,给大家看看这个东西玩起来,是多么的有趣。
继续前面搜李子柒的。作为一个对她的了解停留在名字的人,想搞明白她这一连串从火到停再到复播的复杂经历,就很适合用秘塔来干。
以前要梳理这样的人物经历,我得先联网搜索,再把查到的信息和文档,复制粘贴到我的知识库去,之后再复盘整理成学习资料。。。。(这么一理,才发现之前整理内容有够折腾= =)
现在就很简单,对着AI搜索问就完事。
比如李子柒是什么时间怎么火的、“李子柒为什么停更”、“为什么突然回归”、“李子柒都有哪些产品”、“李子柒这次回归后发的内容跟之前有什么不同”、“李子柒现在还火吗”……
我直接想到什么问什么,秘塔查到我满意的内容,我就点个收藏,它就会把回答结果以“文章”的形式保存在专题库里。
这些文章,点开就是刚才秘塔联网搜索后,回答结果的页面。
这个专题,其实就成了我筛选过的,非常棒的一个知识库。
因为坦率的讲,AI在公域去做搜索,有时候也还是需要抽下卡的,并不是每次的回答,都很棒。
而现在我已经提前收录过了很多的优质的信息。
之后哪天我要是再需要查找这些“李子柒”相关的事,可以不用再重复联网搜索,直接去这个专题里面的搜索栏,或者在首页的搜索渠道里选这个专题,就可以调取之前查到的结果。
比如我在专题的搜索栏问:
在专题内搜索的时候,秘塔不会联网。它读懂问题后会进行“知识搜索”,这一步的信息来源就仅限于这个专题,就跟个人的知识库RAG一样。
别的不说,信息源都是自己筛选过的,足够干净,足够可控。
最后专题内搜索的回答结果,也不错。思维导图、人物信息整理啥的秘塔原本就有的功能,一个也不少。
引用的信息源具体也标得明明白白。点击回答里小书本一样的icon或者“LIB”的标注,就能看到参考了专题收藏里的哪一篇回答。
整个体验就,很丝滑。
以后做这种互联网信息的整理,我再也不用自己手动一个个去复制粘贴、下载文档再上传文档了,知识库搭建难度立减九十九。
而且,除了保存和调用联网搜索的结果,你还可以自己补充上传特定的知识内容。这一个就和你熟悉的知识库流程差不多了。
在专题内页,右边有个“上传文件”的功能。上传word、pdf、网页啥的都行。
这样在这个专题里搜索的时候,秘塔就能把这些上传文档的内容,也作为信息来源了。
你就想想,以后做工作研究、个人学习、专业知识库建构……都可以在一个产品里,既能用到AI公域搜索,又能用到自己的个人知识库问答。
比如建一个“学习资料”知识库,里面摆满了各种你自己上传的以及从秘塔AI搜索问答那的收藏文章。
下次直接想找什么资料,直接对着这个专题问答,你就能体会体会, 什么叫飞一般的感觉。
然后我又冒出来个想法,是关于热梗的。
因为最近我实在是忙得飞起,一大堆推不开的活动和商务,18G冲浪选手本人直接给干成2G了。群里最近聊的抽象梗,我是一听一个懵逼。已经快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了。
所以正好我就试试,在秘塔上整个“热门抽象梗”知识库,专门收集这些玩意。
在成为抽象之王的路上一路飞奔...
然后秘塔这个专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是,它是可以被分享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