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姨价值千万的自媒体心法是怎么炼成的?
☆接上一篇,上一篇就是按照芸姨的心法写的,但文风不是,非蹭流量,乃是为案例分析先打个样。
芸姨咖位很高,而且自媒体还不算主业,芸姨到水库论坛后,待遇是这样的。
女神轰塌了?
武当派张三丰有很多徒弟,以武当七侠为首,还有很多门人弟子。
武当七侠中,张三丰亲自传授的只有五个弟子,最后两个弟子是由师兄传授的。
武当七侠之所以都成了大材了,和张三丰教的好有关系。
话说早年间,当时只有武当五侠,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天,张三丰领过来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召集弟子门人说「为师事务太多,要闭关一段时间研究新的武功,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就由这位女侠来教授大家一些功夫」
武当五侠带领众门人弟子向这位蒙着面纱的女子问好,张三丰就闭关去了。
武当派武功原本为张三丰所自创,博采众家之长,自然是别具特色。张三丰本人也是靠这些自创的武功成名,扫荡群邪,威震江湖。当时武当派虽然刚刚草创,但是名声与日俱增,这些门人弟子对自家的武功都自信的很,眼见师父不知从哪里领过来一位女子教授自己,心中自然不服。
武当五侠个个是精英,虽然不知道这女子的来头,自然也不会多言语。但是那些门人弟子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说:师父歇着就歇着,我们自学就好了,还找个女人来教我们,多丢人。
有的人说:这个女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巨鲸帮,海沙派的,学她的东西,档次太低。
有的人说:杂牌武功,垃圾,女人的东西,我们不学。
总之,好评的不多。
集体教学的第一天,这名女子演练了一套武当派的武功。
弟子反应1:东施效颦,学的不像,还是不如师父。
弟子反应2:阿姨,还是做你自己吧。
弟子反应3:简直一坨翔,取关,另投别派去了。
只有武当五侠纷纷称赞,是碍于面子,还是真心的觉得好,就不知道了。
集体教学第二天,这名女子演练了一套她自己的武功。
弟子反应1:这是什么玩意?不流畅,绕来绕去。
弟子反应2:看不懂,空洞无逻辑,华而不实。
弟子反应3:再好,我也还是想学武当派的。
集体教学第三天,是实战演练。
这名女子 VS 武当五侠
这名女子说,请你们不要手下留情。
大弟子宋远桥上去,30招之内,扑街。
二弟子俞莲舟上去,20招之内,扑街。
后面的弟子不用提了,当时太年轻。
于是,武当五侠启用了张三丰自创的「真武七截阵」,据说这个阵法随着人数的增加,威力是倍增的,是武当派的镇派绝技。由于缺2个人,所以只能是简化版的,但是五个高手打一个,对方一点胜算都没有。
结果,这名女子掏出了一把宝剑,剑锋所指,无坚不摧,尽破「真武七截阵」
这个时候张三丰出来了,说了这样一番话
「当时我从少林寺出来的时候,经历了一些波折,我师父觉远大师圆寂的时候,口授了九阳神功心法,有三个人各记了一段,其中一个是我,一位是少林的无色大师。还有一位,就是这名郭女侠,现在是峨眉派的创始人,刚才那把剑,就是天下闻名的倚天剑」
女子摘下面纱,众人发现,是一名非常年轻的美女,清雅秀丽,明慧潇洒。
她和大家打招呼说「大家好,我是郭襄」
张三丰又说到「之前没有直接说明,是怕引起门派之争,等你们看到真功夫再说,峨眉派武功,和武当派颇有互补之处,天下高人甚多,你们当发奋努力」
众弟子羞惭不已,发奋图强,武当派后来终于成为武林中的名门大派。
这件事情由于太过于秘密,以至于金庸都不知道。在金庸的书中,张三丰与郭襄一别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书中当后来张三丰见到郭襄遗书的时候,想起初见郭襄的往事,那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这个段子并不是说郭襄的心法就比武当的谁谁强,而是别人的心法是自成一派的,独立做成了很多事情的。
芸姨,就是这样一位大咖,别人其实很早就成名了,蒙了一层面纱,穿了一个马甲,你们就认不出来了?
芸姨,毕业于复旦大学(少林?),其实是一名90后。我猜之所以叫芸姨,是怕说90后,显得太年轻,镇不住场子,欧叔 VS 芸姨就很对仗。
因为欧神还没有能力把复旦「炸掉」,所以复旦出了这样一名高手。那么芸姨有多牛呢?
