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之夜
今日农历二0二0年十一月初四,
印光大师往生80周年纪念日。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晚,印光大师对大众开示:
“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
初四日凌晨,从床上起坐说:“
念佛见佛,决定生西。
”
言讫,即大声念佛,凌晨二时十五分,坐床边呼水洗手毕,起身说:“
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回去了,大家要念佛,也要往生西方。
”
然后端坐椅上,口唇微动,小声念佛。
三时许,妙真法师前来探望。印光大师慈悲付嘱:“汝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
自后即不再说话,只是唇动念佛而已。
约五时许,笑容宛然,
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
世寿八十,僧腊六十。
一九三六年十月,印光大师在上海觉园举行丙子护国息灾法会演讲。
一天晚上,年仅十八岁的上海女中学生杨信芳,梦见观音菩萨向招手,对她说:“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应该速去闻法!”
第二天,申报刊登印光在上海觉园主持法会,她便去听法,同时皈依三宝。
一九三七年春,杨信芳去苏州拜见印光大师,并将梦境告知印光大师,大师严词呵斥:“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万不可对人说。”
直到1940年,印光大师往生往生之后,杨信芳才把观音菩萨梦中所说,向大众公开。
仔细推算,从1936年11月至1940年11月大师往生,整整四年时间,真是菩萨梦中示现,告知世人——印光大师即大势至菩萨化身。
大势至菩萨乃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大胁士,与观音菩萨只为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化身娑婆世界,只为劝众生往生西方。正如《观经》所言: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大势至菩萨示现娑婆,只为协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往生西方。
当大势至菩萨化身的印光大师,遇到阿弥陀佛的善导大师,将会如何赞叹护持呢?
为纪念印光大师化导众生往生净土之德,特从《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取25条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大师之文。
以此来看大势至菩萨化身的印光大师,如何赞叹善导大师,处处劝众生归向善导大师,归向阿弥陀佛。
01
善导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圣人。
善导大师之大圣人,神妙不测者。
文钞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十
02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03
善导,弥陀化身也。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居士书五
04
善导和尚,弥陀化身。
文钞续编下《莲宗正传跋》民十八年
05
善导乃弥陀化身。
文钞三卷二,复沈授人居士书
06
弥陀化身,殆非虚传;
莲宗二祖,万代景仰。
增广文钞卷三《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07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
一切诫学者须谦,兼使极力生欣厌。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
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文钞续编下《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赞偈》)
08
善导和尚《四帖疏》,净业行者之指南针也。
增广文钞卷一,与徐福贤女士书
09
《善导疏》,契理契机,善说法要。
增广文钞卷三《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10
善导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约事相发挥。
台宗《观经疏妙宗钞》,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钝均益也。
增广文钞卷一,与徐福贤女士书
11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12
何座下自立门庭,不按佛祖之成规乎!
善导专修,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其证道也,非自力证道之所能比也。
增广文钞卷二,复法海大师书
13
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
增广文钞卷二《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14
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
增广文钞卷二,复崇明黄玉如书
15
善导乃弥陀化身,其所示专修,最吃紧。
文钞三编卷二,复沈授人居士书
16
此法
(指临终助念法)
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谓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善导和尚,弥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愿见闻,咸生正信;辗转劝导,功德无量。
文钞续编下《莲宗正传跋》民十八年
17
勿道向来功夫,即向不做功夫之人,临终果能闻善知识开导,及他人助念,己随之念,其左右眷属善巧将护,不使其起情爱及瞋恨心,皆可往生。
文钞三编卷二,复章缘净居士书三
18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文钞续编下《唐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赞偈》
19
善导在长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声,盈于道路;其往生者,当不止百千万亿。
文钞续编下《净土经圣贤录序》
20
善导少康,宏扬净宗;
闾巷道路,佛声广播。
如唱秧歌,人人愿听;
如传圣诏,各各遵行。
文钞三编卷三,复净善居士书二
21
善导和尚专以平实事相法门,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观心约教等玄妙法门,其慈悲可谓至极无加矣。
觉善导婆心,更加亲切。
增广文钞卷一,与康泽师书
22
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
增广文钞卷一,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23
《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
增广文钞卷三《观无量寿经善导疏重刻序》
24
善导法照,特阐莲宗;
普令凡夫,同出樊笼。
末世众生,断惑匪易;
唯此一法,堪为怙恃。
增广文钞卷三《佛化随刊序》
25
善导,弥陀化身也。其所示专修,恐行人心志不定,为余法门之师所夺;历叙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觉菩萨,末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
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这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辗转企慕之狂妄偷心。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