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瓣膜介入团队,在院内麻醉、超声、放射、血管等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在脑保护系统支持下成功完成一例疑似主动脉根部壁间血肿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反复晕厥的TAVR手术。1个月后复查主动脉根部CTA未见异常。
该患者Type-0型二叶瓣,瓣叶增厚钙化,瓣环平面可见钙化,升主动脉增宽,最宽处约40 mm,心脏非横位,角度约45°。CTA发现升主动脉壁(中段至根部)存在连续完整、均匀致密、边界相对清晰的充盈缺损,考虑有可能为主动脉壁间血肿,不排外血栓或主动脉斑块。确定该区域的病变类型成为了决定了手术是否能够进行TAVR手术的先决条件!
术前和多地多科专家综合讨论,反复进行CT及超声等影像评估,考虑患者主动脉血管病变最有可能是较大的低回声斑块,专家组建议在脑保护装置的支持下进行TAVR手术。
这是TAVR团队术前讨论最多次的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加上升主动脉斑块,小心腔,TAVR术后脑卒中风险非常大。术中食道超声充分评估主动脉根部病变,确定为动脉粥样硬化低回声斑块。遂先进行脑保护装置置入,预扩张后送入TaurusElite AV26瓣膜,TAVR团队紧密配合、精准定位,瓣膜释放到位,最终取得完美手术结果。一路小心翼翼做到最后一步,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瓣膜位置、形态良好,压力阶差从术前140+降到几乎为零,术后各项指标平稳,3日后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近3月余来反复发作晕厥10余次,均系站立且活动中发作,轻微活动即可诱发,晕厥前感胸闷、气短、黑朦,随即摔到,伴小便失禁,醒后全身大汗、乏力。
入院诊断:
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超声提示:
1、主动脉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2、左房扩大,左室壁肥厚,升主动脉增宽。
3、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4、左室舒展功能不全I级。
CT评估结果:
1、Type0型二叶式主动脉瓣,左、右冠不共窦,轻-中度钙化,双窦均有钙化分布,LVOT内径>瓣环内径,LVOT呈敞口型;
2、左、右冠开口高度可,左、右冠瓣叶冗长,左、右冠瓣叶长度超过冠脉开口下缘未到开口上缘;
3、瓦氏窦内径稍小(28.9mm),窦管结合部内径稍小(27.3mm),升主动脉增宽(最宽处39.4mm),升主动脉斑块;
4、瓣环水平夹角45°,非横位心,主动脉弓角可、弓距可;
5、收缩期心室稍小,心室壁增厚;
6、右侧股动脉分叉较高(分叉位于股骨头上缘),左侧股动脉分叉可,双侧股-髂入路几乎无钙化,双侧髂内动脉内径稍细,双侧股-髂入路迂曲程度可,入路整体内径可。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瓣膜介入团队
庞明杰教授
带领TAVR团队对病例进行多学科综合分析评估,拟经由左侧股动脉入路,先行脑保护装置置入,再使用20mm球囊预扩,优选AV26号TaurusElite瓣膜提前预装,稍高位释放瓣膜完成手术。根据球扩情况评估冠脉风险看是否具体保护,使用可回收输送系统确保瓣膜的稳定释放及降低冠脉风险,瓣膜释放后结合造影和超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术前充分讨论沟通,适当补液,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注意导丝塑形,导丝导管操作轻柔。
瓣膜完全释放后未发生明显位移,整体深度可,瓣膜展开形态可,无瓣周漏,冠脉灌注良好,主动脉弓无损伤,外周血管良好,手术取得成功。
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左右两侧冠脉血流灌注良好,人工瓣膜位置、形态良好,术前压差140+,术后无压差,改善较好,无周漏。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万人计划”名医,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人,云南省心脏重症专委会副主委,云南省医院协会心内科专委会副主委,云南省医学会结构心脏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等7省市科技厅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病介入诊疗工作。十项成果获云南省政府和卫健委科技成果二、三等奖,8个课题获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基金资助。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SCI论文十余篇,担任多个杂志审稿专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