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州教育
发布教育资讯政策,传播省会教育正能量,互动交流科学家教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搭框架填内容速查模板96个+常用词句2 ... ·  8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一个笔杆子的习惯里,藏着他的进步空间 ·  昨天  
出彩写作  ·  经验交流——文稿起草要做到“四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州教育

好贴心!课桌椅和学生一起“长高”!

福州教育  · 公众号  ·  · 2024-12-26 17:53

正文

课桌椅是校园的基本装备,是陪伴孩子的日常学习用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选择适合的书桌椅,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且高效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助于帮助孩子远离近视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健康问题。

日前,在福州市船政小学,一场课桌椅“变身记”正在上演。各班级黑板报附近粘贴了 《坐出健康视界 桌椅调整与近视防控指南》 ,学校工作人员依据学生们的身高数据,按照指南的标准,仔细调整每一张课桌椅的高度,确保学生坐在椅子上,双脚平稳着地,桌面与眼睛保持水平。



六年(1)班欧阳怡霏同学身高170cm左右,是班上个子较为突出的同学。“桌椅调节后能让我更好地读书写字,坐下后桌子也不会卡住脚了,能让我更专心地投入学习中。”




“不合适的课桌椅会迫使孩子在读写时采取不良姿势,如弯腰、驼背、低头等,这会使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极大地增加近视风险。”学校副校长陈雯表示。为此,学校建立了定期的课桌椅调节制度,每学期开学初都会根据学生的身高变化进行精准调整,确保桌椅高度与孩子的身高相匹配,让孩子们在学习时能够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书本距离适中,有效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的发生。 “近期学校还开展了体检,更新了学生们的身高数据,对课桌椅高度进行及时调节,确保桌椅高度能随着孩子的成长‘与时俱进’。”


“以前桌椅不太合适,孩子写作业时总是弯腰驼背,我们很担心他的视力和脊柱发育。现在学校根据身高调整桌椅,真是太贴心了!”听闻学校对课桌椅高度进行调节,家长们对这一举措纷纷表示认可。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称:“以前孩子回家写作业总爱趴着,现在学校调了桌椅,他的坐姿端正多了,我们也很安心。”




“精准调节课桌椅高度,能有效引导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减轻眼睛负担,是预防近视的关键一环。”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设计出台《坐出健康视界 桌椅调整与近视防控指南》是为了让学校可以合理科学地根据学生身高及时指导开展调节课桌椅工作,是将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落实落细的重要举措,后续也将针对各学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不少学校还将课桌椅调节纳入日常健康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指导记录学生身高变化和桌椅调节情况,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



从传统的“一刀切”到如今的“精准适配”,调节课桌椅高度是近期福州市教育局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具体举措之一。日前,福州市教育局还会同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福州市进一步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推动全市近视防控转段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方案指出,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学生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与健康意识,形成“部门合作、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综合防控”的长效防控机制。 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23年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

据悉,方案围绕“前移近视防控关口,深化落实防控要点,深入推进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和体质管理工作,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保障课间活动时间,优化学校视觉环境,加强近视监测监管,加强专业指导教育,着力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将按照《福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对各县(市)区和高新区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工作,将学生视力健康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作为对县“两项督导”的重要内容。


延伸阅读:



除挑选合适的书桌椅外,家长们还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预防近视发生。


首先,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 “一尺一拳一寸” ,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口距离桌子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其次,近距离连续用眼 不超过40分钟 ,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通过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进行放松。


最后,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连续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 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