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面临着最为脆弱的瞬间,当他们在深夜单曲循环陈奕迅,然后潸然落泪之际,当出去吃饭窘迫的说出“一位”的时候,当自己一个人在医院挂号,缴费,检验,拿药之间分身乏力之时,他们或许会有一些后悔,后悔空巢这个选择。
有些空巢青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他们普遍家境优渥、追求个人的自由。而另一部分是‘非自愿空巢’,他们为了理想在大城市打拼,房价的走高,导致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诚然,被动选择的空巢青年与当年的空巢儿童、老人无异,他们被迫在接受社会的选择,痛苦接受,被剥夺了去与别人联系的机会,他们也许没有权利和基础去谈爱,但是主动选择空巢的那一部分青年,以一种过于独立的姿态,悄然画出自己与别人的界限。
选择空巢,选择不去恋爱,结婚,成家,甚至不去交友。这种觉得自己也可以很好照顾自己的自信或许是他们无懈可击的个人能力,或许是足够的资本,但这种规避和别人关系的选择,却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他们在感情方面的回避。
这些个人对于感情的回避,毋宁说是缺乏爱的能力。
钱钟书对于爱情的开始有着经典的论述。“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给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也是男女恋爱的必然步骤的初步。”
这一借一还便是必然的牵连和羁绊,或者说,是一种“麻烦别人”。只不过当下很少有人愿意冒这个麻烦与维系感情,就像小天说的,谈恋爱,“麻烦”,她或许更强调的是“麻烦自己”。
日本的社会的无缘现象也是由类似原因造成的。客观的社会结构变化原因如发达的商业社会的服务功能,女性的经济独立,以及发达的互联网这些客观上有利于独自生活的硬件。
另一方面高昂的生存成本难以负担的家庭重担,是很多日本人选择不婚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的高龄单身人群高居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就是极低的出生率与老龄化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