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2933.3万人次! ·  3 天前  
深圳图书馆  ·  周末选读 │ 于无声处:黄旭华传(节选) ·  3 天前  
深圳图书馆  ·  施爱东:理想故事的诞生 ·  4 天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怎么过元宵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一个妙方,善治腰椎间盘突出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4-07-10 19:49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将其分为六型。风湿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不足型。
寒湿痹阻型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多有外感风寒或涉湿感寒等病史,腰腿部冷痛,活动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也不减轻,甚至反而加重。因白天属阳,夜晚属阴,与寒湿之阴邪相合,故痛感白天轻夜晚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另有小便通利,大便溏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表现。
治法上,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
出自清代《类证治裁》的薏苡仁汤正有此种本事,是治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良方。
组成:薏苡仁(15克),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防风、苍术、草乌、川乌(各9克),麻黄(4.5克)。水煎服。
且看本方一十二味如何携手合作。
1 去湿的领头羊
湿气入筋,所以腿沉,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而薏苡仁是去湿名将。且其走上中下三焦,能补能泻,有补不滞,泻而不峻的优点。既能补虚又能扶正,除筋骨间邪气。故站本方第一位。
其性之凉用于本寒湿痹方,看似有些不协调,但一则中药讲究配伍,二则就像一篇好的作文,有欲扬先抑等写法,而不是开门见山,平铺直叙。 
2 温经散寒组合
湿邪沾滞,寒性收引,均可令气血津液受阻不通,当归芍药当仁不让,让气血活动起来。
当归辛甘温,属活血补血,祛淤消肿的温情派。
川芎性温而香,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行动派。
二者一个养血为主,一个行气为要,用于方中,气血兼顾,祛风散瘀止痛。
3 入里祛风散寒除湿
所谓入里,着重于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四肢,脾病则怠惰想卧,四肢无力。清阳亦实四肢,由脾气输布。若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不佳所致。故除湿一定要除脾湿,升脾阳。
苍术,其性苦温辛烈,活跃于脾胃肝经,是有名的运脾及燥湿药,入里能如烘干机一般燥脾湿,通治上中下三焦湿邪。走外可除留滞经络肢体之风湿。从而气机通畅,化湿气,通阳气 ,温阳健脾。
桂枝,是常用的温里药,其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可以强心阳,把脏腑经络的寒湿都去除,让人感到暖烘烘,舒舒服服的,寒也止了,痛也止了,身体内部的阳气也得到了提升,脏腑内如有太阳升起,将原先如大雾一样的湿气散开,从体表毛孔渗出去了。
川乌辛热燥烈,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作用强,为治因风寒湿三气杂至,气血瘀滞,以致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至痛处不定,或手足麻木等的要药。尤适宜于寒邪偏盛之麻木疼痛。但因有大毒,内服宜将川乌先煎、久煎。
草乌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均与川乌同,但毒性更强。二味皆为大辛大热,携手能互增峻烈之性,逐阴寒之气,故而祛风散寒、逐湿止痛力强。 
四味合用,加上表里均走的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共提阳气,侧重于入里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4 走表祛风散寒除湿
风为六邪之首,风邪与寒相遇,可造成恶寒发热,肢体沉重等。与湿相遇,可令肌肤麻木,肢体酸痛,关节疼痛等。
防风,就像一面挡风的墙,为治风止痛要药。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
羌活气味雄浑,性格张扬,在人体内能降能升,善于奔走。是有名的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药,解表力佳,长于祛风寒。
防风善于治风,羌活偏于胜湿。二味搭配,既可祛风散寒,又善胜湿止痛,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及风湿痹痛等,只要邀请它们来,通常不会让人失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