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私募圈
私募圈(simuquan007):私募投资交流合作互助第一平台——汇集中国顶级私募投资人,提供品质行业资讯,把脉最新投资风向,整合投资资源人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  昨天  
似水之流年  ·  继续磨3319点 ·  昨天  
ETF和LOF圈  ·  Deepseek行情扩散 ·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国家下决心出重手,千万别跟时代对着干 ·  昨天  
资本时差  ·  炒Deepseek,现在炒到哪里了?未来怎么炒? ·  2 天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4 天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私募圈

10年前,日本制造就该从神坛跌落了!

私募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10-17 19:31

正文

来源: 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大地》、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解放日报、路透社等报道

最近,日本制造业遭遇严重“地震”,一向冠以质量精良、信誉满分的窗户纸被捅破了,暴露出一桩桩满目疮痍的造假内幕。更要命的是,涉事企业还是百年老店,造假更是从10年前就开始了。 充满讽刺意味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这里生产过“次品”......

日本神户制钢所,是日本第三大钢铁联合企业,创建于1905年,真正的百年企业,更是世界500强之一。作为日本著名的财阀集团,其影响力遍及日本各界。

2017年10月,日本神户制钢所承认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检验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 神户制钢造假丑闻仍在发酵,其不合格产品供应汽车、飞机、新干线、军工等多个领域制造商,数量从200家上升到了500多家。

随着进一步的调查,日本神户制钢所被发现质量检测篡改数据的产品已从铝制品、铜制品、铁粉扩大到生产液晶屏所用的合金材料,还有继续增多之势。

另据一位公司高管透露,在努力遏制丑闻的附带影响之际,神户制钢已知会分析师,短期流动性不是问题,而公司正寻求通过资产出售等手段产生现金。

1

数据篡改历史甚至长达十年

神户制钢曝出的造假问题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据《朝日新闻》报道,2006年,神户制钢旗下两家炼铁厂神户制铁所、加古川制铁所被曝排放废气不达标,且篡改排放废气数据欺骗当地政府。而在加古川制铁所, 这种手法沿用了30年。

第二起类似丑闻发生在2008年,神户制钢子公司日本高频波钢业生产的棒状钢材在没有经过强度检验的情况下就向用户销售,相关产品性能数据被证实造假。

2016年,另一家子公司神钢不锈钢钢丝被曝常年伪造钢丝强度数据,每当发现强度不达标的产品,相关负责人就篡改测试数据。 这种手法也偷偷实施了9年。

2

管理层一直默许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8日就篡改数据致歉。他承认问题产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我们也请客户进行检查。现阶段,尚未发现可能因此引发的安全隐患”。 而且他承认,篡改数据一事并非个案。

本次篡改数据丑闻牵涉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数十名雇员。梅原坦言,篡改数据并非个别人所为, 而是获得管理层默许, 是公司整体性问题。

3

影响有多恶劣?

神钢丑闻牵涉到的下游企业和产品包括丰田汽车、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MRJ、新干线列车、H2A火箭等,甚至包括美国波音公司。

日本经济产业省确认,神钢问题产品还用于日本军工产品,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和斯巴鲁等4家公司的军工部门都用了问题产品,可能用于飞机、导弹、装甲车等。日本防卫省担心强度不足可能导致装备的使用期限变短。

以客机为例,用于制造机翼上翼面蒙皮等的铝材必须强度极限和屈服强度高、承受载荷大,否则在飞机高速飞行时,巨大的压力有时会导致蒙皮极细微裂纹,裂纹会在飞行时不为人知地突然加大,危害飞行安全。

三菱重工正在开发的MRJ也采用了神钢问题产品,但三菱重工称“在设计和安全性方面都留有富余,确认包括强度在内的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现在认为不会对客机开发带来影响,将继续收集信息”。

可能采用了神钢问题产品的波音公司称“正在继续调查中”。

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等日本几大汽车公司都是神钢客户,均展开自查。丰田称,其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采用了神钢问题产品,并称“供货方违反承诺是重大问题”。日产称对于性能的影响正在抓紧确认。

JR东海公司的新干线车辆也使用了神钢问题产品。根据过去5年的记录,发现与车轴相关的2种共310个产品的强度低于规格要求。JR东海公司社长柘植康英对此表示“极为遗憾”,计划在今后年度定期检查中尽早将问题产品更换掉。

4

安倍晋三曾在这里工作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愈演愈烈。但这么大的事,正忙选战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至今没发话。

