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叮咚!新学期突袭,什么来了?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这本“寒假生活”,就先做到这里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这本“寒假生活”,就先做到这里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还记得你的“年后再说”吗?该算账啦! ·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业谈债市

化债之年的区域观察——各地2024经济财政债务盘点丨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业谈债市  · 公众号  ·  · 2025-02-22 20:58

正文



2023年下半年化债以来,不同区域基于自身债务状况,面临不同的融资环境,进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融资规模以及投资、经济增速。基于2024年度数据来看,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在融资、财政和经济方面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结构上分化加大,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非标等方面均弱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从社融数据看,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社融2024年年表现同比减少。从结构上来看,2024年2万亿的化债额度的分配情况影响了各省政府债券融资的表现,整体上政府债券方面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弱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由于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经济基础、财政状况及债务压力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6万亿化债限额在各地的分配上也存在差异。吉林、内蒙古等地收缩明显,政府债券同比增加地区主要为江苏、浙江等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企业债券的分项来看,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融资整体收缩, 12个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423亿元,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年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3546亿元。 非标融资方面,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为负,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压缩更为明显, 12个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498亿元,19个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1907亿元。单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来看,浙江、江苏非标压缩最为明显。
经济分化不完全受债务影响。 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增速来看,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体表现优于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但内部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2024年度, 我国GDP为134908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2024年同比增速平均为4.66%,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14%。但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内蒙古作为重债省(自治区)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位,而山西、海南、广东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2024年度经济增速却在全国处于后列。
投资与债务管控存在较大关系,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平均2.96%)整体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投资增速(平均4.7%),内部表现也有所分化,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并非都出现明显回落。 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年投资增速亮眼,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投资增速13.6%,而云南、广西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年投资则大幅下降。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西藏、河南、上海、北京、河北增速均在4.8%及以上,但广东、四川、山西、河北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同样较 低。
一线地区消费弱。 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相对较慢,北京、天津和上海位居后十名之列,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较快。消费同样如此,北上广社零和居民消费排名均在后几位,北京上海社零增速甚至为负。在工业方面,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 其中下滑排名前三的为辽宁同比下跌51.2%,青海同比下跌40.4%,宁夏同比下跌28.5%。此外,吉林、新疆、四川、山西、云南、陕西、黑龙江、海南企业盈利跌速均在10%以上。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上涨,其中西藏增速最高,同比上涨131.4%。
2024年各地财政收支增速分化,各地区财税走势整体偏缓,收入增长承压,支出低增长,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整体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支处于缓慢增长状态。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过程中分化明显,例如天津、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均处于高增长区间。 2024年没有一个省份实现财政盈余,全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均为财政赤字, 其中四川、河南的财政收支赤字超过7000亿元,宁夏财政赤字1252.97亿元,为全国最低。 土地市场继续低迷,2024年全国30省(直辖市、自治区)土地市场中仅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额实现同比增长, 成交面积实现同比增长的为山东、福建、海南、辽宁等4省。风险提示:统计数据误差、政策边际变化超预期、基本面修复超预期

风险提示: 统计数据误差、政策边际变化超预期、基本面修复超预期




各地2024年经济、财政和融资数据相继公布,我们通过盘点各地经济增长、财力以及融资状况的变化,分析各地发展态势和未来债务风险。

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情况

1 、生产面

2024年度,经济大省继续挑大梁, 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来看,广东、江苏四个季度GDP总量均超13万亿元,分别为14.16万亿和13.70万亿,占全国GDP总量的10.50%和10.16%,山东、浙江四个季度GDP均超过9万亿元,占比分别为7.31%和6.68%。2024四个季度前四大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占全国GDP总额的34.64%,占比与2023年同期占比基本持平。
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增速来看,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体表现优于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但内部分化较大。 2024全年,我国GDP为13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平均为4.66%,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14%。但省(直辖市、自治区)间分化较大,内蒙古作为重债省(自治区)之一,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而山西、海南、广东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却在全国处于后列。


而从工业部门工业增加值来看,2024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中西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长领先。12个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四个季度工业增加值平均同比增长为5.13%,明显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四个季度同比的平均增速7.31%。 2024年西藏、甘肃、宁夏、安徽、贵州、江西、山东、海南、湖北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同比增长18.3%,甘肃同比增长10.8%,宁夏同比增长9.6%,是增长最快的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而山西没有增长,黑龙江同比下跌,分别为0.0%,-3.1%。


2 、需求面

一线消费疲弱。 从社零数据来看,2024年消费增速为负的是海南、上海、天津、青海、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分别同比下滑4.2%、3.1%、3.1%、0.7%、2.7%,湖南、河南等中部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领先。从居民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来看,上海表现同样较弱,2024年度仅增长0.11%。表现较为强劲的则是基数较小的地区,如海南、西藏、新疆等地。


年内整体外贸景气度较好,中西部增速较高。 2024年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币价进出口金额实现同比正增长,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负增长,地区间分化程度较大。受益于“一带一路”等政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金额增速较高,尤其是甘肃省,其基数较低,同比增长达25.20%,明显优于其他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部省(直辖市、自治区)江西和湖南同比表现较弱,分别为-17.2%和-8.7%。


