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部非常特别的英剧。不管是主题,还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特别。
这是一部英国迷你剧,每一集20分钟左右。名字就叫《酷儿们》。
对于酷儿这个词,可能有些人没有那么熟悉,我们借用维基的解释就是:
其实这是源于一个英文词汇Queer,也就是LGBTQ中的那个Q。如果直译的话,这个词有“古怪的,不寻常的”的意思。它在百科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酷儿(queer)用来统称社会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非异性恋者。”
简而言之,是一个对于非异性恋群体的统称,一个非常泛义的词。所以这部剧也就是基于这样一类群体而展开的。
而从评价上看,这部剧的评价实在是有点太好了。
豆瓣9.0
IMDb 8.8
抱着非常好奇的态度看了一下。剧开始了,一个男人在对着镜头说话,几分钟之后,他还在说,然后还在说,然后还在说,我想不会这样说一集吧。
不,是说了一季。
这一整季8集的剧,就是八个不同的人对着镜头独白的故事。
一个有实验性质,非常不一样,却令人惊喜的剧。
本剧的导演和编剧之一是马克·加蒂斯,对于他你们应该很熟悉了,他是英剧《神探夏洛克》的编剧之一,也在其中出演角色。
马克加蒂斯为一名公开的同性恋者,主导了这部剧,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英国同性恋脱罪化50周年,所以整部剧集在内容上对这个主题也有所呼应。
每一集的开始都会有一个年份,从1917,到1994,到1987……一直到2016。它选取了从一百年前开始,英国历史上对同性恋话题有着代表意义事件或是有着英国的标志性事件的八个年份。
比如
一百年前的1917。第一次世界大战;王尔德事件。
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实施战略轰炸。
1967年,英国的两个地区法律正式取消同性恋罪名。
1994年,英国国会同意将同性恋合法年龄下调至18岁。
这样一看好像太过严肃,然而接下来这就是这部剧聪明的地方所在——它选取的是历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本身最最私人的情感故事,甚至在故事中丝毫没有提及对于历史和政治相关的语句。看起来就是八个认认真真讲自己爱情故事的人。这种极小的私密的着眼点和极大宏观历史性的结合让这部剧既细腻又没有失去格局。
演员选取也非常有看点,像是第一集的本·卫肖
敦刻尔克的男主角菲恩·怀特海德
饰演过《魔性人心》中狼人的拉塞尔·托维。
参演过《权力的游戏》的杰玛·韦兰等等。
相信看过这部剧你会对“演技”这个词有个新的认识。
虽然只有八集,但是这部剧中不管是故事种类还是人物设定都十分丰富。
有战争中的爱情
有被同性恋者骗婚的妻子
有扮演成男人的女同性恋
有游乐人间的一副满不在乎却陷入情网的演员
有怀抱着爱和感激即将合法结婚的中年男子
简单说两个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一个是第一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人公和他的军官之间的爱情故事。名字叫“站在站台上的人”。
其实剧情简单得要死,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剧情,两个人在军队中认识互生好感,一起在外面游玩过有一段美好异常的记忆,最后在站台偶遇分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我一句话就可以带过的剧情,竟然最后泪目了。
整个故事被描述得极其动人,很难想象在影视剧里能够看到这么细腻入微的纯粹动人的感情。
对于两个人互生好感的过程他是这样说的。
没有特别的暧昧对话,没有眉来眼去。他看着他金黄的头发愣住,就是这样迟疑的一秒,两个人就在心里有了微妙的互通。
随后他穿插讲述了一个小时候的经历,在火车站看到了被捕的王尔德。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这个插曲,之后我才知道这里的意义所在。19世纪末,王尔德因为同性恋情被捕入狱。这件事情说明当时的社会对于同性恋情是苛刻且无法容忍的。所以他和军官之间的感情有了一个隐忍且禁忌的前提,他们不能公开,甚至他们不能互相直白地言说表露。
所以有了他们共同游玩之后躺在草地睡觉的这一段。
所有细节的描述都充满了他对于军官的欣赏和欲望,最后被发现,情感暴露,但是军官只能说一句“我们回去吧”。