其实,神户制钢是安倍的老东家。留学回国后,这位职场新人曾进入神户制钢工作了3年,之后才投身政界。

去年,安倍曾“说漏嘴”,反映出神户制钢可能内部监管松散。

去年3月,安倍参加一档自民党网络节目,本意是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打气。

孰料,安倍自曝一短:他在神户制钢工作时,曾输错了钢管的尺寸,造出了一大批长度过短的钢管。

“本以为会被辞退,最后却没什么大事儿”。

对了,前文提到的因排放废气不达标,篡改排放废气数据欺骗当地政府的古川制铁所,安倍也曾工作过一年。

5

日企正在整体“沉沦”

对于日本制造业来说,神户制钢数据造假并不是第一起被曝出的造假丑闻。

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 日产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如果追溯过往,陷入造假丑闻的名企巨头也不在少数。

2009年9月,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 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据了解,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VGRS)的控制程序不恰当,方向盘打满后如果方向盘回轮速度过快,有可能短时造成与方向盘正中位置的偏离角偏大。由于相对轮胎直行方向,短时发生方向盘位置的偏离,可能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隐患。丰田公司决定免费为缺陷车辆更换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的电控单元,以消除隐患。

2016年4月,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 涉及62.5万辆微型车。这成为三菱汽车自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丑闻曝光后,三菱汽车股价大幅崩落,曾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内股价暴跌约15%,成为该公司十多年以来最大跌幅。

对日本制造业打击最大的或许来自高田问题气囊事件。 高田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因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使大众、通用等汽车等公司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 这起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称,高田破产案规模为(日本)制造业有史以来最大。

除了汽车制造业,日本另一大传统产业家电行业同样频遭重创。 2015年7月,东芝深陷财务造假丑闻。 审计机构给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此前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财务造假丑闻、核电业务危机等让本就经营状况不佳的东芝陷入泥潭, 今年初,东芝不得不宣布变卖闪存业务以求自救。

松下、索尼、夏普等电子企业也遭遇集体“沦陷”。 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超过7000亿日元之后,松下电器断臂求生,对等离子、半导体等亏损业务进行剥离和重组,向车载、住宅、元器件等B2B领域转型。索尼从2008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虽然在2015年公司开始扭转亏损局面,但是由于熊本地震的重创,索尼再次陷入亏损。今年二季度,索尼业绩尽管大增,但是已难重现往日荣光。而夏普作为日企的典型代表,臃肿的企业形态,过长而缺乏核心的产品线致其陷入长期亏损,最终不得不以62亿美元“卖身”富士康。

从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对比上看,日企正在整体“沉沦”。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06年,上榜日企已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对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数量锐减了近一半。

6

十年前,中国三峡工程差点被日本钢铁坑了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的2000年,中国的三峡工程就差点被日本钢铁坑了。事情经过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篇2000年的旧文。

《特写:三峡工程首例对日索赔纪实》 全文如下:

2000年5月8日上午,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三峡工程办事处检验员王春来正在当班,接到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属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来人的报验: “从日本进口的一批热轧钢板到货了,请求尽快检验。左岸电站工地最近就要投入使用。”

据介绍,这批钢板主要是用来制作直径12.4米的引水钢管,直接相连于左岸7-14号水轮发电机组的蜗壳部位,将被浇筑在混凝土坝身上永久使用。三峡工程有关专家说: “这是承接三峡工程心脏的主动脉血管,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内在质量,业主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特别是承受着来自库内393亿立方米水形成的几十万吨、甚至是几百上千万吨的强大压力,所以对板材质量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等四大项技术要求极高。”为此,三峡工程业主在年初运用国际招标方式,通过日本出口商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优中选优地选定了日本钢铁制造业巨头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低合金碳素结构钢板。总合同量达4000吨,价值170多万美元,要求5月份全部运抵三峡坝区,6月份投入使用。此次报检的首批共60块,重669.408吨,货值28万多美元。按照工程进度要求,这批钢板如果检验合格,立即被巨型卷板机加工成1/3弧状,然后吊运到施工现场焊接成引水管通道。

左岸电站是三峡二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1998年浇筑站房基座,预期2006年建成发电。今年是左岸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的关键时期,一旦贻误一天,就有可能对一环扣一环的三峡工程建设带来影响。

次日上午,王春来向检验局驻三峡办主任余良报告了有关情况,早早来到会议地点,与这批进口货物相关的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属的几个单位和监理单位西北水利设计院,以及日方住友金属都派出项目负责人或代表,就这批钢板检验事宜进行了商谈。大家依据小王的意见确定了检验程序,然后,一齐来到钢板存放现场实施抽样。

经抽样检测,这些钢板每块长13.15米左右,宽1.72-2.03米不等,厚度均为58毫米,平均每块重11吨。抽检的样板尺寸规格和外观质量均符合合同要求。

5月11日,小王又会同三峡工程业主方面从5块样板中,截取大小尺寸为250×60mm样坯,送往国营403厂实验室进行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能实验,这是我国检验检疫部门认可的钢材实验室。

然而,检测结果却出人意料, 实验报告显示:在检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性能、冲击韧性等4个项目中,1-4号试样的冲击韧性达不到合同要求,也与日方合格单提供的技术数据相差甚远。

“不合格?不可能!”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头号钢材生产强国,从品种规格到质量精度无一国家能比,咋会有问题呢?”