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平均2.96%)整体低于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投资增速(平均4.7%),内部表现也有所分化,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并非都出现明显回落。 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年投资增速亮眼,内蒙古四个季度投资增速13.6%,而云南、广西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则大幅下降,分别同比下降7.7%和3.2%。此外,贵州、青海等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也处于较低增速水平。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西藏、河南、上海、北京、河北增速均在4.8%及以上,但广东、四川、山西、湖南等非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投资增速同样较低。


3 、收入面

我们分别观察企业、居民和政府三者收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情况。用工业企业利润来观察企业面,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观察居民收入变化。由于财政较为重要,我们将财政收支单独成节进行分析。

2024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 部分资源性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盈利下滑,其中下滑排名前三的为辽宁同比下跌51.2%,青海同比下跌40.4%,宁夏同比下跌28.5%。此外,吉林、新疆、四川、山西、云南、陕西、黑龙江、海南等地,企业盈利跌速均在10%以上。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利润上涨,其中西藏增速最高,同比上涨131.4%,另外广西、湖北、贵州同比增速超过20%。

相对来说,2024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同比均增加,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相对较慢,北京、天津、上海均位居后十名之列,低基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增速较快。 2024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低的三个地区为海南、广东、云南,分别同比增长3.86%、3.92%和4.0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的为西藏、新疆和甘肃,分别为6.83%、5.53%和5.04%,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在5%以下,相互差距并不大。


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

2024年各地财政收支增速分化,各地区财税走势整体偏缓,收入增长承压,支出低增长。因基数效应、产品利润的下降、土地市场的低迷以及缓税等措施,导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入增速普遍较低。同时,受制于收入增长动力不足以及前期基数原因,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也显著放慢,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整体高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具体来看,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预算收支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但也存在特殊省(直辖市、自治区),如西藏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相对较快的同时,财政收入增速达到了17.15%;陕西、河南、海南财政在保持一定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的同时(同比增速分别为1.63%、3.60%和1.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29%、-2.51%和-1.14%。
部分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双旺。 例如天津、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支均处于高增长区间。重债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整过程中分化明显。

财政收支增速变化格局之下,2024年没有一个财政盈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为财政赤字, 其中四川、河南的财政收支赤字超过7000亿元,分别为7810.20亿元、7062.10亿元,宁夏财政收支赤字最少,为1252.97亿元。


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来看,2024年全国30个地区的土地市场中,仅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额实现同比增长,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交面积同比增长。 2024年1-12月30个地区中青海、新疆、甘肃、福建和辽宁共5个地区成交金额同比上升,增速分别为113.2%、32.7%、13.7%、3.8%、0.7%。2024年成交金额同比跌幅超过40%的有贵州、天津、宁夏3个地区,分别同比下降46.7%、44.1%、40.7%。


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融资情况

在化债的背景下,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融资情况呈现分化特征,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券、非标方面等方面均弱于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一线融资扩张,经济大省融资大幅收缩。 2024年社融中9个省市同比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同比增长最多,分别同比上涨9539亿元、3201亿元。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社融较上年同期均减少,其中浙江、江苏和广东收缩明显,同比减少10887亿元、7942亿元、7229亿元,位列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末席。


从结构上看,2024年在政府债券方面,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优于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2024年2万亿的化债额度的分配情况影响了各省政府债券融资的表现,吉林、内蒙古等地收缩明显,政府债券同比增加地区主要为江苏、浙江等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 2024年共有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加,分化明显。其中吉林、内蒙古和云南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减少,同比分别减少588亿元、506亿元和415亿元。而江苏、浙江和山东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增幅明显,分别增加3452亿元、1678亿元和1612亿元。

从社融数据中企业债券的分项来看,12个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减少423亿元,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年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增加3546亿元,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企业债券融资整体收缩。

从wind口径城投债的净融资情况来看,在债务管控的背景下,由于名单内主体的范围、出函的便利性等因素影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差异较大,17个(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为净融资,小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现为净偿还。 从净融资来看,排名前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江苏、浙江和山东,排名后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吉林、辽宁和新疆。


非标融资方面,2024年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非标融资为负, 我们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汇票来衡量非标融资,12个省份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压缩更为明显,年非标融资-498亿元,19个非重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年非标融资1907亿元。浙江、江苏非标压缩最为明显,分别压缩2402亿元和1307亿元,北京、广东、河南同比增加最多,分别为4314亿元、2505亿元和2007亿元。


风险提示


统计数据误差:本文数据来自于万得、中指等数据库,可能存在误差。

政策边际变化超预期:如果相关的财政、化债等政策出现变化,可能对趋势造成影响。

基本面修复超预期:若经济基本面修复超预期,可能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及数据产生影响。


本文节选 自国 盛证券研究所 于2025年2月22日发布的研 报《化债之年的区域观察——各地2024经济财政债务盘点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研报。
杨业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