最后是让我泪目的结局。他和军官最终还是因为风言风语被迫调动分离。在即将离开的火车上他与他有了最后一次互动,也是他至今念念不忘的有关爱情的至深记忆。整个过程无论是心理状况还是环境细节都细腻得令人发指。
当然本·卫肖的表演也撑起了全部的情绪,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感人。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是同妻的故事,故事名字叫“想念爱丽丝”。
饰演爱丽丝的是英国女演员丽贝卡·弗朗特,她全程都在用这样的笑容讲故事。讲一个她被同妻了的心酸故事。
第一次的端倪发生在,她接受认识两个月就求婚的丈夫之后,他们第一次独处一室,她暗示性地想要发生点什么,结果落空。但是同样的,过程非常细腻且可爱。
对于丈夫之后的行为描述也非常有意思。第一遍看的时候你发现不了这么多的细节,等到回过头再看,能从这些描述中看到很多人物的内心和之前没发现过的东西。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有声读物。这是切切实实有着表演在里面的。比如爱丽丝在讲到一个来到家里的帅气的勤杂工时,她说“我该替我的好丈夫谢谢他吗?”她想着自己有名无实的丈夫,讲述完这一句后,她露出了一个落寞无奈的微表情。
当然高潮戏之一就是她发现丈夫是同性恋的那一刻。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本来做好离婚决定的二人随着爱丽丝的怀孕而放弃。爱丽丝彻底成为了一个公开的同妻。
最后记得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事件背景下吗。爱丽丝的事件是:1957年,提交给英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以及“任何成年人之间在相互允许的情况下私下的同性恋行为不应被认为是犯罪”。
故事的结尾,爱丽丝说他不会走的,在这个年纪他不会丢下我和一个男生共度一生的,就算合法又怎样呢,他想得到的也都得到了啊。于是她开口问了他。
“我会想念你的,爱丽丝”。说完这句话她顿了一下,然后或许是苦涩的或许是无奈地笑了,这一集至此结束。
虽然全程只是独白,但是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一切的细节和心路历程。最后一句话的冲击力和戏剧性不亚于很多表演型戏剧。
这部剧让我觉得跟其他所有的影视剧最不一样的一个地方是,它是一部非常美的剧。这种美完全是因为它的内容,它有一种其他影视作品所不具有的文学性。
我们常常有的时候会诟病影视剧因为具像化之后,缺少一种读文学作品时的自我想象空间。而这部剧非常神奇地兼具了影视性和文学性。
因为他采取的是个人独白的方式,在这个故事中,这个人是具象的,他面对镜头有自己的情绪,有喜怒哀乐。而他口中的所有事情和人物又是虚幻的,经过他的描述你能像看书一样在脑中补完剩下的人物和场景,非常神奇的体验。
它里面的描述都非常有细节度和画面感,甚至感觉如果是真的用画面来做还原,反而会缺少很多东西。
另外一个值得说的是它的主题曲。单听很普通,简单的钢琴曲而已,在剧前剧后也不过十几秒的字幕时间,但是和剧连起来看,绝对是个大加分项。经常一集结束,配上最后一个荡气回肠的结尾,紧接着黑屏出现主题曲,会有一种情绪翻倍的效果。
但我还是要说这部剧只适合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看,否则它大量的文学性台词确实容易让人觉得无聊。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二刷三刷的时候,才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节和美。如果你抱着一个速食的心态来看着娱乐的话,我是不太推荐这部剧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认真去带入地感受这些故事,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他电影电视剧很难带给你的细腻体验。
那些初次心动的体验,那些气愤,那些悲伤,那些忘不掉的爱情瞬间。都在这部剧中,或许是头发间的灰尘,或许是耳边的呼吸,一点点描摹了出来。其实他远远已经不再只是讲同性恋者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讲英国的文化变迁。
人类能有这么多丰富的情感,能够怀抱着各种各样的爱在感受生活,真是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