你不要看她写作风格,就以为她是一名文青,其实人家学的是理工科,混的是数学竞赛的圈子,这一点就足够确认她碾压众人的智商。
芸姨其实擅长写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高考作文没写完,作文只得了最低分。在最擅长的领域得了最低分,最后还考上了复旦,你说牛不牛?
芸姨上了复旦之后,还得到了去台湾做交换生的名额,这是她做交换生时候的成绩单
各位学渣来瞻仰一下,哈哈。
女生一旦长得高,就会显得比男生高很多,高挑挺拔,颇有气场,而芸姨有1米73,这足够了。一个女生长得高,又长得美,还是学霸,这种人在学校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女神。
而这样女神,偏偏话不多,所谓人美话不多。芸姨的亲粉丝对她有几句评价,就是「高产憋话如咪蒙,优质少言我芸姨」
以上只是硬性指标,所以大家看了感受不深,我们来一点有画面感的。
一天,一个屌丝男飞快的冲进复旦大学男生宿舍,兴奋的高呼「芸女神和我讲话了,芸女神和我讲话了」男生宿舍轰动了,大家纷纷从自己宿舍探出头来,叽叽喳喳的议论。
有人说,吹牛,不可能,她怎么和你讲话?
有人说,我走进她十步之内,就感觉自信碎了一地,心跳加速,双手发抖。
有人说,我有一次和她同桌,整堂课就没听她讲一句话。
有人激动的揪着屌丝男的袖口,说,我不同意她和你讲话,她到底怎么和你讲话了,你老实招来。
屌丝男喘了口气,说,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在图书馆门口看手机,挡着了路,芸女神从里面出来,对我说了一句,滚。。。。。。
芸姨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不是因为是学霸女神,而是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也写出了爆款文。在挣钱这个事情,作家其实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如果又能写,还懂怎么写出爆款文,这个就很挣钱了。
芸姨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在大学时代,芸姨就已经洞悉了社交流量的一些隐秘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藏在人心之中,非常非常微妙。
那个时候,大众谈到FaceBook,可能只是觉得这是一家成长非常快的明星公司,他们的一些产品很好玩,还有一些传奇故事。但是人们对于Facebook这样的公司到底是怎么挣钱的,就不甚理解了。
Facebook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社交流量,并将其成功商业化,一度让谷歌都慌了手脚。谷歌急急忙忙推出Google+来阻击,但是还是不免失败了。所以,发现一个流量渠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将流量做起来,并且商业化,那是另外一回事,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学问和细节。
这些最核心的东西,可能连谷歌都做不到。
别人玩社交媒体,就是为了好玩,芸姨则是研究,并且利用自己对社交媒体的洞见和自己的写作才能,写出了一篇篇爆款文,还出版一本短片小说和散文集。注意,当时她还是一个学生。具体的方法就是关注200核心人群(看房200套?),并且通过别人分享的东西,研究人们的心态和鉴赏习惯。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芸姨坚持了整整两年时间,终于对于社交流量初窥门径。
一个人能拥有多少粉丝(注意,非关注者),取决于他深刻理解多少人 by 芸姨。
毕业之后,芸姨通过自己掌握的这些自媒体心法,从零开始,做出了一个50万粉丝的大号,写出过多篇十万加,百万阅读量的爆款文章。最擅长的是国贸题材,被称为国贸第一才女,就像梁宁被称为中关村第一才女一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都是50万的大号,有些可能就不怎么挣钱,而有些号,就非常挣钱。芸姨擅长娱乐、消费、金融等题材,吸引的都是女性粉丝,做自媒体的都知道,女性粉丝,那是最值钱的黄金粉。而有些号,全是钢铁直男,那就是垃圾粉垃圾粉,我们就不点名了。
50万的大号是怎么做成的呢?
除了对于社交人群的深刻洞察,还要学会放大。
普通人受了义务教育之后,非常容易养成那种追求「升级」的思维习惯,到了社会上之后,就不停的追求升职加薪,连一些写网文的也是这个套路,这个只是做加法而已。
而有些人早就研究如何做乘法了,比如说芸姨。
下面,再揭秘芸姨的一个心法,那就是「手法涟漪」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做自媒体的人,我们可以将其比喻成「海上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