“人家厂检合格单做的多细,详尽列出了各类技术项目的检验数据。这些结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合同要求……”

“这是特种钢材。会不会是我们实验室条件满足不了要求,才检出不合格的呢?”……

由于首先检出日方钢材质量问题,引起种种猜测和议论,给三峡办的检验检疫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把‘合格’当成不合格,影响了三峡工程建设进度,检验检疫部门负不起责任,自身的声誉也将受毁;把‘不合格’当成合格,一旦三峡工程出了质量问题,检验检疫人员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三峡办余良主任和检验员王春来俩人一合计,决定扩大抽样比例,进行二次实验,在原来5块样板的基础上,再增加抽取5块样板,重新进行4个项目的全面检测,重点做好冲击韧性和延伸性能实验。

5月30日至6月6日,余良带领小王天天守候在实验室,组织人员一次次认真地进行检测……

实验中,他们还邀请三峡工程业主的监理单位,对从制样到检测的每个环节都实行跟踪现场监理,进行全程录像,再一次证明,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对这批钢材的检验是认真的、科学的、严格的,实验室的加工条件、人员素质、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也都具备了实验要求,完全有能力承担起这一并不尖端的常规实验。

第二次的实验报告出来了,标明样品仍然不合格。 他们还发现不少检测数据不是分布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离散度很大,由此进一步判定板材整体质量不均匀。三峡办的检验检疫人员再次断定这批板有质量问题。余良、小王他们来不及多想,迅速把这一重大情况向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作了报告。最后,经研究确定,立即向三峡工程业主通报了检验结果。

按照中国检验检疫要求,三峡工程业主有关方面,把检验结果向日方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作了简要通告,要求日方尽快派人前来处理。

谁知日方却以傲慢的口气,回绝道:“不可能,不可能!我们是世界上一流的名牌企业,绝不会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你们的检验数据忽高忽低,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最后表示,他们希望看到中国检验检疫的正式结果证书,否则是不会前来洽谈的。

为慎重起见,6月13日,余良和王春来带着有关资料和样坯赶到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有关情况作了专题汇报。局领导指示将有问题的两个炉号、4块试样送武汉钢铁研究所,就冲击韧性和拉伸性能进行再次实验。结果显示,其中3块试样的冲击韧性依然不合格!

一套样坯,两处实验场所,三次检测均出现不合格。该批钢板存在品质缺陷,已毫无疑问。

6月19日三峡办在三次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拟出了编号为420004100002808品质不合格证书,经省局主管副局长审定签发,给日方以明确和肯定的答复。

接到中国官方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不合格品质证书后,日方也似乎感到了事情不妙,迅速组成了庞大阵容的谈判小组,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总部代表植田浩幸及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川岛诚一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技术负责人大西一志及上海办事处的渡边太郎等有关专家人员赶到宜昌,就这一问题进行直接会谈交涉。

6月22日上午,中日双方第一次短兵相接地坐在了一起,就钢板出现的质量问题开始谈判。中国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谈判的第三方,首先向日方通报了检验结果,并就整个检验过程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然而,日方对此不屑一顾,时不时打断中国检验检疫人员的发言,咄咄逼人地再三质问。一会说中方抽样不规范,一会说中国实验室条件太简陋,一会又说检测标准是不是不科学……凡此种种,归结一点对这一结果表示怀疑,不能接受。还一再反复强调,他们的钢板是按合同要求规规矩矩组织生产的。

面对日方的无理狡辩,我检验检疫人员也毫不示弱,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一一予以回应和驳斥……

谈判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你来我往,频频过招。末了,日方看使出浑身解数也压不住中国人,不得不向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复验要求,并由三峡办一起与日方三井和住友两株式会社,在工地现场进行共同抽样。这一次又从全部炉号中抽取12块钢板(包括前面所抽取的10块),再从其上截取尺寸为300×85mm的样坯。日方同时还把2号和9号钢板的试样,带回日本本土进行检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