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知乎必须死的原因。
知乎的联合创始人,应该代表了知乎管理层的某种共识。从这位创始人的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也就是说,在知乎的内部,认为内容的创作者不重要,或者说,这300多个被今日头条签约的创作者不重要。
而众所周知,现在是内容输出者的黄金时代,可以说,任何一个内容输出者,都是各大平台的宝贝。
这也是今日头条为何愿意每年花一个多亿签约这些内容创作者的原因,各大平台都已经认识到一个问题,内容创作者是要抢的,先下手为强,不但要先下手,还要给钱给流量。
其实我去年就跟恶魔奶爸讨论过几个平台,当时我说了一句话:
给钱给流量是好平台,给钱不给流量是今日头条,给流量不给钱是流氓平台,既不给流量,也不给钱,那就是知乎。
现在看到这张截图,我更深深的认知到一个问题,我当时的判断是对的。这不是知乎某个枝节上的问题,而是知乎根本的问题,知乎从创始阶段开始,就认为知乎的内容创作者不重要。
而知乎想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超级KOL,这个KOL叫知乎。无论你多大的v,在知乎这个平台上,都是知乎无名用户,这是它们设想的最理想状况。
所以知乎一直试图去中心化,通过各种方式对大V进行限流,防止超级大v的出现,这与其他平台的策略恰恰相反。
而这一策略也极大的影响了社区的氛围。
张亮说不缺300个写作的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认为知乎有造血的能力。可是,恐怕他过于自信了,作为知乎成长起来的内容创作者,如果说,前几年知乎有这种造血能力,我是认可的,但现在的知乎已经没有了这种造血能力。
知乎现在的氛围是以撕逼为乐,我进过知乎的万粉大v群,500个人的群,每天最少经历4-5场撕逼,知乎的用户也是以扒皮大V,匿名黑大V为乐趣。
一个号称知识社区,内容社区的地方,却充斥着各种噪音。
这是为何呢?因为知乎官方对内容创作者的态度,传递给了读者。——变现,利用知识赚钱成了原罪。
就拿这件事来说,任何签约头条的大V都成了被嘲笑的对象,无论他们曾经贡献过多么有价值的回答。
大V通常都是内容输出者。
实际上,就算今日头条不挖走这些人,他们已经对在知乎上输出内容没有任何兴趣了,当最初被点赞100个就兴奋得睡不着觉的喜悦褪去之后,没有物质奖励,还要面临被攻击的风险,其实大部分内容输出者,已经没有动力再做内容输出了,实际上,早在今日头条签约他们以前,他们已经流失了。
知乎某种意义上达到了它的去大V化的目标,也达到了超级KOL的目标,但是代价是以自己的内容创作者不输出内容为代价的。
而知乎重点扶植的中小V们呢,由于社区氛围的劣化,这些中小V常常还羽翼未丰,就遭遇一场群众的撕逼或审判,夭折在摇篮里。
知乎自称造血能力强,但你会发现,知乎的大V,几乎很少有在其他平台生存的能力。这是知乎刻意防范的结果,防止大V单飞,但同时也损害了知乎自身的品牌价值。
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时代,知乎没有明星,导致的结果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选择知乎。他们来之前都会想一想,知乎连原有的内容创作者都培养不起来,那么我呢?实际上,等于知乎丢失了一大批潜在内容用户。
当所有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内容创作者赚钱赚流量的时代,知乎在防范自己平台成长起来的大V,千方百计的限制他们的成长。
知乎的超级大V,70多万朝上粉丝的大V有李开复、黄继新、周源、张亮,一个是知乎投资人,三个是创始人,而且知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谁能跟知乎高层走的近,谁就能突破成长限制。这个标志,过去是成为10万粉大V,现在我不太清楚了。
所以知乎的大v们,整体氛围是特别谄媚,很多人都在削尖脑袋跟知乎扯上一点关系,这是我最看不上的一点。
这次事件一出来,知乎说了,知乎是高端社区,知乎不需要给你钱,知乎已经帮你赚了不少钱,live、出书版税。