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总让我想起纪伯伦的那首《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如果很多人都这样思考的话,那么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可能会释怀很多,父母便不会因为施与孩子身上的爱而认为孩子始终对自己有所亏欠,孩子亦不会因为来自于父母沉重的爱而倍感压力。
中国传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往往将孩子视为父母的私人物品,古时的包办婚姻就是这种关系的直接体现。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哪吒闹海》里有一出戏,哪吒削肉还母,削骨还父的情节内核其实也是子女对父母权利的抗争体现。
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里还有一段: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家长与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大概是爱、理解、尊重的结合。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孩子对父母,爱是家里最基本的润滑剂,父母的爱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教会孩子自信。但是爱却也不是无止境的溺爱,过度的爱只会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大多数中国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往往欠缺理解与尊重,因此有的家庭就会出现亲子关系比较恶劣的情况。试想一下,当孩子感觉父母并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就会寻求外部世界的刺激与联系,隔阂就由此产生了,而家长往往并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需要什么,也不愿意深入探究,仅仅将这种情况笼统地称为“代沟”。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曾经给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家书饱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护,以及对孩子的各种指引,还有对于父子关系的豁达态度,很多人看后表示感触很深,其实这封家书不只适合儿子看,也适合所有人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清华南都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