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报道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经验做法。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傅藏荣受邀接受访谈。一起来看原文。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1月14日第7版截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傅藏荣 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吴燕 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张向军 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政治监督细化实化具体化
记者:把政治监督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做好结合文章,才能以具体求深入。实践中,如何落实突出政治监督具体化的要求?
傅藏荣:政治监督,“政治”两字是打头、管总的。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台账管理、督查问责、“回头看”等制度,推动全市上下扭住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个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政治监督重在突出一个“实”字。要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具体路径和有力抓手,细化监督举措和工作要求,奔着具体事去,盯着具体任务抓,扭住具体问题改,将政治监督细化实化具体化,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痛点难点。近年来,我们持续选取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共性监督主题,着力营造“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的良好营商环境。政治监督的目的是要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凝聚合力、激发活力、消除阻力、提升效力,营造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我们树牢纪委是“党员之家”理念,把政治监督的要求寓于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中,坚持原则、把握政策、注重效果,精准定性量纪执法,做到纪法情理贯通、严格而不严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吴燕:政治监督聚焦“国之大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督必须具体化,明任务、促结合、看行动。我们做实做细“项目化”监督,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这条主线,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3项重点,构建政治监督工作体系,谋划具体小切口,做实“监督课题”。强化“一盘棋”联动推进,对内,健全领导班子成员领衔抓、责任部门牵头抓、市县纪委监委协同抓的工作链条,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释放监督叠加效应。对外,坚持“两个责任”相统一,做到监督主动到位而不越位,通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地各部门动起来、紧起来,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的联动力。创新多元化监督载体,牢牢把握政治监督“时度效”,各地各部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政治监督的载体抓手,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监督路径。如在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结合上做文章,善于从工作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偏差。综合统筹“当下改”和“长久立”的关系,把补齐制度短板、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以有力有效监督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张向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必须细化任务、明确重点,确保有的放矢、靶向监督。我们把执行政治纪律、遵守政治规矩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遵守、作为最高政治纪律来严守,确保思想统一、方向一致、令行禁止。推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工作办法,形成分类交办、台账管理、定期调度、跟踪督办、报告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贯彻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如组织开展护航“千年鸟道”专项监督,推动主管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值守管护,建立候鸟迁飞通道跨区域联合保护机制,以有力监督守护永州山清水秀的生态名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树牢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监督,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针对查办的工业园区腐败案件,在全市部署开展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紧盯“权力观政绩观错位、政商亲清不分、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改革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盘活园区土地9191亩、厂房54万平方米,收回违规奖补资金1.67亿元。
重点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找准找实政治监督的切入点,强化专项监督
记者: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落实政治监督精准化要求,必须抓住监督要害。在开展政治监督过程中,如何落实突出政治监督精准化的要求?
傅藏荣:我们探索建立“知、督、促、评”工作机制,构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健全机制工作闭环。采取列出日常任务清单、建立监督台账、设立监督“前哨岗”等方式,项目化管理、精准化聚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比如,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领导干部“政治画像”,进一步丰富拓展廉政档案内容,为高效精准监督打下基础。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打深井”监督,通过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推动一件一件抓到位、出成效。聚焦突出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完善制度、深化标本兼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对监督事项的效果评估,防止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确保取得实效。比如,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开展“点题整治”工作,让群众选题、点评成效,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吴燕:落实精准化要求,必须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重点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找准找实政治监督的切入点,强化专项监督,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近年来,我们扎实以“小切口”保障“大战略”,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精准发力确定监督重点,强化政治监督。比如,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扎实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聚焦项目、政策、金融等涉企服务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每个政治监督项目选取符合金华实际的监督切口,如把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国际陆港枢纽等作为重点项目,开展差异化、精准化监督,切实提升监督成效。
张向军:开展政治监督,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盯紧关键人,聚焦监督“关键少数”,用好市委书记与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谈心谈话、开展述职述廉、加强日常监督等措施,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管起来、严起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行为,推动“关键少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盯牢关键事,牢牢扭住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个“牛鼻子”,制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纪实管理、政治生态分析等制度文件,与党委(党组)定期会商全面从严治党情况、线索联合排查、共同研判政治生态等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盯住关键点,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这个关键,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推动监督精准化。
以“系统化”增强监督合力,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向政治监督聚焦
记者:开展政治监督,贵在经常、要在坚持,做到抓常抓长。在开展政治监督过程中,如何落实突出政治监督常态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