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有两大特点:经济增速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降到7%左右的中高速水平;第二,投资和出口驱动渐渐难以为继,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创新。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经济学家一般用三个公式来计算: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劳动力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加上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等于投资率除以产出率;第三,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全要素增长速度加上投入增长速度以及这些投入在国民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
按照第一个公式,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原来是两位数的,但最近几年已经降到7%左右。中国劳动人口增长速度,2012年开始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进入了负增长。从2012年到现在,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每年减少300万左右。由于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也会随之下降。我们假设现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7%左右,这是很多经济学家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已经降到几乎为零,运用第一个公式可以我得出一个结论,7+0,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大概是7%左右。
用第二个公式来看,中国的资本产出率正在不断地上升。所谓资本产出率反映的是资本的利用效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先进国家资本产出率应该是3%左右,为了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大概是三,甚至低于三。而中国的资本产出率是6左右,有的经济学家计算是6.8。资本产出率还在逐渐的上升,反映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在逐渐降低。
经济增长速度等于投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如果资本产出率在上升,是否可以通过提高投资率来抵消资本产出率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呢?答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投资率已经是世界第一,45%左右。设想一下,如果资本产出率是6-7,而投资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比如说43除6就是7%左右。也就是可以看出中国的潜在增长速度正在下降,大致的水平应该是7左右。中国的资本产出率为什么会迅速的上升呢?原因是虽然人均所使用的资本越来越多,但是劳动生产率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正由于这样的一种差距导致了资本产出率不断地上升,也就是说导致了资本使用效率的不断下降。
用第三个公式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全要素的增长速度加上投入增长速度。投入增长速度如何给定呢?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靠全要素增长速度。影响全要素增长速度的是什么呢?科学进步。如果没有科学进步,仅靠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会很高的。由于我们在前些年,我们的投入虽然增加得很快,特别是资本的投入增加得很快,但科学进步的速度并没有相应地赶上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水平。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显示下降趋势。
三个公式都说明,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科学进步速度不够快,由于我们过去经济增长动力过于依靠投资、过于依靠出口。长期潜在的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比如说过去10%降到7%左右,这是新常态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不过,余永定表示,7%的增速还是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如果可以维持不是特别高、但仍然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可以预期在10年、20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赶上甚至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